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107|回复: 0

践行《爱的承诺》 演好矿工故事 ——济三矿安全微电影制片笔记

发表于 2015-10-1 08:58:17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9月9日,煤业公司召开安全微电影总结表彰会议,对首届安全微电影•公益片展评获奖有关情况进行了通报和表彰,标志着活动圆满结束。济三矿拍摄的微电影《爱的承诺》荣获一等奖和最佳人气奖、最佳导演奖、最佳剧本奖、最佳演员奖、最佳摄影奖5个单项奖,制作的公益片《安全是不可逾越的红线》也荣获二等奖。对于微电影创作刚刚起步的济三矿来说,无疑是意外的惊喜、开了个好头、丰硕的收获、莫大的鼓舞。总结好第一次,才会做好下一次。回顾参与整个活动的组织过程,可谓一路走来一路歌。

超前精心谋划明确“拍什么”选好故事

今年2月份,煤业公司党委下发《关于开展首届安全微电影•公益片征集展播评选活动的通知》,作为矿落实这项活动的部门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微电影的兴起虽说是近几年的事,但多个兄弟矿处单位已走在了前面,成立了多支由业余爱好者组建的微电影创作团队,且许多作品已在矿区内外取得良好反响。济三矿虽然也有爱好者进行过简单的尝试,但严格地说还没有创作过一部真正意义上的微电影。面对实践的缺乏和经验的不足,他们冷静分析,明确思路,从零开始,积极谋划。首先加强学习,快速充电和补课,弄清微电影是什么,研究特点,分析规律,明白要求。其次选好故事,把“拍什么”作为前期筹备重点。好故事是成功的一半,好的剧本事半功倍。有意识组织矿上几位功底较好的文学爱好者,突出安全这一主题,贴近矿山生活实施创作。注重“内容为王”,融入安全生产、安全文化、爱情亲情、情感冲突等要素,力争打造一部短小精悍、引人深思的情感剧。对创作出来的多部作品,选定了由武保中心支部书记梁西忠原创小说改编的《爱的承诺》,同时多次组织研讨,反复修改,最终确立了拍摄的基本框架和“安全是爱的最大承诺”这一主题。

抽集精兵强将落实“谁来拍”做好故事

故事有了,谁来做那就是人的问题了。党委工作科和群众工作科协同作战,制订拍摄方案,抽调各类骨干人员组建摄制团队。发挥政工科室的组织优势、群团组织的人才优势、摄影协会的技术优势,从编剧、导演、演员、摄影、灯光、美术、化妆等,吸纳了矿上各单位的优秀人才,真正做到了自编自导自演。成立了制片组、导演组、后勤保障组三个组,采取集中人员、集中时段、集中拍摄的方式进行。制片组由党委工作科和群众工作科的负责人及编剧组成,负责整个拍摄活动的统筹协调与质量把关。导演组由导演、摄影、灯光、美术、化妆、服装、道具、场工、演员组成,负责具体拍摄任务;群众工作科的宋元鑫,毕业于四川音乐学院影视表演专业,担任导演;承担摄影、灯光、美术等其他任务的是一群矿摄影协会的骨干,综掘二区的陈杰是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在摄影与美术方面多才多艺,是济宁市为数不多的入选过国展的青年矿工摄影家;回收队的孙其伟则是专门到北京脱产进修过的爱好人像摄影的专业灯光师;杨功辉更是获奖专业户,在各类影赛中没少拿奖;化妆师由绿化环卫队的任楠担任,正在学习化妆的她接到任务后,临时向老师学起了影视化妆,现学现用、活学活用;女主角张晓芸由具有表演天赋的播音主持人杨阳扮演,晓芸妈则由协管会的齐俊民扮演……每一位演员的挑选都力求形神兼备,符合角色要求。后勤保障组则由相关单位人员组成,主要负责用电需求、车辆转场、食宿保障等事宜,保证拍摄活动顺畅进行。

力求精益求精诠释“怎么拍”演好故事

在做好充足准备之后,该矿党委领导出席开拍仪式并作动员讲话,鼓舞士气,明确目标,提出要求。面对挑战,全体演职人员摩拳擦掌、信心满满,每个人都是全力以赴、全身心投入,力争创作出一部矿区职工群众喜闻乐见的精品佳作。拍摄期间,剧组人员外景、内景、日景、夜景科学统筹。由于演员们缺乏镜前表演的经验,为达到最佳效果,少不了一遍一遍地重拍;有时为了等候清晨的光线,天不亮就要开工准备;为了演员情绪和剧情拍摄的连贯性,有时也夜以继日连轴转,打破了正常的作息时间。有时候入戏太深,演员们从剧情中许久走不出来。女主角杨阳连续9天只回过一次家,在拍摄现场白天黑夜连轴转,有一次拍完一场哭戏,收不回来,蹲在地上大哭:我已经好久没见过孩子了!令全体演职人员动容。现场的拍摄非常辛苦,虽然都是非专业的演职人员,但敬业精神不亚于有些专业摄制组,体现出我们煤矿职工特别能吃苦耐劳的精神风貌。摄制组的成员来自不同岗位,都是第一次尝试拍摄微电影,遇到的有些问题是在筹备期无法想象的,但组里所有的主创人员在转景筹备下一场戏的时候都会畅谈自己对剧情的理解,对整个影片节奏的看法,都已凝聚一心、融合一体。正是这种齐心协力、众志成城,不怕吃苦、甘于奉献,精益求精、勇创佳绩的精神和态度,诠释了新时期兖矿职工“业余也能演好戏、矿工也会拍电影”的时代风貌。

反复精雕细刻攻坚“拍啥样”讲好故事

艺术的创作从来都不乏争论、伴随争议、存在争鸣。拍出来是啥样,头一次拍摄每个人心中都没底。文学的剧本转变成影片的蓝本、拍摄的脚本,往往会有意境的取舍和情景的增减。为了更好地表现、更利于拍摄,有时候需要台词的微调或细节的变动,有时甚至会有剧情的变更。不改变剧情表达的细部改动无伤大局,触动剧情变化的改动则会造成制片组与导演组创作的分歧。因为在拍摄过程中,导演组对每场戏的把握、每个角色的揣摩往往更细微、更感性、更具体,而制片组包括编剧在内在前期都对剧本的编写进行过无数次的研讨和修改,对整个剧情走向的把握更全面、更深入、更理性。每遇到这种情况,制片组就及时召开制片人会议,与导演组进行深入探讨和商议,围绕一个共同的目的“把故事讲好”,把握好基调,坚持好方向,通过吸纳和纠正使剧情更加合理。在拍摄期间,这样大的研讨就有六次,通过反复推敲,精修细改,力求完美,少留遗憾。对安全公益片的拍摄也是独辟蹊径,力求在艺术表现手法上有创新求突破。结合习总书记提出的安全红线论,利用选煤厂职工刘贺的沙画特长,创作出沙画形式《安全是不可逾越的红线》,实现宣传教育与艺术欣赏上有机融合,独特的创意受到广泛好评。

奉献精彩作品吸引“大家看”传好故事

拍出好片子没人看,起不到感染人、启发人的教育目的,也就没有了价值。为了让广大干部职工关注微电影,党委工作科和群众工作科进行了广泛宣传:动态宣传济三矿首部微电影拍摄的进展,让全矿干部职工对济三人“自编自导自演”的电影产生兴趣,引发关注,成为工余热议;及时宣介“兖州煤业”微信公众平台,引导职工添加关注,为微电影展播时收看提前预热,打好基础;煤业公司微电影展播后,通过办公渠道下发通知,逐级布置微信观看、电视收看任务,广泛动员;走群众路线,发动群众广而告之,由“要我看”变成相互打听“找着看”,争相目睹“身边的人”在“身边的景”里,怎样演绎“身边的故事”。通过种种形式,提升了微电影的知晓度,吸引了大批读者观众点赞喝彩,无形中寓教于乐,将“安全是爱的最大承诺”这一主题深入人心。在煤业公司首批安全微电影整个展播期间,济三矿拍摄的《爱的承诺》点击量和点赞量始终名列前茅,表现出极高的人气。荣获“最佳人气奖”,与广大观众的关心支持分不开。

这次煤业公司安全微电影创作展评活动,给基层宣传工作者及微电影爱好者搭建了一个施展才华的新舞台。《爱的承诺》和《安全是不可逾越的红线》还有许多不完美之处,微电影是门遗憾的艺术,拍过之后许多不足就难以弥补,只能把些许遗憾化作今后的借鉴。下一步,济三矿将以煤业公司首届安全微电影展评活动为动力,再接再厉,提前谋划,争取创作出更多精品佳作,为公司的度危求进、安全发展再作贡献。在全矿广泛征集身边好故事、安全好剧本,发动文学爱好者深入矿山、深入生活,主动创作出有生活、更精彩更富感染力的好故事,及早为微电影拍摄打好基础。以首次微电影拍摄各类骨干为班底,打造一支微电影创作爱好团队,加强日常学习、交流和创作尝试,不断提升创作水平,为微电影创作提供技术支撑。将微电影这一新兴宣教载体,融入到全矿安全警示教育活动,在内部电视教育频道和班前会播放,培养职工群众微电影关注度,让观看微电影成习惯,培养“粉丝群”,为微电影的繁荣发展营造浓厚氛围、丰厚土壤。

践行《爱的承诺》,演好矿工故事。好戏刚开始,精彩在后头……(张华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