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强管控  保安全  助推本质安全文化落地
——神华准能集团设备维修中心轮胎维修车间维修二班安全标准化示范型班组管理经验
    设备维修中心轮胎维修车间维修二班现有职工10人,其中合同制职工3人,劳务派遣制职工5人,外聘职工2人,大中专学历9人,35周岁以下青年职工9人。主要承担黑岱沟露天煤矿大型矿用卡车轮胎日常维护、拆装及分解组装工作。
    近年来,该班组严格按照准能集团公司班组建设体系要求,认真落实设备维修中心班组建设工作思路,着力从“人、机、环、管”四个方面,做到班组安全生产管理“四精”,全面提升本质安全管理水平。
    规范人员管理  现场作业精细化
    规范个人安全行为,提升职工安全意识。为了第一时间掌握职工身体状况、精神状态,班组建立了员工自我状态情绪表,保证班前工作安排的及时性、有效性,及人员作业安全。在检修过程中,班组运用“STOP安全行为观察程序”和“五步工作法”两大利器,不断规范职工安全行为,狠抓危险源管控。班组长按照STOP安全行为观察程序做好职工不安全行为观察与矫正工作,职工结合当班工作任务进行危险源动静态辨识,双管齐下,有力的保证了现场检修安全。职工安全意识明显提升,营造了安全生产良好氛围。
    建立监督机制,提高安全素养。班组为了巩固和进一步提高职工安全素养,建立了不安全行为人员档案,通过全员监督、跟踪教育、及时制止不安全行为,促进职工整体安全素养提升。此外,班组还充分发挥家属协管员作用,不定期开展家属座谈,送安全嘱托等活动,有力的促进了家庭和谐,筑牢安全生产第二道防线。
    规范设备管理  安全作业精致化
    加强设备管理,提高安全生产效率。班组为了提高检修质量和检修效率,对检修工作中使用的辅助设备、工器具、仪表仪器等制定了严格管理办法,由包机责任人进行日常检查,要求按照“前、中、后”三步走抓好设备管理。使用前必须认真检查辅助设备、工器具、仪表仪器,确保外表干净整洁,整体结构完好,性能安全可靠。使用中确保使用正确,操作得当,读数精准。使用后分类停放(存放),放置到位,及时清洁,保证复位,建立台账,专人监管。同时,班组严格要求检修工作流程化,做到“八个到位”,检修任务认领到位,现场交底会组织到位,故障设备停放到位,故障查看分析到位,检修方案制定到位,检修流程执行到位,检修质量验收到位,检修场地清理到位。全程要做到“三个规范”,即规范检修现场,规范检修流程,规范操作规程。
    规范环境管理  工作区域精美化
    创造良好的工作、休息环境,保证安全生产质量。自开展目视化管理工作以来,班组要求检修现场要严格做到,检修前“五个无”、检修中“三个齐”、检修后“俩个净”。即检修前,确保场地满足检修要求,做到无杂物,无油渍,无明火,无水滩,无冰面。检修过程中,要求做到工器具摆放整齐,材料物品摆放整齐,零配件摆放整齐。检修后要做到检修场地净,物品清理净。室内物品严格按照“5S”管理标准摆放,墙面、地面干净、整洁,窗台、桌面、柜顶无灰尘,柜内物品有清单,室内线路巧布置,真正做到“物有其所,物有其用”,努力搭建整洁有序、焕然一新的休息环境。针对轮胎厂房厂前区分解组装作业,作业现场与中心道路重叠,安全管理难度大,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经过班组内部讨论,通过设置警戒线、警灯,及导向指示牌,在满足机械手作业与过往车辆会车的条件下,将作业现场与道路分隔开,保证人员设备安全,提高工作效率。
    规范管理方式  流程管控精益化
    建立严格、有效的管理方式,实现安全生产水平提高。班组为了保持和提高安全生产水平,要求每名职工牢记车间13项检修工艺,156条规程,并严格按照规程进行检修。建立了《班组安全生产责任制》、《班组安全生产检查制度》等7项安全管理制度,8项日常工作流程图及作业标准,对照各项制度严格进行考核,将考核结果与奖金挂钩。最终使班组职工养成按章作业的好习惯。
建立了个人管理积分制,从安全保障、劳动强度、作业难度、工作时间、检修人数、检修质量、文明生产方面确定考核指标及分值,通过单人单项指标完成情况,确定当日得分,实现月底汇总,奖金兑现。个人管理积分制实施以来,有效地促进了班组队伍管理,保证了安全生产质量。截至6月底,累计完成约309次轮胎拆装工作,其中轮胎换位52台次,分解轮胎115条,组装轮胎107条,开展轮胎状态性修补11条,实现安全生产3011天。
    自开展安全管理标准化示范性班组建设以来,班组职工安全意识大大提高,生产环境明显改善,安全保障得到增强,检修质量和效率明显提升,逐渐形成工作质量高,检修效率高的本质安全型班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