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2016|回复: 5

[散文 随笔 杂文] 《网事如风》(不定期连载中)

发表于 2009-9-21 11:09:27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网事如风》
  
   有了网络,就有了网友。
   网络刚刚时兴的时候,大家一下子从禁锢闭塞的沟通方式中解放出来,山南海北的朋友狂加一气,不着边际的话语乱说一通。网络聊天,比信件及时,比电话省钱,比晤面神秘。有时候,看见网友的头像闪动都会兴奋不已。于是,聊天,这个中国老百姓再熟悉不过的词语赋予了新的含义。刚接触网络的人是不会有什么心思的,大家主要是从网络上了解更多的信息。聊着聊着,就有人动了恻隐之心,接下来,就出现了网恋。网恋,是跨越时空与空间界限的成人游戏。不管你是不是已婚,是不是坏蛋,是不是丑八怪,在网络上都没有关系。只要你在线久了都会找到你想要找到的人。有人曾经说过,网络就是一个大超市,不管什么人,进去了都会找到自己要找的东西。在超市买东西是要钱的,而找网友聊天是不需要用钱的,不过耗费一些精力而已。随着新经济时代的到来,越来越快的生活节奏,使忙碌的人群丢掉了与人沟通的时间,生活压力,工作压力,情感压力,三座大山压得善男信女们喘不过气来,面对世风日下世态炎凉的世界,网络就成了最好的朋友。华灯初上的夜晚,喧嚣过后的子夜,孤男寡女在城一隅,诉说着各自的心声,快乐着相互的快乐,享受着彼此的温暖。动情之处,或潸然泪下,或彻夜难眠。
  早晨的大街上,熙熙攘攘的客站,茫茫人海里,你能说出谁是行走在会见网友的路上,谁又能猜出今夜又有多少缠绵的故事上演。
  在资源共享的时代,老怪也认识了不少网友,其中有一位河南乡下的朋友。因为在一个群里看过我的文字,就成了朋友。老怪结识网友,很少问及别人的信息,尤其是姓甚名谁。窃以为,聊天不过是一种心灵的沟通,不是青年男女找对象,没有必要把人家祖宗十八代扒出来问个究竟。人家愿意说就说,不说何必打破沙锅问到底呢。聊天毕竟是聊天,一种新兴的网络游戏。老怪一般区别与网友都是以地域或者职业命名,现就以河南朋友的省份称呼。
  河南朋友的老公是个老实巴交的农民,这几年,贯穿东西,纵横南北的高速公路也没有放过她的家乡。开发区占去了土地,补偿款被层层剥削后,仅供生活三两年的。农药化肥贵了,农产品价格却涨不起来。一年忙活下来,庄稼地里所剩无几。幸亏老公会开工地用货车,经常打零工贴补家用。这段时间,由于老板黑心,干了大半年的工钱押着不给。老公一气之下,回家种地,不愿出门受劳什子罪...
这一次负气不要紧,大半年没有了收入,一家三口的生活都成了问题。

  去年秋后,丈夫瞒着她把家里的麦子与豆子全变卖了。朋友三番五次的劝老公出去找活,并劝老公说“你不养活我,看在孩子的份上也得去外边赚些零花钱贴补家用”!无奈,她那老公像窝在鸡窝里的小鸡,就是不愿意出去谋生。朋友的孩子很出息,去年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了当地一所重点中学。朋友说,看见老公整日里无所事事游手好闲,心里别提多痛苦了,幸亏有一个争气的宝贝儿子。朋友说,为了儿子,我要坚强的活着,坚强地撑起这个家。
  有时候,烦恼不是因为你躲避它就不来找你了。有一天,朋友说,她们街上一个卖肉的看上她了,经常打电话纠缠。农村装电话,家家都送了一本电话簿,乡里乡亲的电话号码都能查到。朋友说,自己的老公老实,不敢给他说,自己又害怕,每次上街都绕着那卖肉的铺子走。那屠夫见朋友家势力单薄,竟要挟说,你不从我,我半夜翻你家墙头去。朋友每次在网络上给我诉说时,我心中总有一种火焰在燃烧。但是,毕竟社会复杂,凡事要冷静处理。我为朋友出了一个主意:主动给那屠夫表明自己的态度,多说好听的,以敬制人,然后阐明自己的立场,倘若他真的动粗,誓死不从。后来,朋友按照我说的做了,那屠夫果然不再提及此事。
  转眼,冬去春来。孩子要交学费,庄稼地里要上化肥,一开门柴米油盐,加上人情礼节的花销,朋友一家人是捉襟见肘窘迫难堪。万般无奈之下,朋友再次做老公的工作。可惜她那老公天生懦弱,像在鸟巢里没有飞出去的雏鸟,害怕自然界的风雨洗礼,无论说啥,就是不愿意出去挣钱。眼看家里就要揭不开锅了,朋友万般着急。问我,怎么办,我建议朋友自己出去打工,挣些钱来,贴补家用。为了生计,朋友随村里的姐妹一起去城里打工。
  在城乡两元结构体制下的中国,农民与市民有天壤区别。农民永远都是在最苦最累最脏的岗位上作业,而他们却拿着最少而且朝不保夕的工资。在邻居婶子的介绍下,朋友在一家餐馆安下身来,月工资1000元,管吃住。早晨8.30分上班,下午2:00下班,休息两小时后,再工作到晚上十点休息。夜里就与另外五个姐妹们同住在一出租房内。大月31天,小月30天,没有休班。工资按月发放,不过扣除30%的押金,次月返还,老板说是预防打工者中途不干,也是当代资本家剥削劳苦大众的手段。农村出来的人,没有太多讲究,见到钱,就有了希望。
  就这样,朋友在城里开始了她酸甜苦辣的打工生活。
(待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9-21 11:21:29 | 查看全部
还好她遇到了老怪老师这样的朋友,可以倾诉委屈,一吐不快。不过,真正能改变命运,解决问题的,还是只有自己。老公不争气,为了孩子,更要自立。
期待你的续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9-27 21:04:56 | 查看全部
后来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0-4 13:30:29 | 查看全部
真诚的老怪!期待下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10-4 17:57:33 | 查看全部
(二)
   朋友的第一个老板是也是女的,经过十来年的打拼,在城里买了一套房子,开了两家餐馆。
   这个世界上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的。朋友说,从外表看老板风风光光的,其实,内心深处所经历的风霜是可想而知的。有一次,朋友就亲眼看见几个地痞混混到餐馆里闹事。厨师赶紧给老板打电话,老板赶紧给黑子哥联系。黑子哥是那条街上的霸头,据说打架不要命,现在在工地承包工程,光铲车就好几辆。连警察都怕他三分。黑子哥没来,来了几个染红头毛的马仔,抓住那几个地痞流氓一顿暴打。等几个闹事的小混混醒过神来,黑子哥的马仔丢下一句话:这次先给你们来个番茄炒鸡蛋(鼻青脸肿嘴里直冒血的那意思),下次再敢来黑子哥的地盘闹事,老子给你们炖排骨(打骨折的意思)。那几个小混混提听说是黑子的名字,头点得一个个像鸡啄米一样,答应再也不来闹事了。
   朋友的老板今年比朋友小不几岁,但比朋友看起来年轻多了。朋友说,老板尽管整天胭脂粉墨的涂抹,但眼角的鱼尾纹依旧看得出来。有一次,朋友好奇问同事,老板那么大了,又有钱为什么不结婚啊?同事说,你以为人家老板给咱们一样啊,找个男人就稀里糊涂地嫁了!有身份的人好办,像咱们村子里的年轻人也好办,像老板这样的人,城里人叫“白骨精”。找个城里人吧,人家多少是看中老板的身价来的,即使嫁出去了,山寨版的城里人与不好当。找个咱们老乡吧,咱老板现在手里少说也得有个几十万,乡下人谁配得上?这就所谓高不成低不就吧!朋友又说,那么大的姑娘一个人在城里打拼也不是个事啊。朋友同事说,一个人?你以为?!切!!
   朋友不明白,也不理解那“切”的意思。朋友的同事来城里打工好多年了,见得世面多,朋友好多关于城市的信息都是从同事那里得知的。朋友很崇拜同事,但不是完全是。有一次,一位顾客多付了钱,同事没有交给老板,私自收起来了。朋友说,她看不起同事这一点。朋友说,在农村老家,庄稼地里的东西是从来不会丢的,街坊邻居谁家丢只鸡,跑散只羊,沿街上问问,最多是在村部大喇叭里吆喝几声就有下落了。城里人心机太重,心事不可捉摸。
有一天早晨,朋友的老板来店里结账(老板每天早晨来餐馆一趟,询问餐馆的营业情况,顺便把头天的营业款收回),朋友不经意间看见老板脖子下有两道深深地牙印。还有一次,朋友看见黑子哥开着黑色的小轿车送老板,老板临下车前黑子哥还在老板的屁股上摸了一把。朋友是个很机灵的人,连忙躲进店里干起活来,生怕被老板撞见薄了老板的面子。透过摇下的车窗,朋友看见黑子哥的真面目:一个左脸有道刀疤、皮肤黝黑、满脸皱纹约莫四十多岁的老男人,很像老家那个骚扰她的屠夫。
   朋友说,进城这段时间,我又进步了,明白那“切”是什么意思了。
   几个月后,朋友说,老板看她做事利落,不再让她在前厅端盘子送菜,安排她去后堂做配菜,跟厨师打下手。朋友问我怎么样,我对她说,打工不过是谋生的手段,学一门技术才是最正确的选择。
   做饭这活计,有很大的学问。什么样的人做什么样的菜,有学问的与没学问的,有经验的与学徒工做的菜是绝对不一样的,心情好、心情坏,早上做与晚上做都能决定饭菜的质量。饭菜的质量决定客源,所以,老板经常拿杂工不当一回事,但对厨师却是另一番态度。烧菜时的火候、作料、配菜、刀工、技艺、厨具等等,都是一个好厨师要学习与掌握的。我劝朋友,不仅学会配菜,还要好好的学烧菜的手艺。于是,朋友专心学起配菜来,并且经常利用工作间隙偷看厨师炒菜。朋友学的很刻苦,心事也大了。说春节准备回老家就不出来打工了,在镇子上开个小餐馆。得知朋友的进步,我打心眼里为她高兴。

   说着说着就过春节了,年二十八那天,朋友结束了第一次打工生涯。
   还算不错,老板毕竟是个女人,又是打工出身。在朋友回老家的时候,除去工资外,还多给了200元路费,说是给路费,其实是希望朋友过罢年,还来她餐馆打工。朋友虽然没有见过多大市面,但是人勤快,没有太多的心思,当老板的就喜欢这样的员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0-9 19:29:45 | 查看全部
如此看来,乡下有乡下的好,城里有城里的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