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510|回复: 0

高清:武警重庆总队开展首届政工干部“大比武”

发表于 2015-10-4 17:11:18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LOCAL201509260008000556192971406.jpg 图为表彰现场

   人民网重庆9月24日电 近日,武警重庆总队首届政工干部比武在七支队举行,来自基层各条战线的45名政工干部同台竞技、一决高下,经过3天的激烈角逐,七支队、四支队、五支队分别夺得团体前三名,10名取得优异成绩的先进个人受到表彰。通过比武,锤炼了政工干部的素质能力,立起了政工干部能打胜仗的好样子。

  政治工作业务评比有点“难”

  走出情况处置考场后,四支队长寿区中队指导员沈亮亮一边揩脸上的冷汗,一边深有感触地介绍,这次比武的考题设计难度相当之高,如果对纲要和条令不熟悉,抓工作头脑不清醒的话,难获高分。

  在场上时,五位评委之一、政治部宣传处副处长曾庆双对他提问:“作为指导员如何组织新闻点评?”他的回答为三个步骤,先组织观看新闻,再进行点评,最后进行总结。答案没错,但得分却不高。

  曾庆双副处长对这个问题进行补充之后使他心悦诚服,如果新闻点评要达到更好的效果,在以上几点基础上,组织新闻点评之前要确定论点,点评要分班分组进行,关键还要注重新闻背景的延伸性。

  其实,沈亮亮抽到的题和现场提问都不是最难的题,而百余道答辩题都是类似官兵搞庸俗关系怎么办、怎样纯洁官兵内外交往等问题,现场评委的提问,都十分接地气。作为指导员,如何上课才能使官兵对理论入心入脑?可以说每道题不仅难答,更是尖锐。

  站起来能讲,坐下来能写,扑下去能帮,这是政工干部的基本功。总队政治部主任周新介绍,这次比武设置的应知应会测试设计的难度都很高,目的不是为把大家考倒,而是要让大家引起重视,对自己的业务能力有个清醒的认识,为下一步加强业务学习指明方向。

  军事科目比武评分“胜”字为准

  政治干部学军事、学指挥、学科技是强军目标提出的实践要求。在这次政工干部比武中,突出比军事,在军事技能和任务中政治工作科目中,坚持以习主席提出的“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必胜”的战略思想中最关键的“胜”字为评分标准。

  从军事技能和任务中政治工作情况的评比来看,有的指挥程序不清楚、组织示教方法简单;有的个人军事素质较差,手工标图比较粗糙,“三战”运用不够熟练;还有12名选手跑步不合格,11名选手射击不及格。

  这样的比武成绩可能让人大跌眼镜,殊不知,该总队此次政工干部比武中,改变了以往尖子角逐的形式,而是以各个支队政治处主任带选派的大队教导员和中队指导员各1人,总队抽选政治处的股长和中队指导员各1人参赛,所以选手的成绩差距很大。总队政委汪海介绍,这次比武的目的,就是要看各单位政工干部平时的训练是否扎实、备战是否有力,让大家看到在服务中心上存在的差距,从而尽快补课赶队,弥补不足。

  评比竞赛组织过程“严”

  新常态下的比武,不仅比技能,更是比作风。这次总队政工干部比武中,自始至终突出一个“严”字,为参赛选手营造了公平、公开、公正的竞争环境。

  为了体现比武的公平性,每次比武前,选手都进行抽签决定排位。为了防止一些选手把希望寄托于“可以操作”上,每项比武前才通知评委入场,且每个科目的评委都不一样,在一些科目中还让战士担任评委;比武过程中,整个过程进行录像监控。每个科目结束后,各单位选手所得分数在楼道电视屏幕上立即公布,保证了评判公平公正。

  “考得真实、比得公正。虽然我的成绩谈不上好,但是严密的竞赛规则和过程使我心服口服。”二支队二大队教导员向松赛后如是说。(陈琦 通讯员 王品 杨有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