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下一页
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131|回复: 12

进补不能过头 大补容易耗气

发表于 2015-10-23 14:38:54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张大妈身体一向硬朗,但最近她碰到了一个难题。过节的时候,儿女为了孝敬她,捎回家一些人参,让她补身体。她用人参炖了锅鸡汤喝,结果没几天就开始流鼻血,还身体发热、情绪不定。找中医专家咨询了一下,原来是补过头了。
  小补益气,大补耗气,不考虑虚的程度就随便进补,风险很大。对于体质偏弱的人,补充少量性质平和的药材,可以促进气血生化,有助于增强抗病能力。
  但如果选择人参这类补益作用过强的药材,稍不注意就会补过,导致上火。体内代谢过快会消耗人体的津液,使阳气缺少阴液的承载而反衰,让身体更虚了。
  中医讲究辨证施养,补益应有度。平时经常感到头晕眼花、面色苍白的是血虚,这时补充少量桂圆、大枣、黑米等食物,可以缓解症状。但像阿胶这类滋腻碍胃的大补之品,吃多了反而会损伤脾胃,影响食欲,阻碍气血的生化。
  有些人轻微活动后就大汗不止,还有老年人出汗常伴有头晕、气短、食欲不振、疲惫等表现,这就是气虚了。
  气虚的人可以选择党参、山药等小补之品,而人参的补气作用过强,一旦不对症就容易像张大妈那样上火,出现口舌生疮、流鼻血等症状。
  阳虚的人也需要进补,这类人常常嗜睡多梦、手脚冰凉,可以选择韭菜、动物肉类等温和的补阳食材。
  但如果大量补乌头、附子等性质燥烈的药,体内之气不能驾驭,不但不能吸收,反而会让气太过而耗散出去,身体更加虚弱。
  如果发现自己补过火了,有没有可以补救的方法呢?答案是百合。专家指出:“补过了容易上火,可以用‘水’来扑灭。百合是能清热散火的药食同源之品,用来煮粥或炒菜,都有很好的食疗效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10-23 14:39:18 | 查看全部
  张大妈身体一向硬朗,但最近她碰到了一个难题。过节的时候,儿女为了孝敬她,捎回家一些人参,让她补身体。她用人参炖了锅鸡汤喝,结果没几天就开始流鼻血,还身体发热、情绪不定。找中医专家咨询了一下,原来是补过头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10-23 14:39:31 | 查看全部
 小补益气,大补耗气,不考虑虚的程度就随便进补,风险很大。对于体质偏弱的人,补充少量性质平和的药材,可以促进气血生化,有助于增强抗病能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10-23 14:39:42 | 查看全部
 但如果选择人参这类补益作用过强的药材,稍不注意就会补过,导致上火。体内代谢过快会消耗人体的津液,使阳气缺少阴液的承载而反衰,让身体更虚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10-23 14:39:56 | 查看全部
 中医讲究辨证施养,补益应有度。平时经常感到头晕眼花、面色苍白的是血虚,这时补充少量桂圆、大枣、黑米等食物,可以缓解症状。但像阿胶这类滋腻碍胃的大补之品,吃多了反而会损伤脾胃,影响食欲,阻碍气血的生化。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10-23 14:40:09 | 查看全部
 有些人轻微活动后就大汗不止,还有老年人出汗常伴有头晕、气短、食欲不振、疲惫等表现,这就是气虚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10-23 14:40:19 | 查看全部
气虚的人可以选择党参、山药等小补之品,而人参的补气作用过强,一旦不对症就容易像张大妈那样上火,出现口舌生疮、流鼻血等症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10-23 14:40:28 | 查看全部
 阳虚的人也需要进补,这类人常常嗜睡多梦、手脚冰凉,可以选择韭菜、动物肉类等温和的补阳食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10-23 14:40:37 | 查看全部
 但如果大量补乌头、附子等性质燥烈的药,体内之气不能驾驭,不但不能吸收,反而会让气太过而耗散出去,身体更加虚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10-23 14:40:43 | 查看全部
 如果发现自己补过火了,有没有可以补救的方法呢?答案是百合。专家指出:“补过了容易上火,可以用‘水’来扑灭。百合是能清热散火的药食同源之品,用来煮粥或炒菜,都有很好的食疗效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