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221|回复: 0

立冬如何“补冬”?

发表于 2015-11-11 16:40:30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p30_b-1.jpg

    □张锦
    核心提示|立冬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节气,又是人们进补的最佳时期。中医学认为,立冬为阳气潜藏,阴气盛极,草木凋零,万物活动趋向休止的季节,应以冬眠状态,养精蓄锐,为来春生机勃发作准备。人类虽没有冬眠之说,但民间却有立冬补冬之习俗。每逢这天,南北方人们以不同方式进补山珍野味,说是这样到了寒冷的冬天,才能抵御严寒。那么,在实际生活中,我们应该注意些什么?怎样调养身体来“补冬”仍是我们今天的主要话题。
    立冬当养“肾”
    中医认为,肾含真阴和真阳,五脏之阴非肾阴不能滋,五脏之阳非肾阳不能养。肾阴为生长发育的基本物质,肾阳则是活动的基本动力;肾阴是肾阳的物质基础,肾阳是肾阴的功能表现。人生于天地之间,禀受阴阳之气,体内阴阳变化与自然界阴阳变化紧密相随。冬在五脏应肾,而体之阴阳根之于肾,因此冬季摄生的重点是调摄肾之阴阳。“肾者主蛰,封藏之本”,因而冬季养肾必须慎防房事,保护住精血。正如《黄帝内经》中说的:“冬不藏精,春必病瘟。”
    冬天寒冷,易使人情绪低落,应尽量保持情绪的安宁,含而不露,避免烦扰,使体内阳气得以潜藏。可选择一些诸如慢跑、跳舞和打球等体育活动,这些都是消除烦闷、调养精神的良药。
    宁神静气调养精神
    进入冬季后,人体新陈代谢减慢,消耗相对减少,冬令进补能使营养物质转化的能量储存于体内,从而扶正固本,增强抵抗力。
    进补以药膳进补为上。《内经》有“秋冬养阴”之说,而冬季又是养肾的好时机,因此滋阴补肾是冬季养生的重要内容,应在煮粥、煲汤时搭配滋阴补肾的中药材制成药膳,增加进补疗效,如添加石斛、西洋参、枸杞、麦冬、银耳、百合、桂圆、沙参等,但进补不可操之过急,用量不宜过大,以免引起身体不适。
    立冬进补药膳推荐:[西洋参山药炖羊肉]
    推荐组成:西洋参10克,山药50克,羊肉250克,葱、姜、盐适量。
    服用方法:将羊肉洗净剁成块,放入沸水中汆透,捞出备用;然后将西洋参片用温水泡软,把羊肉、西洋参片、葱、姜放入锅中炖煮,至羊肉7分熟时加入山药,起锅前放适量盐,煮熟即可食用。可补肾阳,益精血,提高免疫力。
    [红枣枸杞粥]
    推荐组成:枸杞子20克,红枣10粒,大米100克,冰糖适量。
    服用方法:将枸杞、红枣洗净,温水浸泡20分钟,然后将大米洗净后加水、红枣一起煮,待煮沸后再放枸杞,煮熟即可食用,冰糖可根据个人口味添加。可滋补肝肾,补养气血。
    养生进补药膳为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