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判断就业问题一般会用到一个指数,叫做CIER指数,也就是岗位需求与就业人数的比,简单来说就是一个萝卜对应几个坑。按照中国就业研究所和智联招聘公布的2015年三季度《中国就业市场景气指数报告》,数据显示,虽然随着经济放缓,就业形势也有所回落,但总体情况还是可以的。全行业CIER指数维持在1.96的水平,换句话说基本上是人才供给略小于需求的状态。
  这其中就业形势最好的,要数从事互联网,电子商务这样的IT行业了,这个行业的CIER指数是5.63,你要想换工作5、6个岗位等着你,所以我们看到了技术人员的收入水涨船高,一个好一点的产品经理,起价就得3、4万。一个好一点的架构师、前后端技术人员再有过几年的经验,基本收入都堪比美国员工的水平。而且随便跳槽一下,收入还要再涨个万八千的。老板们很是头疼,这个行业的流动性怎么这么高?时刻要防范骨干员工被挖走,除了加薪给期权,还得福利上有力度。
  第二名基金证券、期货投资,这个行业也差不多是5、6个岗位招一个人,其实主要也是受到了互联网IT的影响,这两年是互联网金融热,大量的新兴金融公司出现,而且跟互联网强行嫁接,一下子让员工需求大增,干过金融的又懂互联网的,或者干过互联网还懂金融的变成了最最抢手的人才。我们看到市场上部分岗位年薪收入平均可以超过30万。
  像保险、教育培训、房地产、中介、物流这些行业就业情况也还不错,基本能达到2、3个岗位对应一个求职者的水平。这些行业之所以就业形势还不错,也是拜互联网所赐,我们看到无论是什么保险、教育、物流这些行业都是互联网化改造程度比较深的行业。行业深度和互联网融合后,扩展出了很多的岗位需求,比如物流,以前就是接送单,后来引入了订单管理,还做了APP,还要推广营销,一下就让岗位极大丰富。所以在这些行业中只要你有沉淀,有技能,基本不太可能找不到工作。而企业为了争夺人才升值加薪也将成为家常便饭。
  但有些行业可能就没这么幸运了,这些不幸运的行业,主要集中于那些还没有进行互联网化改造的行业,比如能源行业、航天制造这些行业的 CIER指数都低于1,甚至低于0.5,也就是说基本上都是两个人争夺一个岗位,明显供给大于需求。从事这些工作的员工收入不高,也没什么太多升职加薪的机会。当然,由于中国的整体经济结构问题,从事低端制造业的普通蓝领工人,人数众多,所以才会产生某种就业寒冬的悲观情绪,但这就是经济结构升级转型的阵痛。(澎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