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新中国成立60周年大庆来临,红色景点迎来空前游客高峰,泰州红色旅游精品线上的重要景点、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曲江楼迎来一拨拨接受革命传统教育的参观者。
傍河临水“曲江楼”,陈帅品茶决胜筹,八县群雄商国事,真诚大略显风流。南京河海大学海军国防生寻访团一行40多人在姜堰人民革命史料陈列展厅内,认真聆听姜堰市博物馆王正奎馆长的精辟讲解,对曲江楼的历史、当年在曲江楼举行的“八县军民代表大会”以及陈毅领导的统一战线工作队“黄桥决战”的胜利所起的积极作用有了深刻而全面的认识。自此,曲江楼又成为“河海大学海军国防生思想政治教育基地”。
没有五彩缤纷的雕梁画栋,更无附庸风雅的假山鱼池,在姜堰市区的繁华中心——坝口广场,曲江楼充其量是一座普通的清末建筑。
曲江楼始建于1840年前后,为姜堰凌氏开设的曲江旅馆。民国初年由姜堰丁氏接手开设新交通旅馆、咏亭茶馆。因其位于姜堰坝口西去的通扬河(亦称运盐河,系汉代吴王刘濞开凿)向南拐弯处,故名曲江楼。曲江楼坐东朝西,占地826平方米,属前后两进上下两层走马回廊式的古典建筑风格。前后楼各5间,前楼西阔16米,进深5.6米,六檩顶硬山造。上层临街短窗,下层门厅设对开落地长门三副。后楼面阔16米,进深7米,七檩前券后廊歇山造,临河短窗外设美人靠。后楼后廊檐中辟有5间通连曲折式的陈列室,97幅革命历史图片再现了当年新四军苏北指挥部的历史背景和丰功伟绩。后楼大厅为当年苏北八县军民代表会议会场,1940年9月27日,陈毅在此召开苏北八县军民会议,宣传我党抗日主张,共商国是,团结各界人士共同抗日。左侧次间为陈毅卧室,有床、桌、椅、几、案、台等32件(套)文物。右侧次间辟为“弘扬室”(史料征编室)。
新四军苏北指挥部旧址——曲江楼是一座大智大勇的楼。1940年夏秋,新四军东进抗日,9月13日解放苏中重镇姜堰。1940年9月14日,新四军苏北指挥部驻扎姜堰,总指挥兼政委陈毅同志下榻曲江楼,老百姓敲锣打鼓,夹道欢迎,送来了大量慰问品。曲江楼上,陈毅、粟裕等新四军将领与店主们谈笑风生,亲如家人。虽然仅有短短18天时间,然而,苏北广大民众却真切地感受到共产党的正义仁慈和宽宏大量。
曲江楼以智者热切的目光远眺新四军奔赴前线的正义军威,感受黄桥决战的胜利和百姓们奔走相告的欢乐。
“曲江楼上风雷滚,血战黄桥万古奇。革命征途多曲折,莫道幸福来得易。”曲江楼,坚韧刚勇,她以新四军陈总指挥的英明善断和爱国志士的一往无前的动人故事,向来者讲述她的精神和业绩,展示她的身骨和魅力。
曲江楼历经沧桑,但主体保存完好。作为陈毅执行中国共产党团结抗日主张的历史见证,1985年,原泰县(现姜堰市)人民政府公布曲江楼为文物保护单位。为“以昭永久,教育后人”,在江苏省人民政府支持下,1986年原泰县人民政府将该楼于原址整修。1997年,省委宣传部、地级泰州市先后将该楼公布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1998年3月,曲江楼被泰州市全民国防教育委员会公布为全民国防教育基地;2005年3月,中共泰州市委组织部公布曲江楼为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基地。
为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2005年初,姜堰市对曲江楼进行内外整修,搜集增加了大量革命史料。一楼的革命史料陈列室,以大量的照片、史料、实物展示了1940年9月以来与姜堰有关的革命斗争历史。二楼的抗日战争纪念室分“百万旌旗抗战开”、“抗日合作见精诚”和“红旗十月满天飞”三大部分,再现了当年新四军东进等一系列反映姜堰人民抗日斗争的历史,警示人们以史为鉴,勿忘历史。
曲江楼馆藏文物很丰富,品位较高。其中有新四军指挥员彭冲、陈丕显、管文蔚、惠浴宇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书法作品,有新四军老战士和全国知名书画家的精心之作,总计200余件。截至目前,曲江楼已接待社会各界观众数十万人次。
远远望去,曲江楼门面开阔,檐宇宽敞,脊檩笔直坚挺。外围大门中西合璧,门堍翘角飞檐,院墙间置透风花窗,古雅庄重。推门而入,踩着鹅卵石铺就的地面,清风扑面而来。
前楼檐下新悬早年中共泰县县委书记彭冲题书“曲江楼”匾额一方。大厅屏风上悬清代末科状元——南通张謇(民国时期实业家)题书匾额“观涛处”,两侧置抱柱楹联“好一座危楼谁是主人谁是客,祗两间老屋半宜明月半宜风”。屏风前立陈毅半身塑像,凛然逼真。
站在大厅里,凝视着陈毅塑像,耳边似乎还回响着当年陈毅同志慷慨激昂的声音和各界人士声援的响应。
在曲江楼,《陈毅在姜堰》一书引人注目。该书为纪念陈毅同志诞辰105周年,由姜堰市委宣传部、新四军研究会和史志档案办公室组织编纂,中国文史出版社出版发行。该书全面记述和客观反映了陈毅同志1940年9月率部攻取姜堰后,遵照中共中央指示,在姜堰曲江楼召开苏北八县军民代表会议,提出“击敌、联李、孤韩”的“六字”方针,正确处理党内外、敌友我等一系列错综复杂的关系,建立最广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奠定苏北根据地的基础,打开华中抗日根据地新局面的丰功伟绩。该书的出版发行,得到了陈毅、粟裕、陈丕显等老新四军将帅亲属,曾在姜堰战斗过工作过的新四军老同志和国家、省有关部门的关心和支持。陈毅元帅长子陈昊苏并为该书题词:“正义之师,高歌猛进,光荣序曲,人民必胜”。
《陈毅在姜堰》全文14万字,运用报告文学笔法,层次分明,表述清楚,文字流畅,生动具体,是一部史实性准、可读性强的爱国主义普及读物和优秀教材,对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广大青少年进行革命传统教育和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激励广大青少年爱党、爱国、爱乡的热情将发挥积极作用。
曲江楼曾迎来4位特殊客人。他们是潘仲宾老先生的儿子潘遵察一家,专程从泰州海陵区乘车过来拜谒曲江楼。他们向陈毅同志塑像鞠躬致礼后,迈进曲江楼革命史料陈列展厅,四下寻找先辈——潘仲宾老先生的相片。潘仲宾老先生是当年在曲江楼参加苏北八县军民会议的姜堰民众代表之一。当时,他所经营的潘亿泰猪行是姜堰最大的猪行。
潘遵察先生生于老泰州城内,这次来特地带上新婚的女儿、女婿。在他的要求下,女儿和女婿在祖父的相片前深深地鞠了三个躬。接着,潘遵察先生还教育他们好好工作和生活,像爷爷那样为社会多作贡献。在曲江楼东侧的八县军民代表大会会场内,潘遵察先生还向陈毅同志塑像鞠躬致礼。
潘仲宾老先生参加的苏北八县军民会议是1940年秋天举行的。当时,陈毅同志邀请了大量民主人士在曲江楼参加会议。潘先生在会上发言,支持新四军东进抗日,并与50多位士绅一起联名给韩德勤、蒋介石拍发电报,呼吁团结。虽然后来他受反动派迫害,举家迁往泰州城,放弃在姜堰的家业,但他还是一直坚定地站在党和人民这边。
在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的时候,再次走进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缅怀革命老一辈,重温英勇斗争史,唱响红色进行曲,定会格外珍惜我们享受的先辈们打造的和平盛世,定会加倍努力沿着先烈的人生轨迹奋斗拼搏,为着祖国更加美好的未来流血流汗、增光添彩。
顾盛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