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104|回复: 0

古人赏花之道:插花与沉香搭配 相得益彰

发表于 2015-11-10 08:18:43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爱花之心,自古便有,从屈原的餐花佩兰到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从李白的邀花共饮到林通的妻梅鹤子,古人在种植花卉、赞美花卉的过程中注入自己的思 想感情,使花卉不再是单纯的自然事物,而成为了带有某种精神内涵的文化符号,他们借由花卉表达自己的内心情感,审美价值。养花赏花成为清雅之举,雅俗不可 相容。明人陈继儒认为“瓶中插花,盆中养石,随是寻常供具,实关幽人性情,若非得趣,个中布置,何能生致?”可以说插花这类风雅之事,非性情之人不能得 道。
  爱花之士甚至总结出一系列的赏花之道,他们不仅为各类鲜花划分等级,同时对插花所用的工具、置放场所、养护水质、几架形式等都给予了严格的要 求。明人高濂在《起居安乐笺》中写道“床头小几一,上置古铜花尊或哥窑定窑瓶一,花时则插花盈瓶,以集香气;闲时置蒲石于上,收朝露以清目。”
  随着插花、赏花在古人生活中地位的不断提高,人们开始丰富其内容,将花与香搭配欣赏。五代名士韩熙载认为“木樨宜龙脑,酴醾宜沉水,兰宜四绝, 含笑宜麝,薝卜宜檀。”这种搭配往往因人而异,各有所爱,不足为奇。但是这种搭配方式却流传很广。清疏明快的插花与淡雅悠远的幽香相得益彰,可以起到互相 衬托的作用,成为古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清人龚自珍对这种生活有一句颇为贴切的诗句“瓶花妥帖炉香定,觅我童心廿六年”。
[/table]
[table=100%,#ffffff]


(中国文物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