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124|回复: 0

凝聚创新的力量——记鲍店矿王燕及她的巾帼劳模创新工作室

发表于 2015-10-12 19:35:24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鲍店矿机电制修厂王燕,22岁成为矿最年轻的女技术员、29岁成为最年轻的女技术主管、今年5月被评为济宁市劳动模范……这些不仅在同龄女工中鲜见,也令众多男职工敬佩不已。

今年2月,该矿成立了以王燕名字命名的巾帼劳模创新工作室,8月份又被集团公司命名为兖矿集团劳模创新工作室。这是一支高学历、高职称技术型团队,从事机电设备维修、设备研发、科技攻关等活动;也是一支主要由“娘子军”组成的团队,她们以巾帼不让须眉的气魄和实力,日渐成为矿井创新创效的中坚力量。

她们都来自平凡岗位

王燕巾帼劳模创新工作室共有7名成员,其中有女工4名,虽然她们都已为人妻、为人母,但工作起来从不分性别、忙起来也不分昼夜,用勤奋、汗水和智慧谱写了一首首创新创效之歌。

工作室负责人王燕1999年大学毕业后一直在机电制修厂从事技术工作,多年来,她的“金点子”相继转化为“金果实”:引进数控切割机加工技术,每年增创产值200余万元;利用皮带机涨紧电机减速器对矿大门实施电力拖动,节约资金150余万元;《提高梭车配件合格率》、《提高电动机修复合格率》等课题应用于实践中,每年节约材料费10万余元。

后勤服务中心高级工刘桂兰从事电焊工已整整25年,善于专研的她练就了平焊、立焊、仰焊等多种姿势的焊接技术,在矿第四、五、六届巾帼登高技能大赛中,均获得第一名;在集团公司第五届职工岗位技术比武电焊工选拔赛中,是惟一一名晋级决赛的女选手。

选煤厂高级工程师黄德梅工作21年来,参与了100多项技术革新项目。完成的煤泥水自动加药系统改造,每年节约材料费20多万元;实施的KX型快速压滤机改造,每年增加细煤泥回收量2万余吨;改造834皮带机,年增效益400多万元……她先后被评为济宁市劳动模范、集团公司优秀女工等。

水电暖服务中心技术主管林玲,坚持把“难题”变成“课题”,研究的《减低锅炉水处理运行费用》、《提高软水器周期产水量》等5个课题,获行业省级一等奖、优秀奖,《降低离子交换器运行耗盐量》课题获“玉柴重工”杯QC发表赛全国一等奖。

工作室里还有3名男职工,也都“身怀绝技”。然而卸下头上的光环,工作室成员所处的都是最平凡岗位,正是执着的创新意识和奉献精神,才把他们紧紧聚拢在了一起。

前进的脚步不停止

“怎样改变皮带机机尾架变形、更换频繁现象?如何杜绝皮带跑偏?是否可采用抗拉强度高于一般槽钢的矿用工字钢焊接尾架?”这是工作室一次例会中有人提出的疑问。在一番头脑风暴后,他们利用各自专业特长刻苦专研,于今年8月研制出了DSJ80皮带机机尾架,不仅使抗变形能力提高了一倍,而且通过在皮带滚筒下方加装落煤导向装置,大大减少了清理煤炭的工作量。

“老公,我临时有事加班晚些回去,你和孩子先吃饭吧”、“我今晚加班不回城里住了,你别忘了给孩子检查作业”……这是王燕9月份以来给家人打电话说的最多的几句话。

原来,这一个月,王燕带领大家加班延点研发了两个新项目,一个是多功能实验台,具有校验、试验、教研等多种功能,桌面由高强度钢板铺设而成,可安装不同规格型号及尺寸的电机、模型等;另一个是可调式液晶屏支架,可以360度调节显示角度,由于是一体式焊接,非常坚固,并带有两层置物架。在集团公司“双创”现场会上,这两个项目赢得了参观人员的交口称赞。

“一个不经意的想法,或许就是一个极好的创意,当它们转化为成果、创出效益,也就实现了我们的价值”,说起技术革新的艰辛和收获时,王燕欣慰中略显些疲惫,整整一个月,她不仅没有修过一天班,还经常彻夜不眠地研究图纸。

“我们将完成皮带机卸载部改造、液压弯管技术改造,以及研制出自动焊接切割装置、排沙泵防淤装置、卡兰自动上卸料装置等项目”,谈及今年四季度的打算,该工作室成员踌躇满志。

从“1”到“1+N”

“我们单位一设备电气联锁失效,该如何解决”、“上次我也遇到过,我把故障分析记录发给你”、“你可以先……然后……”,随着头像闪烁,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地开出了“诊断单”。在机电矿长马刚建的技术交流QQ群、创新创效微信群上,这样热闹的讨论每天都在上演。“以前遇到技术难题到处跑去问,非常耽误时间”,技术员李某说,“现在工作室人员都在群上出点子,很多问题迎刃而解”。

“工作室的任务不仅停留在团队的创新创效方面”,矿工会副主席李小剑说,“还要发挥劳模团队优势,依托‘培、练、赛’的培训机制,带动全体职工创新,形成人人参与、人人创效的良好氛围”。

9月23日、25日两天,矿组织机电、机修、车工、电焊工等工种的技术比武,由工作室人员出考题、当裁判,总结技术经验、查找存在不足,有效激发了员工钻研技术、革新创造的热情。9月30日—10月上旬,王燕围绕“如何正确使用激光对准仪设备”,组织3批技术人员学习培训,不仅讲授理论知识,还进行现场演练,并让每名培训人员都进行操作,直到熟练为止。

工作室成立以来,开展专题讲座、技术沙龙、论坛交流等活动32场(次),将高技能人才积累的操作技能和经验,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员工,形成了“培养一批、影响一片”的良好局面:在矿工会开展的上半年“巾帼岗位技能登高大赛”中,涌现出了12个工种的61名巾帼岗位技术能手;在矿首届“绝技绝活”展演中,23项技艺挑战成功,有5名女职工获得前三等奖。(林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