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楼主: 屈联西

不想诀别 只想祝福

 楼主| 发表于 2015-10-16 20:49:25 | 查看全部

忆秋

忆秋
——锌业办公室 黄婉雪
     早起推开窗,一阵细雨夹杂着丝丝凉意飘入屋中,窗外的树叶也伴随着秋风翩迁起舞,秋天真的来了。
    记忆中家乡的秋天总是笼罩在凄凄迷迷的秋雨中。雨水时而细密,时而滴滴,一下就是半个多月。刚刚接受完夏天热情的拥抱,这绵绵的细雨便瞬间冲走了夏日的浮躁,淹没的城市的喧嚣,整个大地都安静了下来,整个人也从躁动不安中慢慢回归到了平静。秋雨不像夏天的暴雨,来势汹汹:也不像冬天的雨,寒冷彻骨;细细的秋雨,敲打窗棂,像极了老母亲的絮叨,又像是多年不见的老友呢呢喃喃的叙旧。秋季的早晨,骑车走在路上,湿润的雨滴绕过指尖,细腻缠绵,让人流连忘返;凉爽的秋风夹带着阵阵的桂花香,一下又一下抚摸着你的脸庞,一切美好飘然于心,这真是一个安静美好的季节。
记忆中不同年纪的秋天总有着不同的味道。小时候放学回家,父母还没有下班,便躲在屋檐下面,用雨伞做房子,自己藏在那个小小的空间中避雨,手中拿着个小树枝挑逗地上的蚂蚁,玩得不亦乐乎。猛然间从缝隙中看到对面菜园子中立着一株向日葵。在蒙蒙细雨中,向日葵那长长细细的腰杆上托着大大的花盘,已经被压弯了腰,看起来极其不协调,但向日葵的葵花盘上却闪耀着金光,嫩叶上的水珠若隐若现,仿佛映照着整个世界,这好像是海市蜃楼中才会有的场景。刹那间整个世界都消失了,眼前正剩下烟雾蒙蒙中那株被压弯了腰的小小向日葵闪着金光。那是我第一次见到向日葵,那一抹金色的光却再也无法从我脑海中抹去,长大后才慢慢有所领悟:有时候,孱弱的身躯必须担负的生活的重量,等到你担负起来了,就不会觉得不协调了。
再大一点,秋雨则又是另外一种感觉。在淅淅沥沥的雨声中上着晚自习,听着雨声时大时小地拍打着窗户,窝在窗边,把耳机线塞在宽松的校服中,偷偷带着耳机听着周杰伦,时不时悄悄地抬起头看看班主任有没有在窗外偷看。这场景深深的刻画在我的脑海中,以至于以后每次听到周杰伦的歌,都会回想起那些个秋雨绵绵的晚上,那个穿着校服、带着耳机偷偷听歌的小小背影。
随着年龄的增大,许多儿时记忆中的美好场景再也体会不到,但每到雨季,浮躁的心就会伴随着淅沥雨声慢慢沉寂下来,思绪也随着秋风秋雨不断飘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10-16 20:49:47 | 查看全部

意外之外

意外之外
    姐姐比我大两岁,个子低低的,瘦小的她貌似都没上过100斤,相对于我这膘肥体胖的身材来说,实在是显得格外娇小。我们走在街上,很多人都误以为我是哥哥她是妹妹。我也不喜欢叫她姐,总是叫
她——小真。然而最近林林总总发生了一些事,我才真正认识到姐姐的善良与大度。
    9月28日,接到电话说姐姐的车被撞了,我和爸爸赶紧到现场帮忙。原来是一位大叔闯红灯撞了我姐的车,家里又没钱,不想给。旁边的几位阿姨甚至想扭曲事实倒打一耙,我立马气不打一处来,喊着要报警。过往的车辆和人群越围越多,有中间调和的,有看热闹的,姐姐却坚持不报警,私下调解。最后经过多方调和,大叔愿意拿出一半的修车费1000元作为赔偿。可当姐姐从大叔家取钱回来时,手里却只拿了600,远远不够修车的支出。看到我的疑惑,姐姐并没有多说,只是表示剩下的钱自己来承担。那几个阿姨也是180度大转弯,说姐姐是菩萨心肠。围观的路人也纷纷为老姐喝彩点赞。更让我感到意外的是,晚上姐姐要求我们去大叔家里看看,她大包小包的准备了好多衣服。一进院子,杂草丛生的荒凉向我昭示着这个家庭的贫穷。经过一番简单的谈话,得知大叔家是邵原的,自己脑出血术后刚有所好转,妻子又查出了脑瘤,每个星期都需要到市医院复查,住在山上来回交通又不方便,就在三河附近租了房子。家里三个孩子,两个女儿20左右尚未出门,小儿子才12岁仍在市里上学。家里早已经是负债累累。看此情景,姐姐动了帮这家人的心思。经过商量,她决定让大叔在山上种葫芦作为自己小店的货源,也算是为大叔家的拮据生活略尽绵力。此时,大娘在边上早已是潸然泪下,念叨着说福祸相依,万幸撞到的是一个菩萨般的好心人。
    回到家里,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却看到姐姐发了这样一条微信:“转角可能遇到爱,也有可能遇到车祸。但,不是所有的事故都是争执与打骂,也会有爱与同情,虽然大叔闯红灯撞了我的车,也没足够的钱给我修车,我依然愿意退让一步,毕竟人没事已是万幸,大叔是山上的,愿意帮我种葫芦,谁说这不是另一种缘分呢?愿他们早日康复,阖家安乐。当他们拉着我的手痛哭流涕说我是活菩萨时,我才知道善良的温度与力量。”
    躺在床上,脑海里便开始不由自由的回放各个画面。仅比我大两岁的姐姐,却比我干练的多。我结婚前,从买家具到装修,从找婚车到订酒店,从拍婚纱照到订结婚礼服,姐姐忙前忙后,帮我打理的井井有条。她在单位6年的时间,从一线工人奋斗到了办公室,凭的就是那份吃苦耐劳、与人为善。缘于对文玩的爱好与了解,老姐在自己家开了一个文玩店,叫一棵开花的树,寓意开花结果幸福圆满。就在几天不久,有个马虎的供货商单子核对出错,多发了5000块钱的蜜蜡,姐姐对货后,不假思索的联系了对方,退掉了这笔意外之财。电话里,听着对面不停的夸着老姐做生意够诚信,以后要长期合作。忽然感觉榜样就在身边,瘦小的姐姐身上满满的都是正能量。不由自主的便开始崇拜起这个白天当工人,晚上当老板的姐姐来。
     我们都希望人间有真情、人间有真爱,希望遇见的都是好人。推己及人,别人也会如此。我们只有相信美好、热爱生活,努力做一个自带阳光的人,才会遇见所有的幸福与好运。我很庆幸自己有这样的一位姐姐,能让我随时接受她的耳提面命。我诚心的希望自己能像老姐一样,做个踏实稳重又不失大度的人,也会扎根豫光,努力从一线做起,为公司的繁荣发展竭尽绵薄之力。
                                                       制氧厂     郭家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10-16 20:50:10 | 查看全部

又到秋收时节

又到秋收时节

上下班途中看到公路两边晾晒的玉米棒,我意识到,丰收的时节----秋天又到了。经历了火热的夏天之后,凉风习习、秋高气爽的秋天到了,不仅天气让人觉得舒服,而且秋天还是丰收的时节。
记得上初中的时候,每年到9月中旬都会放秋假,目的就是让老师和学生利用假期帮家里人收获丰收的庄稼。那时还没有各种机械化机器来解放人们的双手,一切全凭双手去劳动,全凭力气去收获。随着父母来到玉米地,先是砍倒一人多高的玉米杆,再就是蹲着将一个个玉米棒子掰下来,放成一堆,中间不能漏掉一根玉米杆,漏掉了一根,可能也漏掉了一个玉米棒子,所以,父母特意嘱咐要仔细,是的,土地是农民的命根子,辛苦了一年,父母最希望做到颗粒归仓。最后,父亲拉着平车,我们在两边推着,陆陆续续的往平车上拾着玉米棒子,装到快满了的时候,父亲会用大的玉米棒子在车子四周严密的插起来,围成一个简易的圈子,以便每车能够多装一些,少跑一趟,最后在上边再放上两个装满玉米的编织袋,这一车才算装完,这才浩浩荡荡往家里赶。到了晚上,大人们一边化着玉米,(就是将玉米上玉米包去除大部分,留下一小部分,以方便在院子里搭起的木架子上挂着),一边与过来串门的邻居唠着家常,比一比各自的收成,计划着明年的播种。我们小孩子干了一会儿就待不住了,找一些未成熟的玉米棒子,让母亲在锅里煮着,一会儿,满院子里都飘着熟玉米的清香,散发着诱人的味道,父母仍然不停手的干着,我们小孩子们则饱了口福。现在我再也没有吃到过那样香甜的玉米棒子了,也许,只有用付出了辛苦的劳动收获的果实,才最有味道吧。现在好想,好想那时的气氛,那时的乡土气息,甚至是田野里的野草香味。
收完了玉米,我们家里紧接着就会收获成熟的水稻,香喷喷的大米是由稻谷经过机器碾出来的。在村子东边是一大块水稻地,金黄色的稻浪在微风的吹拂下此起彼伏,每株稻株都被沉甸甸的稻穗压弯了头。一地金黄,犹如铺了一地金子。虽然刚收完玉米,有些劳累,但父亲依然情绪高涨,可能是丰收的水稻让人兴奋吧。父亲会早早的预备好镰刀,准备奋战。提上一壶开水到地头,开始挥镰割稻。长长的地垄,我总是一会儿直起腰看看,一会儿看看不到头,心里着急,觉得好漫长。父母则不紧不慢的蹲着一把一把的割着,看着速度不快,但却不停,我常常被甩在后边着急的满身是汗,直到父亲割到地头,他会拐回来割到和我碰头,才开始休息。割倒的稻子,一排排整齐地铺在地里,经过太阳的暴晒之后,还要一捆一捆的扎起来,我最不喜欢的就是干这活,勒的手生疼。父母却依然平静的干着,毫无怨言,他们觉得丰收就是上天最好的赏赐。休息时,他们还会和邻居们围坐在一起,谈论着各自的收成,交流着丰收的喜悦心情,交流着对来年的企盼。等到把捆好的稻子拉到事先碾好的场地,几家商定一起使用打稻机的邻居,就会相互帮忙,不分昼夜,直到把所有稻子打完。父亲亲自做了一台打稻机,是用一台电机带着,用木条做成长圆形,每根木条上镶嵌有弯着的铁丝,人站在后边拿着一捆稻子,放到打稻机上面,稻穗就会被一粒一粒脱离稻杆,我试了一次,强大的吸引力差点把我拉翻,我再也不敢靠近了,父亲也不让我再靠近,他只是希望我能好好完成学业,自己能够独立生活。我只是在旁边递递稻捆,拾拾已被脱粒的稻草,已经累得不行。等到稻子全部打完了,父亲会和小叔一起用拖拉机将所有稻子拉到飞机跑道上晒干,我尤其喜欢的是下午收稻子的时候,这时会有卖熟柿子的,父亲会买上几个犒劳,甜甜的柿子是我秋天最美好的回忆。秋收的时候每天忙忙碌碌,不知不觉秋假就结束了,等地里种上麦子,大人们也终于可以歇歇了。
现在虽然正是秋收时节,但却看不到人们以往忙碌的身影,机械化取代了人工,是现代社会的进步,也是老一辈人的期望。但以往人们那种不怕困难,心怀希望的的乐观精神却让我永远记忆犹新。想念过去秋收的热闹场景,想念过去秋收的乡村气息,想念过去秋收的无忧无虑的快乐时光。
秋天,美好的季节。秋天,收获的季节。秋天,快乐的季节。

锌业动力厂   常棉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10-16 20:50:29 | 查看全部

执子之手

执子之手
我的邻家住的是一对年过六旬的夫妇,他们是我本家的亲戚,按辈份是我的伯伯和伯母,儿女都在外成了家,打我记事起他们感情就很好,从未见过他们吵架。
几年前的一天,突然听说伯母脑溢血住院了,一直在高危病房住了十几天才保住了生命,十几万的治疗费对于向来节俭的他们来说着实有些难以接受,命保了下来,但是伯母从此却落下了瘫痪的病根。住院期间,父母去看望他们,回来后跟我说你伯伯在你伯母病危时三天都没有合眼,更没有怎么吃饭,家人都很着急。后来得知命保住了,他就进去一直紧紧握住你伯母的手,悉心地照顾,给她喂饭,陪她聊天。
又住了一个多月,伯母的病情逐渐稳定,他们最终决定回家休养,从此以后,在家门口最常见的一件事就是伯伯握住伯母的手,有时在聊着什么,有时也默默地享受温暖的阳光。他们的儿女因工作原因平时很少回来,伯伯就承担了所有的家务,洗衣服、做饭、打扫卫生等等,然而他从未有过怨言。外出时,伯伯总是把伯母先扶上三轮车,然后打开电门出去转转。
为了让伯母能够更好地恢复,每日清晨,伯伯一手紧紧握住伯母的手,另一只手拥着伯母慢慢在家门口锻炼,有些吃力,却一天天坚持了下来,街坊四邻见了很是感动,平日里能帮忙的都主动来帮,紧握的手亦成了远近知晓的称赞,成为了直击心灵,折射人性和人心的透视镜。在伯伯的悉心照顾下,伯母的身体有了起色,虽然还是不能好好走,但是饭也吃多了,说话声音也洪亮了,伯伯很高兴,露出了欣慰的笑容。我们这些晚辈见到他们也会问候一番,伸个手扶一把,搬个凳子让个座,希望能给他们减轻些负担。
前几日,村里的一位老太太去世了,按照习俗,乡里乡亲的都会主动打打下手,尽尽人事,伯伯跟伯母也去了,记得那一天下午天空还飘着小雨,伯母坐在三轮车里,伯伯把伞放到她怀里让她避着雨,他自己则去给人家帮忙,搬桌椅、放碗筷、拉灯绳、扯帐篷,忙了许久。到了吃晚饭的时候,伯伯先给伯母盛了一碗杂面条端了过去,他自己在喂完伯母后才去盛了一碗蹲到伯母的身边吃了起来,掌事的见了于心不忍,又给他盛了一碗,拿了一瓶水给他,并告诉他吃完后就回去休息。临回去前,伯伯给伯母掩了掩衣服,握着伯母的手说:“咱们回去吧,已经忙完了。”伯母说:”嗯,咱走吧。”然后,打开了电门慢慢消失在人们的视线里。
如果说十指连心,那么,我想在他们的世界里,紧握的双手便是心与心最近的距离,是最平凡最踏实的陪伴。在人生的旅途中,我们需要这样真挚的陪伴,无论亲情、爱情还是友情,历经风雨后,它们终究都会结出幸福的果实,在你需要的时候,为你敞开温暖的心扉。
                                     (锌业五厂:李小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