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3723|回复: 413

秋到黄骅品冬枣

发表于 2015-10-3 09:08:01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每到中秋节来临,河北省沧州市下辖的黄骅市的街头就会出现冬枣满街头的盛景,也就预示今年的冬枣正式开始上市了,一年一度的冬枣节也将随即拉开大幕。人们可以到枣园亲自采摘、品尝,感受、体验动手的快乐,一睹秋之美好。
      冬枣因沾化而出名,实际品尝过各地的冬枣之后,你就能体会到,还是黄骅冬枣的味道更胜一筹。
      正宗黄骅冬枣是皮薄、肉厚、核小,肉质细腻而酥脆,酸甜适口,口感极佳,稍不留意掉在硬地上能把枣给摔破。据测定,黄骅冬枣含糖量高达32.2%,总酸为0.367% ,而每百克冬鲜枣维生素C含量为354毫克,并富含多种其他维生素和矿物质,营养保健价值极高,被美誉为“长寿果”。1996年10月还夺得全国鲜食枣冠军。
      据考证,黄骅冬枣已经有三千年历史,最早可以追溯至秦汉,史载“燕赵千树枣”,“自古有鱼盐枣之饶”,“柳县章武皆植枣,以此物当食,家酿半斛,殷实富足”。这里的柳县章武指的就是今日的黄骅地区。
      现如今,沧州黄骅这里仍然是全世界面积最大,年岁最古老的原始冬枣林。其中,百年以上的冬枣古树一共有1067棵,而树龄超过600年的也有198棵之多,可称其为古老的“精灵”。虽然历经久远,饱经风霜,可古老的冬枣树仍然枝繁叶茂,果实累累。这些珍贵、古老、传奇的冬枣树,即使历史的亲历者,也是历史最好的见证者,活着就是生命的奇迹,而以聚馆古冬枣林古树为嫁接母树,发展起来的黄骅冬枣种植面积已达30万亩,古冬枣林古树的存在为冬枣事业的壮大发展,可以说是功不可没。
       黄骅冬枣曾经贵为皇家贡品,秦始皇闻之以为长生果,久寻未得;汉武帝太初三年东巡得之,谓之“枣中极品”,封为“仙枣”;弘治三年,明孝宗得此枣以为神果,谓之“百果之王”,封为“贡枣”。此制一直延袭至清朝,上下500年。造就黄骅冬枣优良品质的原因,其一,是黄骅靠海,气候条件上光热充足,昼夜温差大,有利于冬枣果实糖分的积累,使其糖分含量较高。其次,黄骅周边土层较厚,耕性良好,土壤中含有丰富的氯、钾离子,这些离子能够使果实增加维生素含量和其他微量元素及多种营养成分的含量,并能是果实增加脆度和硬度。故而黄骅冬枣品质独特,清甜酥脆,营养丰富,“内润六合肝肠,外通八极清气”。所以,黄骅冬枣是国家原产地域保护产品,也成为第一种被国家文物局授予“中国文化遗产标志”和国家质量检疫总局授予“中国地理标志”的水果。
      “食之若夏朝雨露,得回肠荡气之益;含之似攀月撷霞,有梦绕魂牵之诱”,黄骅冬枣不愧为真正的果中珍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0-3 10:03:27 | 查看全部
168_37544_b3093582175c9cd[1].gif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0-3 10:46:48 | 查看全部
学习肖老师美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0-3 10:47:09 | 查看全部
祝各位老师小长假快乐,开开心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0-3 10:47:55 | 查看全部
有时间给我拉一筐冬枣,我不会亏待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0-3 10:48:08 | 查看全部
祝各位老师小长假快乐我带着祝福来过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10-3 16:42:41 | 查看全部

回 1楼(风声) 的帖子

问候李老师!节日回帖辛苦!国庆快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10-3 16:43:10 | 查看全部

回 2楼(幸福海边) 的帖子

感谢李老师来访!问候李老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10-3 16:43:43 | 查看全部

回 3楼(风声) 的帖子

问候李老师!节日回帖辛苦!国庆快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10-3 16:45:16 | 查看全部
引用第4楼幸福海边于2015-10-03 10:47发表的  :
有时间给我拉一筐冬枣,我不会亏待你
我的自行车上不了高速!等到了也差不多坏了!我看还是问候保险!永不过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