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2819|回复: 8

【感悟变迁】铁人精神:石油人之魂不变——本文作者:王明堂

发表于 2009-9-25 17:16:24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时光飞转,油田飞速发展,我们早已告别了人拉肩扛的时代,然而,铁人精神却依然在影响着一代代石油人不怕困难,勇往直前;铁人精神已融入石油工人的血液,它的内涵在不断传承中又得到新的拓展和延伸

铁人精神:石油人之魂不变

【感悟变迁】
■ 王明堂
        一部《铁人》将我的思绪拉到了20年前,那时,河南油田二厂刚建,一种精神也在悄然孕育成长,那就是不怕困难,勇往直前,不断取得新胜利的铁人精神。

        那是1988年8月,古城1233井,我作为带班副班长遇上了河南油田最大的一次井喷。当天早上我们射完孔后,正准备起电缆进行下泵作业,忽见井口不断地涌出淤流,越冒越高,瞬间便喷涌到抽油机驴头位置,然后,“砰”一声巨响,强大的气流将射孔枪喷出。井喷了!正围在井口的我们丢下管钳玩命地四散跑开,当我们连滚带爬地跑出100米开外回过头时,百米高空中六七米长的射孔枪就像绣花针一样,过了好久才落到井场几十米外的地上,近20米的作业井架就像狂风中的小树一样左右摇摆,冲天而起的油气柱直刺苍穹,发出震耳欲聋的狂啸。

        当时二厂唯一的作业队40多人全部出动,大家迅速爬上值班卡车奔赴井场。关键时刻,共产党员站了出来,刘继兴、谢林章、蔡柏新、刘胜龙、郑树民、罗林、马常文等7名党员组成突击队,身穿棉工衣,每人腰间捆一根绳子冲了上去,围在井口狭小的空间里,管钳、扳手被强大的气流打得四处乱飞,一名突击队员刚抬一下头,安全帽便被顶到十几米的高空,脖子上留下一道深深的血痕。第一轮冲击失败了,但在场人员没有一个退缩,接着第二个由团员和骨干组成的突击队不等下命令就冲了上去,第三支、第四支突击队轮番冲击。直到第五天早晨,机厂将加工的特制细井口螺栓运到了现场,大家6人一组,强行扑到井口边……11点30分,震耳欲聋的井喷声才戛然而止,井场上一片欢呼声。这时,从井口下来的人,一个个都成了黑色的雕塑,作业队被勘探局授予“缚油龙英雄作业队”称号。

        老战士不曾衰老,新战士已经成长。时光飞转至今,时代、环境、工作条件、生活、观念等都在变,然而,铁人精神却未曾变。2005年,为了开拓外部市场,124名二厂采油人肩负重托挺进塔河。按照甲方要求,项目部职工要先与克拉玛依项目部双岗运行18天,克拉玛依队伍退出后,便由项目部全面负责。由于塔河油田生产工艺和管理模式与河南油田存在很大差异,加之不熟悉对方的油井掺稀技术,职工只能依靠书本知识自学后到现场摸索,去掌握生产技术和硫化氢防护技能,在短短的几天里,大家偷着学,抢着学,甚至把课本带到饭桌上。结果只用了一个星期,大家就掌握了完全陌生的生产工艺,全部能单独上岗,实现了安全生产和平稳交接。随后,大家靠着铁人一般吃苦耐劳的毅力,摸爬滚打,克服重重困难,在塔河油田开发市场生根开花。

        如今,铁人精神已融入我们石油工人的血液,它的内涵在不断传承中又得到新的拓展和延伸。前不久胡锦涛总书记在大庆视察中说,与50年前相比,现在的条件已经有很大不同,但大庆精神永远是激励我们不畏艰难、勇往直前的宝贵精神财富。铁人精神,永远是我们石油工人之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9-25 17:52:47 | 查看全部
夏老师您辛苦了!!!恭喜上稿的老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9-25 17:52:57 | 查看全部
夏老师您辛苦了!!!恭喜上稿的老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9-25 18:00:49 | 查看全部
恭喜上稿的老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9-25 18:17:43 | 查看全部
   祝贺祝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9-25 18:51:40 | 查看全部
恭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9-25 19:15:14 | 查看全部
恭喜恭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9-25 20:47:27 | 查看全部
上了两篇,真值得祝贺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9-27 09:43:41 | 查看全部
感谢夏老师的精心修改,这篇我还真没想到能上稿呢,谢谢各位老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