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355|回复: 3

万语千言,不若莫言

发表于 2014-8-6 21:03:03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2012年10月12日9时30分,北京图书大厦二层300余册莫言图书全部售罄。图书大厦工作人员称,前一天莫言获奖后,大厦就在二层设立莫言专柜,当晚就有许多读者前来购书。店员说,现在供货商给多少我们就要多少。上海文艺版本还要赶时间加印莫言书籍。”这样的镜头似乎还历历在目,说实话,莫言获奖后确实全国各地书店都出现了购莫言书的狂潮,我也曾经是其中的一员,现在想想自己都觉得可笑,为何非得赶在那段时间去买书呢?为何以前莫言出了书我们没那么动心呢?《红高粱》早就如雷贯耳,为何都不想去读读,中国人真是很奇怪的,或者说我也是那奇怪中的一份子。
    转眼快两年了,莫言都做了什么?大家是不是还在读莫言的书?我手中的这本《读莫言》就会给你答案。
    关于莫言,学院派与媒体人已经用尽了笔墨,褒贬不一。但是《读莫言》这本书却是普通读者从自己对莫言人与书的印象来谈莫言,自然会与我们这些普通老百姓们产生共鸣。这本书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莫言,请上来!”自然要写莫言获奖了,毕竟这是给中国人争光的历史时刻。第二部分“讲故事的人”,莫言之所以能获奖就是因为他的作品被誉为是在讲故事,要知道中国成立这些年确实有好多故事可以讲,但是要讲好它就不是容易的事了,而莫言做到了。第三部分“沾文豪 气”,随着莫言的出名,他的老家都跟着沾光,还有他的兄弟、父亲等等也都一起被人关注。其实我觉得大家去莫言的旧居无非就是想看看莫言的成长历程,如果想真正的沾点“文豪气”不如也像莫言一样,踏踏实实地写点文字,莫言写了那么多部有读头的文字,正是他的坚持,才会收获如此殊荣,如果仅仅是崇拜和想“沾光”,看看莫言的哥哥和父亲,估计你们也应该有所感悟吧。第四部分“躺着中彩”,读这段时我也觉得很有意思,一个无意识中花1000元注册的“莫言醉”商标,竟然能够随着莫言获奖而被炒至1000万,可见这眼光有多独到。当然作者不仅仅是说这商业价值,还有莫言成名后也会给一些还致力于写作的年轻人们一些启迪,文字是用来表述的,而不是用来渲染的,我觉得写文字还是朴实点好。第五部分,作者又从诺贝尔颁奖典礼写起,是呀,毕竟这是中国迄今为止第一位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之前那么多大文豪都没有获此殊荣,怎能不让人心动和激动。  
    合上这本书,有很多感慨。因为它让我们看到了一个立体的莫言,让我们听到了各家的声音,就像作者说的“潜意识中,他就是一位邻居大哥,有着同我们农村孩子相仿而又别样的生活”。在阅读中,作者提出的一些问题也会让你反思,比如如何看待一个已经成为文化符号的莫言?文学的意义是什么?莫言的乡土创作是在给中国抹黑吗?中国的文学和电影究竟该用何种方式走向世界等等。面对这些问题,作者没有给出答案,因为这些都需要我们去重新思考。
      《读莫言》的封面上有这样一句话“万语千言,不若莫言”,当人声鼎沸的“莫言热”告一段落时,正是我们应该平静下来,细细去读莫言作品的时候了。只有你去掉了浮躁,冷静下来去读一部作品时,你才能真正地感悟到作者正在阐述的故事,也才能悟到文字下面还隐藏的意境,如若不信,就翻开书来看看吧!


1358213552_y7epY.gif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8-8 07:50:10 | 查看全部
莫言是中国迄今为止第一位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之前那么多大文豪都没有获此殊荣,怎能不让人心动和激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8-8 07:50:47 | 查看全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8-8 08:20:07 | 查看全部

回 1楼(煤缘) 的帖子

感谢您的支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