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 杨笋
  自2012年以来,煤炭价格一路下滑,“黄金十年”风光不再,扭亏为盈回天乏术,企业步入困难时期。形势决定策略。为应对困难、渡过难关,煤炭企业想了不少办法,但收效甚微。无奈之下,不得不重走减员增效,削减工资的老路,即,通过减少员工数量,节约工资开支,为企业减轻经济负担。面对这一严峻形势,作为煤炭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的一名工作人员,既感到心情沉重,却又无能为力,唯一能够做到的,就是希望通过“纸上谈兵”,向企业、员工提出几点改革发展意见、建议,以共同找到新的发展出路。
  一要认真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把握正确的发展方向。煤炭企业由盛转衰,既是其结构性矛盾的必然反映,又与世界经济深度调整的大形势密不可分。2012年前的十年间,煤炭价格一路上扬,企业短时间内便赚得“盆满钵满”。企业领导人被胜利冲昏了头脑,他们不研究经济发展规律,不分析市场发展趋势,“财大气粗”,盲目投资,一副“人心不足蛇吞象”的做派,结果把工人用血汗挣来的几个亿、几十亿甚至上百亿挥霍一空。如今,他们有的已经退休,有的拍拍屁股走人,留下了一个巨额包袱,让广大干部职工为他们“买单”。尽管广大职工强烈呼吁追究有关领导人的责任,但亡羊补牢,为时晚矣。怎么办?继续埋怨和发牢骚吗?没用。唯一的办法就是解放思想,更新观念,重新洗牌,扭转战局。扭转战局首先得明确发展方向。方向在哪里?在中央和国务院的文件中,在中央领导同志的讲话中。只有认真学习中央文件和中央领导同志的重要讲话,认清世界和我国经济发展的大趋势,发展才希望。哲人讲:“方向对了就成功了一半”。比如中央关于结构调整、转型升级的论述,关于“互联网+”的论述,关于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论述等,都为我们指明了方向。因此,必须认真学习,深入思考,以免像无头苍蝇一样东撞西撞,劳而无功。
  二要紧密结合企业和个人实际,寻找新的发展出路。就广大员工来讲,只要原来的工资能够按时发放,就没有几个愿意离开企业。然而现在的问题是,煤炭市场萎靡不振,销售价格低位徘徊,不少企业甚至产量越高,亏损越多,包袱背得越来越重。在这样的情况下,企业领导班子不得不忍痛割爱,裁员分流,以便轻装上阵,共克时艰。但实际情况却是,由于受传统思维的束缚和实际困难的掣肘,没本事的宁肯在企业里干熬干靠,也不愿意走出去自谋生路,自担风险,反倒是那些年纪轻、有学历、有技术、有能力的骨干人才,心猿意马,蠢蠢欲动,恨不得组织上立即批准他们“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结果导致人才、骨干走了,老弱病残留了下来。如此下去,企业发展将会雪上加霜。所以,无论企业减员增效,还是员工自谋生路,都要讲点奉献精神。既不能为了个人发展而扔下企业不管,也不能为了自身安全而赖在原地不动。具体来说,就是企业的技术骨干力量和经营管理人才,要有担当精神,紧紧围绕在企业董事会和党委的周围,集思广益,开拓创新,努力盘活现有资产,千方百计带领员工冲出困境,为广大职工谋福利;而就广大非生产技术骨干和经营管理人员来讲,要树立企业兴亡、匹夫有责的思想,紧密结合自身实际,努力寻找新的生活出路,为企业减负做贡献。比如,学历较高,年纪较轻,又不愿意冒风险的同志,可以参加国家公务员、事业编考试,坚信有志者事竟成,通过自己的努力重新找到稳定的工作。而对于那些人到中年成熟老练,智力体力都不错的员工来讲,可以到其他行业和单位应聘,达到“人挪活,树挪死”的目标。再就是,对于那些有经商头脑和经商传统的员工来讲,则不妨下决心到市场上一搏,在实践中积累经验,增长才干,发展致富。总之,千人千情况,万人万思想,“大活人不能被尿憋死”。只要广大员工认清形势,解放思想,振奋精神,敢闯敢试,相信就没有过不去的火焰山,企业和个人发展就都有希望。
  三要加强领导,优化环境,合理疏解人多包袱重难题。煤炭企业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劳动强度大,门槛设置低,员工进入相对比较容易。但是“请神容易送神难”。虽然员工是企业的主人,但领导是企业的当家人。常言道,“不当家不知柴米贵”。在企业对一大家子人养不起的情况下,为了让大多数人活命,作为当家长的,就不得不忍痛割爱,通过牺牲少数人的利益,以保证大多数人的利益。这就遇到了许多问题。首先是如何减人增效的问题。从领导的愿望来讲,是希望保留技术管理骨干,剔除非生产性和多余人员。但就员工个人来讲,则考虑自身利益往往较多。为此,出现了“员工想留的企业不愿意要,员工想走的企业不同意走”的矛盾现象。因此,研究制定科学合理的减人增效政策,认真做好各类人员的思想政治工作,在当前显得特别重要。原因是,煤炭企业,特别是国有煤炭企业,并非纯粹的经济组织,也是一个负有维护社会稳定责任的政治组织。企业实施减人增效政策尽管属于不得已而为之,但前提是不能影响社会稳定和安定团结。为此,研究制定减人增效政策时,必须充分估计可能来自方方面面的阻力,做到统筹兼顾,区别对待,不能搞“一刀切”。否则,一旦发生群体性上访事件,政府就会出面干预,打乱企业改革发展的步伐和节奏。这就要求各煤炭企业,要加强领导,科学谋划,稳妥推进,以防患于未然。特别是减人增效政策出台前,一定要广泛征求广大职工,特别是职工代表的意见,尽量得到大多数人的理解和支持。执行过程中,要为留下来的员工创造更多更灵活的创新创业环境,鼓励员工敢闯敢试,同时允许他们失败或犯错误,通过吃一堑,长一智,在实践和探索中找到成功的办法;而对于那些被裁掉的员工,也要做到扶上马,送一程,不能推出去不管。条件允许的话,可以向他们留下“活话”:“实在混不下去时,可以回来,企业重新安排工作”,让他们在失望中看到希望。因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的根本性质和宗旨。国有煤炭企业是党领导下的经济组织,即使在结构调整,转型升级,深化改革,再创辉煌的大背景下,党的性质和宗旨不会变,每个人都有追求幸福生活的权力没有变。所以,任何只想自己吃肉,不让别人沾腥的思想和行为都是错误的,必须引起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只要干部职工提升境界,同心同德,多措并举,迎接挑战,相信一定能够迎来美好的明天。
  最后,但愿广大干部职工,都能发扬“我不下地狱谁下地狱”的奉献精神,认清船能载人,也能倾覆的道理。为了保证企业这艘航船不被淹没,需要跳水的应舍得跳水,为挽救更多人的生命做出积极贡献。这才是我们应有的思想和境界。
  (作者系山东能源肥矿集团电力公司人力资源部干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