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5-10-27 21:23:41
|
查看全部
放弃推出更多口味的产品
另一个可以缩减支出的做法是,企业放弃不断推出新产品。经济形势好的时候,企业总是想增加一些新的品种以吸引一些新的消费群,但在经济形势不好的时候,新的品种就很难吸引到新的消费群体。另外,在经济衰退时期,人们往往倾向于选择已有和熟悉的产品,而不想把金钱浪费在尝试新的品牌或新的产品口味上。
在美国市场,可口可乐目前销售着14种不同口味的可乐,其中两个口味可乐(可口可乐和健怡可乐)的销售额就占其总销售额的87%,而四种口味的可乐(可乐,樱桃可乐,健怡可乐和无咖啡因健怡可乐)的销售额占到其总销售额的96%。在经济蓬勃发展的时候,多种口味就没有多少意义,在经济衰退时期就更显得多余。对于可口可乐来说,现在也许是回到最初、放弃其中10种口味的时候了。
回归心智定位与聚焦
正如巴菲特所说的那样:“只有在退潮的时候,人们才知道谁在裸泳。”也只有在经济处于低潮的时候,人们才知道哪些是好的战略,哪些是糟糕的战略。经济形势一片大好的时候,人们的消费力十分旺盛,于是很多企业都会说:“我们也采用品牌延伸的策略,虽然我们没有专家品牌的市场份额高,但我们也能活。”而现在,大部分过度延伸的品牌都处境艰难,奄奄一息。
正如美国三大汽车公司的问题一样,20多年来,我和我的伙伴们不断地抨击这三个庞然大物毫无节制的产品线扩张和品牌延伸,但它们根本听不进去。我们认为正是糟糕的营销和战略让通用汽车从全球最大的企业走到了破产的边缘,而金融危机加快了这一天的到来。所以,现在是来实践我们所倡导的“回归心智定位”和“聚焦定律”的时候了。
企业就像一个衣柜,当有一天你发现衣柜一团糟的时候,就决定要将衣柜里的一切都理顺,还会暗暗告诉自己以后也要把物品都放回原来的位置,如此一来,你的衣柜就会一直保持整洁有序。然而,三个月过后,衣柜又是一团糟了。
企业的运行与之非常相似:随着时间的推移,企业不断延伸产品线,而其中大部分是没有意义的。为了降低成本,令公司聚焦在一个概念上,你必须不断修剪分枝。
不断地寻找新颖而不同的东西,忘记、摒弃掉那些老的东西,这是人类的本性。在经济上升期,这些不相干的想法或许会有用,但在经济下滑的时期绝不适用。所以,现在到了回归本原,将企业重新聚焦在最初令其成功的地方的时候了。
营销的长效定律
值得强调的是,营销的效果将在长期内得以体现,并不能在短期内看到,这就是营销的长效定律。
因此,人们很容易从品牌或是公司的聚焦点偏离而去,推出一些没有意义的新产品或服务。也许短期内你无法感受到其影响,但在经过一个较长的时期后你就会发现。
例如,在20世纪70、80年代的美国市场上,沃尔沃完全聚焦于“安全”:沃尔沃的广告在谈安全,沃尔沃的公关在谈安全,沃尔沃甚至还建造了世界上最大的实验室以测试汽车的安全性能。到了1992年,沃尔沃成为美国市场上最畅销的高价位欧洲汽车,其销售量超过了宝马和梅赛德斯-奔驰。
但是,沃尔沃随后便失去了它的焦点:沃尔沃的广告开始宣传“性能”和“奢华”,沃尔沃公司甚至推出了跑车和敞篷车(它并不是看重“安全性”的购买者所期待的汽车)。
“仅仅是安全还不够”,沃尔沃公司全球广告主管这样说。这只是一相情愿的想法,事实表明并非如此。以去年为例,在美国市场上,宝马和奔驰的销售量都已经是沃尔沃的3倍。下面是3个汽车品牌11个月的销售数据:
·宝马:231053辆
·梅赛德斯-奔驰:206482辆
·沃尔沃:68149辆
沃尔沃落入了一个我们所说的“众所周知”陷阱。众所周知,沃尔沃是安全的汽车,所以我们不必浪费金钱去谈“安全性”了,让我们扩大品牌,在“性能”和“奢华”的汽车市场上也“分一杯羹”吧。其结果是:既弄丢了焦点又失去了市场份额。
“众所周知”是一个陷阱,很多企业都陷入其中。每个人都知道你的定位,也许这是事实,但是没关系,连续不断、年复一年地强调相同的概念,品牌就是这样建立起来的。请记住,心智是健忘的,如果你没有不断提醒他们,你的顾客和潜在消费者就会忘记你代表的是什么。同时,逐步成长的年轻人开始不断进入到这个市场,而他们需要知道你究竟代表什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