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79|回复: 0

煤矿工人的“微电影之旅”——东滩矿安全微电影创作侧记

发表于 2015-10-3 14:30:18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9月25日上午11点,在东滩矿掘进一区会议室,工人们正准备召开班前会,但今天会议室的气氛和往常不同,光线黑暗,大屏幕上正在播放着什么,不时还有工友们在议论:“这不是咱工区的张凡强吗?他什么时候当演员了?”“别说,演得还真是这么回事。”“这是什么时候拍的,早知道我也‘混’个角色演演了。”

被职工们津津乐道的是由东滩矿自己创作、拍摄的安全微电影《父亲》,这部影片在煤业公司首届安全微电影评选活动中,获得了一等奖。在这次微电影评选中,煤业公司还将其他三部获奖的优秀影片制作成优盘下发到矿区基层区队,自那以后,观看安全微电影就成了东滩矿区队班前会上的一项主要内容,而这种寓教于乐的安全教育形式也成了东滩矿主要的安全宣教模式。

灵感来自于“干着看”

当东滩矿党委工作科接到煤业公司下发的开展微电影活动的通知时,大家都愣住了,“啥?微电影!”对于干惯了新闻的人来说,微电影是个异常陌生的领域,大家只是在电视上、网上看过,却没演过,更没拍过。但对于总有着无限干劲和激情的矿区记者来说,这都不算什么,1个科长、2个摄像师、2个播音员、1个理论干事,当即就成立了一个“说干就干”的微电影剧组,没有专业的设备、专业的演员、制作经费,可以说是支名副其实的“三无”团队。

工作之余,剧组人员没事就凑在一起,讨论剧本创意、设备、拍摄手法和挑选演员等问题。提出的方案也是多种多样,有人提议效仿安全警示教育片,有人提议效仿人物新闻,反正是摸着石头过河,任何的意见都是有可取之处。讨论过程中,红脸出汗、争得脸红脖子粗是家常便饭,而创作微电影的灵感,也在这反反复复的争论中,悄悄地来了……

男主角的诞生

经过反复讨论,大家一致同意,微电影剧本一定要用矿上工人自己的最真实、最质朴的故事。于是,剧组人员分成三个小组,利用工作中下基层采访或业余时间到区队与职工面对面交流,收集职工们工作、生活中最原始、最真实的故事。他们还专门设立了微电影故事征集热线和邮箱,调动全员、广泛征集。

经过2周的征集,27个或感动、或悲伤、或幽默的小故事被征集上来,而经过反复研究和讨论,“倔老头”的故事,最终被导演选中。在东滩矿安监处有一位老安监员临近退休,人称倔老头。在井下纠正起违章“六亲不认”,很多人不能理解甚至怨恨他。有一次在采访过程中,当问到他为什么这么严格时,老安监员回答:“我的孩子也在矿上下井,我要是不严,就等于害了自己的孩子。”于是一个倔强父亲的形象就有了雏形。随后就是确定剧本,在如何体现父亲“倔”的情景上,大家产生了分歧,有人说要“侠骨柔情”,有人说要“刚正不阿”。最终确定了两个细节,一个是吃水果时想着孩子,一个是打完孩子后的语重心长。有了剧本的框架,台词又成了问题,最后决定边拍摄,边构思,只定下基本风格,具体的台词全凭演员临场发挥,于是便有了此次微电影评选最佳演员魏黄河的大段精彩台词。此间过程回忆起来依旧津津有味,这是一个周密计划和临场发挥得有机结合,也是一个忠于生活高于生活的完美诠释。

戏里戏外

提到井下职工,给人的第一印象就是“傻大黑”。然而外界很难得知,在以安全为核心价值观的现代化矿井中,傻大黑的形象早已一去不复返。如何体现矿工工作和生活的现实,是剧本创作中的亟需解决的问题。矿工的生活应该是充满时尚情趣的,因此在选择家庭场景的时候,剧组费了一番功夫。从井下到地面,反差很大的同时,又能不另观众感觉突兀。让观众感觉到,这就应该是矿工的生活。首先,我们给矿工兄弟一个漂亮的家,一个相濡以沫的妻子。另外,要让他们在戏中,成为美好生活的守望者。拍摄工程中,儿子的扮演者王强和儿媳的扮演者颜艳,一个是理论干事,一个是新闻播音。两人虽郎才女貌但绝对不是夫妻。拍摄过程中,两人一遍一遍就是找不到感觉。于是剧组想出来一个“坏主意”,让王强的爱人跟着一起拍摄。这招还真有效果,“嫂夫人”的出谋划策使得原本很尴尬的事情迎刃而解。仅用了一个小时的时间,就顺利完成了拍摄。

在拍摄《父爱》开篇的镜头时,由于剧中老安监员的年龄设计在55岁左右,而演员魏黄河的年龄与之相差10岁。没有白头发怎么办?开始用粉底,后来发现太不真实。此时演员兼剧务兼化妆师的颜艳,不知从哪里找来一块墙皮,涂在头发上效果出奇的好。老工人的手应该是粗糙的,而在机关工作的魏黄河手上没有任何老茧。最后还是这块墙皮发挥了作用,用它在手上反复的揉搓,顿时显得异常粗糙。

《父爱》中的群演们,也都是剧组走到哪、拍到哪就征集到哪,“倔老头退休前的最后一个班开罚单”的那场戏,里面那位苦口婆心的老工人还有违反“三违”的新工人都是正在上班的当班工人,别看他们演起来都很有“专业味”,但确确实实都是咱们矿井的“草根”。

“微”电影发挥“大”作用

用微电影形式讲安全,用身边事说安全,让职工们自己的故事走上荧幕、成为电影。通过一个个鲜活的小故事,折射出在安全生产中的“大道理”,让“安全”走进职工心里,让职工真正重视安全。

从春的“构思”到夏的“银幕”再到收获的金秋,东滩“电影人”在一个新的平台上大胆展示的希冀,更让人欣慰和备受鼓舞的是,安全微电影受到了职工们的深切喜爱和热烈追捧,成为矿区职工茶余饭后、休息纳凉时的一种休闲方式,使“安全”在潜移默化中根植于职工内心深处。(戴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