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334|回复: 0

喜看60年工房变奏曲

发表于 2009-9-27 16:02:05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工房”的变奏曲
国庆前夕,安徽省矿业机电装备公司500多名职工领到了新房的房号,等带入住新“工房”。 图1为9月25日拍摄的该公司新建的职工住宅小区一角。
“工房”,这个上世纪让煤矿职工耳熟能详的词语,伴随着新中国60年的发展变化,如今已逐渐被人们所淡忘。20世纪60年代,安徽省矿业机电装备公司在建厂初期,用茅草和土砖搭建的几栋简易平房,就是最初的“工房”(图3),如今早已消失的无影无踪。70年代,公司搬迁至如今的淮海路厂区后,先后为职工建造了几十栋2层的砖楼,每户有20多平方米,被职工们称为“鸽楼”(图4)。随着企业职工人数的增加,80年代,为解决单身职工的居住问题,又建造了4栋4层的单身宿舍楼,每间宿舍仅十余个平米,每层楼一个公共洗漱间和一个卫生间,被职工们称为“筒子楼”。由于住房紧张,许多职工结婚后甚至孩子上小学了,一家三口还挤住在一间宿舍里,昏暗的走道里放满了职工做饭用的煤球炉,谁家中午做了什么好吃的菜,一层楼的人都知道。2005年,机电装备公司开始实施“安居工程”,将单身宿舍楼和旧的职工住宅楼全部进行拆迁改造,计划新建职工住房700多套,以解决无房职工的居住问题。当年5月份,职工们从单身宿舍楼中搬出,等待拆迁建新房(图5)。9月16日,70多岁的退休职工鲁开生老人和老伴正在把大儿子寄来的照片贴在新房的画框里(图6)。鲁老汉在煤矿干了一辈子,一个月前,他和老伴搬进了简单装修后的新房内,准备今年让孩子们都到新房来过中秋节。最让他开心的是,多年的老邻居们都还住在一个小区内,老人们没事还能经常串串门,瞧,老伙伴们在一起串门聊天,邻家的小孙女还拿着相机给他们拍了合影照,老人拿着放大镜观看自己的照片(图7)。
目前,该公司职工安居工程的一期工程已经全部建成,部分职工已经入住,二期工程也已全部封顶,预计明年可全部完工。图2为该公司新建和正在建的职工住宅小区一角。(王洪刚 摄影报道)
地址:安徽省淮北市淮海路396号机电装备公司政工部
电话:0561-4950217  邮编:235000
声明:稿件绝对属实,责任本人自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