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金秋九月,又一个全国“质量月”,随着“质量月”活动的全面展开,兖矿集团济二矿进一步深化质量标准化建设力度,营造重视质量、追求质量、人人关心质量的良好氛围。
  近期,笔者到各基层单位采访了解到,各单位紧紧围绕“抓质量、保安全、促生产、提效益、增素质、谋发展”工作思路,按照质量月的各项安排部署,扎扎实实转观念、转作风,勤勤恳恳抓落实,特别是9月12日该矿召开质量标准化工作推进会后,各单位更是以此为契机,对标找差,推进矿井质量工作整体上水平、上台阶、上档次。在采访的单位里,笔者听到了很多关于质量的故事。
  质量让我们有光彩
  “在第一阶段质量标准化考核中,我区在矿采煤专业质量标准化考核中取得第一名,我在矿召开的质量标准化推进会上做了经验介绍,是我们的一大荣耀,感觉脸上有光彩。”该矿综采二区区长赵广兴高兴地对笔者说。
  据悉,该工区在质量月活动中,结合现场实际,开动脑筋,编制《23上03工作面质量标准化方案》及《综采二区质量标准化工作配档表》,从严从细抓现场质量标准化建设,针对23上03工作面断层多的实际,严控工作面采高、齐直及支护,验收员每班3次测量考核。加强设备管理,实行包机制,从螺丝紧固、抹油防护到设备大修、维护,做到记录齐全,票证有效,使每次设备维护都能追踪到人。抓文明形象,做到工作面杂物及时回收,电缆重新吊挂,重新粉刷胶轮车道两帮,吊挂安全警示牌板,警醒职工注意安全。精心制作“党员亮身份”井下宣传牌板,为工区32名党员制作了身份标示卡,让党员在质量月中发挥应有的模范带头作用。
  “我们从井上到井下,都营造出‘质量就是效益’的浓厚氛围,提倡全员参与提质增效,在23上03工作面悬挂指示、警示、宣传、物料牌板达706块,使现场的文明形象上了一个新台阶。”赵区长表示,从思想源头抓起,让职工牢固树立“质量就是命根子”、“干一辈子煤矿搞一辈子质量标准化”思想。
  由速度向质量转变
  9月10日,在该矿运搬工区井上装料现场,运料组的职工们正挥汗如雨地加固入井的材料。
  “快点,井下催材料呢,也太热了,差不多就行了。”不知谁急躁地喊了一嗓子。
  “差不多怎么行,来,我再检查一遍。”说完,工长董培明围着料车走了一圈,拿起钳子紧固了一下封车绳。就在紧固最后一个螺栓时,他捕捉到了细微的差别。“要保证装车质量,差一钳子也不行。”董培明边干活边说。
  在运搬工区,由速度向质量转变已经形成共识。他们从抓理念树立、隐患排查入手,大力开展质量标准化建设提升活动,强化运输岗位正规操作规范,每周定期不定期组织对现场检查,值班跟班调度员、工班长每班对责任范围进行检查,由专人负责对矿、区队查出的隐患进行汇总落实,每天班后会进行通报,有效保证了隐患问题的及时整改,杜绝了各种人身事故和非人身事故。
  “过去,我们光重装车的速度,有时候料车走到半路出现封车绳松垮的问题,不能早运送到现场反而存在隐患,现在我们观念已经转过来了,速度与质量相比,我们更注重质量。”材料员范萌说。
  自觉打好质量牌
  “以前对通风设施、每一项施工工程的施工,做到有标准就行了,而现在,我们是严要求,不论是风门墙、密闭墙,还是防火墙、调节墙,不但要求规格上符合高标准,表面要做到抹得平滑、压出光泽、刷白抹边,我们这是自觉打好质量牌。”通风工区区长任春民自豪地说。
  任区长向笔者介绍,他们工区由一名副区长牵头,从通风、密闭等班组抽调生产骨干12人组成质量小组,专门从事井下通防质量标准化整改提升工作,对所有的通风设施逐一排查,自进入9月份以来,对2312、23上03和9303三条线进行了质量标准化地毯式的大排查,对排查出的变形、漏风的通风设施,立即整体更换。自制加工拉线器调平直,逐个用清洗剂清洗,解决了隔爆设施吊挂斜、脏乱差的问题。还对-740行人通道之间30多米巷道全部刷白、刷裙边,对门口底鼓路面砸掉重新进行抹平,提高了整体形象。
  据了解,在质量月活动中,该矿对职工进行质量管理和质量事故案例的相关培训,使“大质量观念”逐步成为全矿干部职工的自觉行动。不仅健全质量安全责任制度,还从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质量等方面入手,深入开展质量风险辨识、质量风险防控和质量隐患排查活动,确保质量月活动取得实效。
  (吴长芝)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