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308|回复: 0

吴艳:从下岗职工到企业老总

发表于 2015-10-15 14:48:18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2015101509320356.jpg 从下岗职工到企业老总

  ——记大英县鑫燕畜禽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吴艳

  核心提示

  十年前的她,还是一位国企的下岗女工,用东拼西凑的5万元毅然回到了离别多年的家乡创业,如今她已经是一个年销售额超过3000万元的农业龙头企业的负责人。 她,就是吴艳。

  创业遭遇三连败

  她抵押电器兑现承诺

  记者见到吴艳时她正在电脑前处理订单。这间办公室是她在大英县城里的阵地。荣誉墙上摆满了各种荣誉牌匾,然而谁也不知道,在这些荣誉称号后面,吴艳所付出的艰辛与努力。

  2005年,国有企业改制,吴艳从一名国企员工变成了一名下岗女工。下岗了,今后生活怎么办?干点什么?这样的问题反复在脑海里浮现,吴艳整夜睡不着觉。“要不,我回老家去养野鸡?”吴艳认为,小时候在家里养过鸡,也还算有经验。然而,让她没想到的是,原本以为可以借用农村生活经验搞起野鸡养殖的她却碰到了大难题:“当时用普通母鸡和电热毯进行了两次孵化,但由于野鸡蛋的孵化有所不同,全都失败了。”

  有了两次的失败教训之后,吴艳决定就是砸锅卖铁也要买孵蛋设备。可亲戚朋友都借遍了也未凑齐买设备的费用,最后她想到了下岗工人贴息贷款。由于企业所在地和自己的户口所在地不同,跑了半年,她的贷款也未批下来。后来,还是在大英县委、县政府的协调下,吴艳终于领到了2万元的贷款。“拿到贷款,我立即就买了孵化机,重新开始孵化鸡苗。”吴艳说道。

  2006年底,吴艳的野鸡成功孵化出来,在她的精心管理下,第一批野鸡成熟,然而市场并不买单,吴艳的产品卖不出去。于是她买了三张桌子,自己找了个地方现场煮起了产品,让亲朋好友前来品尝。通过这样口口相传,吴艳渐渐打开了市场。

  2007年,“大英县鑫燕畜禽专业合作社”正式成立。年底,她接到了九寨沟一位客户15万的大订单。带着创业的喜悦,吴艳和合作社的农民们一起为订单做起了准备。然而让所有人都没想到,5·12地震再次让她滑到了创业的谷底。“受地震影响,客户取消了订单,原本不够的产品反而成了滞销产品,我只能自己垫资把农民手中的产品全部收购回来。”吴艳说,由于资金困难,在最艰难的时候,她把自家稍微值点钱的电器都抵押给了农户。

  致富不忘乡邻

  辐射带动农村青年就业

  怎样让接连受灾的养鸡场活过来?吴艳认为,首先要为合作社开拓销路。为了在与他人沟通交流时有好的状态,她常常对着镜子练习说话、微笑,也积极争取相关部门的支持和帮助。功夫不负有心人。2009年,吴艳获得了畜牧部门的支持,争取到去上海参加农产品展销会的机会。

  “当时,主办方免去了四川的参展费,但来回的差旅费要自己出。”吴艳说,有了参展机会,她决定亲自去,一是去学习同类产品的经验,二是作宣传,让更多人知道大英有这样一个养鸡场在销售生态野鸡。吴艳决定坐火车去上海,可她没钱买卧铺票,遇上坐票又没有座位,她就一路站到了上海。

  “没想到那次我真去对了,整个展会只有我一家养野鸡的,来我们展位的人特别多。参会结束没多久,我就接到一个上海打来的电话,说要50万只野鸡,当时还真不敢信!后面,我再次专程去了上海,亲自与对方确认了订单。”时隔6年,说起这笔订单,吴艳仍然十分激动。

  现在,“鑫燕”的产品在市场上供不应求,去年吴艳的销售额达到3420万元。同时,在吴艳的帮助下,越来越多的农户加入到养殖野鸡的队伍中。他们从合作社买回鸡苗,把野鸡养大后再卖给合作社销往外地。吴艳也乐于为养殖户传授养殖技术,帮助他们扩大养殖规模。目前,大英县鑫燕畜禽专业合作社发展规模养殖户500多户,已经为来自全国各地的5806名农村创业青年、农村留守妇女提供免费培训,直接或间接辐射带动农村青年创业就业6564户。

  (记者 王利刚)
来源:遂宁新闻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