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5-10-9 22:18:16
|
查看全部
这些锁定技巧包括:
1、在开支上超过对手,使他们无法效仿(大公司的专利)。
2、锁定合作伙伴,使竞争对手无法获得关键资源。
3、挑逗实力较弱的竞争对手进入损耗战或硬碰硬的正面战争。
应该说,在此书的观念中,以弱胜强(柔道),和以强胜弱(相扑),就是一个类似八卦般的相生相克、循环往复过程,没有绝对的“对”和“错”,只存在适配于自己,适配于当下的,灵活的竞争策略选择。
除了这些通行原则,本书有超过60%的内容(可能更高),是由案例所构成,这些案例多发生在上个世纪末到本世纪初,比如:
1、边疆航空公司挑战联合航空公司:在联合航空公司的主要航线上,减少自己的航班数量(主动示弱、迷惑对手以躲避攻击的移动原则)
2、Juniper对思科公司“虎口拔牙”:开发一款性能极佳的路由器,快速占领细分市场——路由器的高端市场(移动原则:重新界定竞争领域)
3、早期的亚马逊面对Toys“R”Us玩具公司:用协议拉拢对手(平衡原则中的抓住对手,使一个本来强大的敌人在“互惠”合作中“消失”。)
4、eBay对美国在线,同上,用BD谈判拉拢竞争者。
5、沃尔玛对战K麦百货,在对方宣布特价的商品上,宣布自己的同类型商品一定更便宜!如此对手越是宣传得起劲,来沃尔玛的顾客就越多(平衡原则中的推拉制衡,将对手的能量转化成自己的。)
6、嘉信理财挑战Fidelity公司,宣布对资产超过一万美元的个人退休账户免收手续费,虽然嘉信暂时性地损失了一些收入,但资产庞大的对手却无法承受跟进的损失,进而导致用户最终转移(杠杆借力原则——利用对手的资产)。
7、同理,戴尔公司,利用康柏公司的资产——强大的分销网络,将其转化为对手的负担,通过抛弃分销网络的直销和定制,赢得竞争。
8、Palm公司,在面对微软的竞争中,充分利用移动原则,保持灵活与领先,最终成长。
9、微软公司,面对网景公司的导航者浏览器已经崛起的事实,积极利用锁定、限制对手的“相扑战略”(在资源投入上超越对手,与核心资产windows绑定,与苹果、美国在线、IBM等行业巨头捆绑利益,以打压对手等),最后让IE浏览器实现大逆转(当然也付出了反垄断的沉痛代价)。
等等。
能将如此众多的西方营销案例,植根于纯粹的东方智慧之上,通过“柔道”与“相扑”的借喻,剖析得清楚、深刻同时简单,不得不说是本书的一大看点;
以前,我们可能会从马云的部分演讲里,或从某些商业领袖的谈话中,寻得一些类似金庸那种,将传统中国文化融入武学格斗、融入商业竞争的印记,但毕竟要么是小说家言,要么是商战中的游鸿一瞥,只言片语,不成体系,也难为我们的实践指南。
从这个角度看迥异于其它国外商业著作的《柔道战略》,无疑有资格成为喜欢传统文化的营销实践者的心头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