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守住这片红色阵地
二零一四年仲春的一天,我正在操作台上忙碌,抬头看见了曾在精炼厂一起共过事的张守红——一问,才知道他刚被调到了直接炼铅厂。
几天后,他开始担当起极板工序的负责人。曾在精炼厂当了多年调度的他当然也明白个中缘由,也深知肩上担子的重量。
于是,他便开始认真地对工段的各个工序进行了解,了解完后,他发现除了对除铜工作比较熟悉外,其他的都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由于立模、排距、和DM机上的设备都是进口的,工艺也和国内的大相径庭。因此,前几个月,他的工作成绩并不突出。但退伍多年,他身上仍保持着在部队时的那种永不服输的劲头。不懂,他就到熟悉设备和操作经验丰富的老师傅那里拜师。铅温多高铸出的阳极板才能保证合格?泡沫铅为什么会出现?出现了又该怎样处理?阴极片的厚薄会给铅片输送带来什么影响?提片时为什么会掉片?每个环节他都详细询问,并做好笔记,便于在以后的生产过程中严格把关。正所谓苦心人,天不负。在后来的一次月底综合评比中,极板工序独占鳌头。惹得同伴们翘起大拇哥打趣道:“张守红,你真是带火机进牧场——牛气轰轰啊!”
牛气,并不意味着没有挫折。近年来,铅冶炼行业形势低迷,企业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有的人出现了迟疑和观望态度,不知以后的路该如何走,他当然也考虑过这些问题。当他看到公司的宣传资料上写,企业初创时期,先辈们穿着大裤头,点着昏暗的老鳖灯在矿井下干活。听老职工说,没有原料,公司曾派人到一个废弃的海军基地去挖埋在地下的电线,回来熔化使用。这些事,在守红的心中产生了强烈的震撼:豫光,从一个不起眼的小厂,发展成全世界最大的铅冶炼基地是多么不易!我们作为后来者该怎么做?作为豫光的接班人,该怎样做?这个问题一直在他脑海里挥之不去。
而他也用实际行动在告诉自己,他正在尽力。每天清早上班前三十分钟,他的身影就出现在车间。这里转转,那里看看,把所有岗位的设备运转、工艺执行、劳动纪律等方面的情况巡视一遍,记录在案。在开班前会时,照着《工作日志》逐条指出,和大家商榷、制定解决方案,并由当班班长监督落实。最近,厂里要求现场交接班,他做得就更仔细儿了:巡查结束后,让两班人列队,面对面进行交流。有的员工好人思想严重,不愿提交班者的毛病。他就开导这些人:指出缺点不等于找谁的麻烦,而是为了把事情做得更好。在大家说完后,他往往要补充一些内容:大到收尘效果好坏,锅罩盖得是否及时,小到 窗户的滑槽内有无积灰,电磁阀的缝隙里是否已擦拭干净。
“老好人”们看他要求这么严格,也纷纷变得认真起来。大伙问他:“你恁卖力干什么,厂是你家的?”他不便讲那么多大道理,只好用开玩笑的口气说:“我这守红,就是守住这片‘红色阵地’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