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114|回复: 1

屠呦呦获诺奖 “带火”广东罗浮山葛洪修炼地

发表于 2015-10-17 07:51:25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屠呦呦获诺奖 “带火”广东罗浮山葛洪修炼地
胡林果
2015年10月15日07:28    来源:新华网    手机看新闻


  “快来看,就是这句!‘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在广东博罗县罗浮山景区洗药池旁,游客们争相翻阅东晋时所成医书《肘后备急方》。

  《肘后备急方》由东晋药学家葛洪在罗浮山修炼期间写就,书中提及青蒿治疗疟疾。而不久前中国女药学家屠呦呦荣获2015年诺贝尔医学奖,她通过冷浸法提取青蒿素的灵感便来自《肘后备急方》。

  《肘后备急方》记载有一些传染病如天花等的症候及诊治方法,书中还记载有常见中草药的用途,在古代缺医少药的乡村地区为百姓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罗浮山管委会副主任郭瑞民说:“作为屠呦呦灵感之源《肘后备急方》的诞生地,罗浮山和青蒿园因屠呦呦的获奖成为热门。”如今罗浮山青蒿园内矗立着一块“青蒿治疟之源”的石碑,以纪念葛洪的发现。

  记者从罗浮山管委会获悉,国庆黄金周期间罗浮山景区共计接待旅游人数28.4万人次,景区内青蒿园颇受游客青睐,不少游客前来青蒿园合影留念。

  博罗县葛洪文化研究会会长刘俊发认为,游客们对青蒿园热捧的背后,体现的是国人对中华民族传统医药文化的信任感和荣誉感。

  “中国传统医药文化真是博大精深,东晋药学家葛洪在一千多年前就发现了青蒿治疟的用途,青蒿治疟的方法又得到了国际社会的认可,作为中国人我们感到很自豪。”来自广州体育学院的游客刘艳如说。

  罗浮山地处亚热带北回归线上,其温暖湿热的气候有利于植物的生长,有3000多种植物,其中药用植物就有1200多种,也正是罗浮山丰富的植物资源吸引了药学家葛洪前来修行著书。

  当下,将景区建设与中医药材知识的宣传相融合已成为加强中医药普及的途径之一。“罗浮山将进一步挖掘中草药文化资源,开辟中医药文化博览园,培育金线莲、石斛、青蒿等知名中草药,让普通百姓认识中草药、了解传统中医药文化。”罗浮山游客中心主任曾庆香说。


分享到:
(责编:陈苑、许心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6-13 06:29:15 | 查看全部
感谢赵老师的精彩分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