|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7月31日,中新社报道,目前东莞政府每年补贴2亿元鼓励企业“机器换人”。从去年9月至今年6月底,东莞市共受理“机器换人”项目530个,全部投产后将减少用工约3.6万人。9月11日,新华网报道了2015“夏季达沃斯”论坛对“无人工厂”的讨论。(据中企互动论坛)
笔者认为,“机器换人”“无人工厂”的出现,一方面,不可避免地会影响员工的饭碗,就业竞争更加激烈,使员工生存更加困难,但另一方面,机器人代替工人完成部分高难度、高强度、高精度工作,又解放了工人的手和脚等器官,使员工工作更轻松、更安全。其实,二者是不矛盾的,不是非此即彼的关系,而是可以同时并存的。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机器生产代替手工劳动是不可阻挡、不可逆转的必然趋势。企业为了缓解招工难、用工难问题,应对劳动力成本不断上涨趋势,降低人力资本支出,提高劳动效率和质量,也必然会选择革新生产技术,用机器换人。同时,机器换人,也是劳动者解放自身的需要。企业生产应用科学技术,用机器生产代替手工劳动,解放了员工的双手双脚,使之从繁重脏累苦的体力劳动、高危劳动中解脱出来,确保劳动安全,更好地保护员工的身心健康。
诚然,与机器换人随之而来的是企业裁员减人,确实会导致部分员工失业,离开现有岗位。不过,压力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前进的动力,获得新生。机器换人,倒逼着员工与时俱进,主动适应社会发展变化,重新学习掌握新的知识技术,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和工作能力。对于有知识有技术的员工来说,可以在企业转岗从事更加重要的工作,比如产品研发、技术革新、机器维修、生产改造等,推动企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科学技术的进步。
更重要的是,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无论社会怎么发展,无论科学技术怎么进步,机器生产永远不可能完全取代人工劳动,总有一些地方、领域、部门、环节需要手工劳动。而且,任何先进复杂的机器始终需要由人来操纵、掌控、管理,不可能出现完全无人的工厂。机器换人,也许从一个企业来说,可能导致员工数量绝对减少,但从整个社会来看,只可能出现员工数量相对减少,不大可能出现绝对减少。因为在部分职业、岗位消失或被机器取代的同时,会产生出大量新的职业和岗位,提出新的劳动用工需求。对机器换人现象,我们没有必要太悲观。
例如,由于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广泛应用,特别是互联网时代、信息社会的到来,传统教学手段正在一点点地被改变,教师的知识权威、信息资源优势正在一点点地消失,学生借助互联网技术能够自由方便地获取任何知识和信息。但这并不意味着不需要教师了,更不意味着教师将从此失业。只是对教师提出了新的挑战,素质要求更高了,教学难度更大了。作为一名21世纪的现代教师,如果不会使用计算机,不会上网查阅资料,不会使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就很难胜任多媒体教学、空间教学、网络教学等现代教学方式。
综上所述,机器换人,一方面会使企业用工数量相对减少,使员工生存更难。但人是在压力下成长的,压力让人获得新生。机器换人,要求员工必须自觉加强学习,主动因应社会形势的发展变化,提前做好准备。另一方面,极大地解放了员工的手和脚,使我们的工作更轻松更安全更有效率。这何尝不是我们员工的愿望和社会进步的要求!因此,我们应该辩证看待机器换人现象,既要热情欢迎,又要提前准备,主动迎接挑战,实现自我革命。(刘运喜/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