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5-10-19 20:09:35
|
查看全部
我到公交公司门卫老大爷那里装作要找一位普通的朋友(这是我让公司的小张事先策划好的),老大爷很是热情,帮我打了一圈电话,说我的这位朋友暂时不在,让我等一会。我借此机会与门卫老大爷聊起来。从老大爷的嘴中得知,王总今天没有出差,他的别克轿车刚从公司大门进去不久,现在可能正在办公室。得此信息后,我立即直奔王总办公室。
第三步:争取沟通机会,寻找突破口
见面一番客套后,我简单地介绍一下我本人,王总没有想到,我公司会将小张换掉。然后我海阔天空地与王总聊了起来,边聊边观察王总的反应(实际这时我是在试探王总的谈话兴趣),通过初步试探,我发现王总对客车产品技术非常精通,也非常感兴趣。因此,我就客车产品的发展趋势及国外客车的技术情况不断地请教王总,王总也毫不吝啬的赐教(我在反复提醒自己,无论如何,我不能先开口提要钱的事,以免引起他的反感)。在谈了半个多小时候后,王总突然话锋一转:“小任,你不是专门来找我讨教客车技术问题的吧?”我见时机已到,就说:“是啊,王总,我知道您很忙,贵公司也是个大公司,如果不是有特殊原因,贵公司肯定不会不还我公司那区区80万元欠款的。”王总沉默了一会,若有所思地说:“是啊,我本来早就想还清你们那80万元了,可是,你们的产品质量确实不好,再说,你们那个小张不是要到法院告我们吗?”我急忙解释:“王总,千错万错是我们的错,请您放心,产品质量不好,尽管现在已过了保修期,我们仍会‘第一时间’来解决,不收取任何服务费用,直到您满意为止。至于小张说的那些话,我代表公司领导,真诚地向您道歉,同时也希望您能理解我们这些做业务人员的难处,公司对我们都有硬考核指标,如完不成,我们可能就没有饭碗了。”王总听了我的一席话后,笑着说道:“那好,钱我们肯定还,但要看你们怎么表现了。”我说:“谢谢王总的理解,请您放心。”之后,我真诚地邀请王总共进午餐,王总爽快地答应了。第一次见面,我给王总留下了还算不错的印象,对方的底牌终于摸清了,我感觉到下面的事情也应该好办些,我的信心又增强了一些。
第四步:积极服务,消除客户怨气
当天下午,我便亲自跑到公交公司购买我公司那20辆公交车运营的线路现场,主动向各位公交司机了解车辆的运营情况和出现的故障原因,并用录音笔将大家反映的问题录了下来。
当晚乘飞机返回公司,把这一情况直接向总经理做了详细的汇报。
根据记录的第一手资料,第二天上午,总经理亲自召集技术部门、售后服务部门、生产部门负责人召开协调会,制定维修服务方案:为这20辆车专门成立了维修小组,由精干维修人员组成,由售后服务部长带队,乘做当天下午的飞机赶往A市场公交公司。
一下飞机,我就带领维修组人员直奔车辆运营现场。为了不耽误公交公司的白天运营,维修小组决定利用晚上车辆休息的时间,对每辆车进行检修。经过一夜的连续奋战,维修小组的全体人员和我几乎一夜没有合眼,20辆车大大小小的故障全部排除。
检修完毕后,维修小组又留下两个经验丰富、责任心强的维修技术人员,继续跟踪这20辆车的运营状态,随时服务,并主动对公交公司的驾驶人员进行免费培训,告诉他们如何正确使用车辆,才能使车辆节油,才能使车辆保养得更好,从而不出或少出故障。
按理讲,这20辆车已经运营两年多了,有很多保修项目早都已经超出了国家规定的保修期了,不属于保修范围,但是我公司丝毫没有计较这些,仍然一如既往地服务,而且没有收取公交公司的任何服务费用。
上述一系列的举动,确实让王总感到有点意外,怨气自然也消除了大半。这以后,我每次去拜访王总时,他从不回避,而且也愿意与我沟通。有一次竟主动跟我说,如果有钱,就会把我公司的钱还上。我感觉王总也并非像小张说得那样难以接触,便乘机说,公司给我的最后还款期限是2011年春节,时间已经不多了,还请王总多给小弟我帮忙,我会感激不尽。王总说,现在财务上还没有80万的大笔资金,还得等上一段时间,但他总算松了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