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5-10-10 21:05:19
|
查看全部
二、创业型中小企业发展的战略谋划:追求螺旋式上升
我们认为,要使企业平安的度过成长的痛苦阶段,最好的方法就是使企业结构、人员、管理机制、企业文化与企业的发展阶段相适应。就是使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呈现出一种人力资源与企业其他资源交替上升,最终形成企业各类资源围绕其管理体制协调发展、螺旋上升的趋势,以克服快速发展所带来的阶段性不适应,实现企业资源、结构的系统提高和同步优化,适应发展需要并为企业下一步的快速、稳健、持续的优化和发展创造条件。
在生物遗传的结构中,DNA的遗传信息构成了一个螺旋式的链状结构,是一个逐步存优汰劣、不断提高的过程,摒弃了不利的遗传内容,使优秀的基因得以继续存在,更好的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是生物界得以发展进步的主要途径。企业的创立、成长、不断发展也与人类的发展类似,因此我们提出企业应当形成螺旋上升的态势,它的稳固性一方面能够降低成长的痛苦,另一方面使得其在痛苦中能够成长,以获得更好的发展。
提出了能使企业克服成长的痛苦,最大程度的防范失败可能,又不牺牲增长速度的企业发展之路,那么如何才能实现企业的这种发展趋势呢?螺旋式上升的具体构成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企业战略与远景规划:一个科学、系统、全面而有神据可行性的企业发展战略是中小企业此一阶段发展的根本保障。②资源:随着企业生产规模、市场规模的急剧扩大,企业获取了发展所必须的大量各种资源,包括各种物质、非物质资源,特别是人力资源。③管理系统:在企业内部建立起一种更为有效,更能适应企业发展的经营管理系统。在中小企业发展失败的诸多案例中,除了由于各类资源的断层而导致的衰败以外,企业管理系统的规模水平与发展的不适应也是失败的另一重要根源,因此企业家们同时也必须关心组织结构或日常运营所须的经营管理系统。④企业文化:符合要求的企业文化会应由企业家精神为主导向专业化管理型转变,逐步减少对企业创业者的过多依赖。通过制度化、系统化的建设使企业的人力资源对企业成长的推动和企业成长对员工进步的拉动良性互动,维持其有效而持久的上升态势。
三、基于人本主义的战略贯彻与螺旋上升态势的形成
企业发展的不同阶段要求不同结构的战略架构、管理系统、人力资源和企业文化,获取并有效管理和运用人力资源是形成螺旋上升态势最为困难也是最为关键的,由于企业的发展是不断进行的,正如古语“流水不腐,户枢不蠹”,我们必须通过这些因素的共同推动来促进企业持续发展。
1科学而系统的制定企业战略
处在这种迅速成长的痛苦中的中小企业,要么战胜了这种困难迅速崛起并逐步成为大企业,要么昙花一现在经历了最初的辉煌之后走向衰退并最终倒闭。这就在事实上支持了关于中小企业成立数量大、倒闭数量多、寿命一般为六年的经济学理论。借鉴美国学者卡兹从保持企业活力的角度提出的企业组织寿命学说,推论企业组织寿命的长短与企业战略的系统制定与更新有关(图二)。这条曲线描述了中小企业的成员由于长时间相处,相互间的信息交流减少,形成了思维定势,使组织老化、失去活力,如果没有相对及时、系统的对企业战略进行制定或更新,企业战略有效性会随之下降,说明有效的企业战略是保持企业生存的根本途径。因此,必须尊重中小企业此一阶段的特有发展规律、结合企业此一阶段的发展状况、系统考虑企业拥有的各类资源,逐步明晰企业中长期的发展略,对企业的中长期发展作系统、全面、科学的规划,这是中小企业顺利度过成长关键期的根本保障。
图二:组织寿命曲线
2建设人本主义的企业经营管理系统
在企业组织发展和变革的过程中,必须在企业内部建立起一种有效、适应企业发展的经营管理系统,一个好的管理队伍和价值观是组织提高管理效率的关键。要形成一个高效管理组织,就是要实现在一个充足的人力资源基础上的“物尽其用”和“量才适用”的过程,优秀的管理者本身就是一种稀缺性资源,他们的获得取决于在培养和引进中人本主义理念贯彻的程度,中小企业要把人员培养和管理系统建设看作一种对人力资源的投资。把培训和发展相结合,使每一名雇员都为了提升或保住工作而努力提高自己以适应企业发展,其中训练有素的管理者将成为企业扩张的基础,拉动企业快速成长,实现企业人力资源与其他资源的交替上升。企业经营管理系统的开发和建设同时也是对管理人员的培训和开发的渐进过程,这个过程的延续和水平的持续上升使其为适应企业发展的不同阶段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人才的成长、引入和利用将有力提升企业的竞争力,当然还必须通过企业主把企业正确的经营、管理理念传达给他们,这样才能使整个管理层提高凝聚力,实现目标、行为的一致性,并使这样的价值观念以链状的向下传递从而保证企业整体螺旋上升态势不间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