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强化精细管理 深推提质增效
济三矿激活经营创效引擎提升综合实力“御寒冬”
济三矿紧紧围绕建设安全高效矿井为目标,强势推进精细化管理,借助内部市场化杠杆,严把责任落实、节支降耗、经营创效“关口”,深挖企业内部潜力,全面激活矿井增盈创效引擎,增强矿井“御寒”能力,推动经济运行质量稳步提升。
巧借内部市场化之力撬动人力资源,催生岗位效益。这个矿科学设置核算科目,实行矿对区队、区队对班组、班组对个人三级核算。采取劳动定额员与一级核算员的职能合并模式,实现了矿对区队结算的快捷准确;健全两个区务大厅,实现区队对班组、班组对个人市场化集中核算和有效监督。结算方式实现了直接结算、链式结算、单项工程结算、岗位货币化、机关科室“绩效考核+”等多种方式并存,提升干部职工落实力、执行力。实施岗位货币化管理,创新实行岗位价值理论分析,通过岗位优化组合,有效解决了“热门岗位”难减人、“冷门岗位”没人干的老大难问题,最大限度提升岗位效能。建立区务结算中心,优化整合区队核算人员,减少23人,仅此一项,年节约工资达100万元。同时,这个矿鼓励和基层区队根据具体情况自主开展岗位货币化活动,丰富区队个性化管理方式。生产服务中心锚杆修复岗位、生活后勤中心工作服发放岗位、综合厂锚固剂生产岗位通过内部岗位货币化承包,激发了干部职工工作热情,实现了职工增收,企业增效。
这个矿树牢全员成本管理理念,深入分析成本构成,实施倒推成本管理,围绕经营管理流程、成本费用控制、人员机构设置等方面,梳理对标项目,列出工作清单,细化对标方案,逐级落实责任,逐项量化数据。严格各项成本费用事前预算、过程监督、事后考核闭环控制,制定单项材料消耗定额及单项工程预算管理制度,材料物资单耗指标与工资挂钩;量化对标目标值和考核评价标准,形成全员参与的预算管理组织体系,各类成本费用坚持周检查、旬汇总、月通报、季考核,实现成本“预警”。9月份起,这个矿材料费按照比年初指标压缩25%的幅度层层分解,现场查出材料浪费的,按原值的2-5倍进行处罚。1-9月份,材料费比计划节支4100万元,节约25.4%;同比降低5931万元,降幅33%。
这个矿建立以流程要素为主导的内控体系,对安全、生产、工程、设备、材料、费用各项流程要素涉及的制度进行分类梳理、优化整合,提高管理创效能力。注重内部市场化建设和“双创”活动的有机结合,推行“管、控、提、增、优、改”六维工作法,列出创新创效清单,各专业、部门分解落实创新创效项目101项,创新创效目标额1.3亿元。截至三季度末,阶段性完成创新创效项目86项,创新创效价值8100万元,整理申报公司“双创”活动典型案例21项、成果展板9项。依托张磊劳模创新工作室,成立“星火”、“黑小伙”、“火车头”3个“草根”创业团队,建立以产品定价、验收发放、计件考核为一体的市场化运行模式,重点围绕电气维修、焊补维修、加工制作等方面开展工作。通过聚焦以“黑小伙”为代表的煤矿技术精英,充分发挥“火车头”的引领作用,激发职工群众创效热情,推动矿井实现“星火”燎原的双创目标。截至三季度,创业团队维修拉线开关电路板15块、变压器高低压采样总板10块、LED防爆灯12件、各类刮板120余件等材料配件,共计节约价值35万元。(张明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