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事件】国企花气力培养的人才一个个飞了
    11月16日,中企互动论坛网友热议国企人才流失现象,很多会员都讲述了其所在单位人才流失的案例。中煤公司职工陈万年说:他认识一名职工叫王建党,就是企业培养起来的技术能手,曾在公司第七届职工技能奥林匹克运动会一举囊括瓦斯检查、矿井通风两个工种第一名,成为公司举办技奥会以来独得两项冠军的第一人。但企业不景气时,他选择了辞职,应聘到永泰集团的一家私企煤矿后,不仅成为矿长助理,而且年薪大约20万元左右,与原先月薪不到3000元比,简直天壤之别。     山东煤炭行业职工鲁直说:自己有一名同学叫王力生,今年10月份选择辞职,他曾在兖矿集团煤矿从事矿井提升机的维修和调试工作。20多年来,在企业培育下,先后获得兖矿集团维修电工优秀技能人才、山东省技术能手、山东省首席技师、全国技术能手等诸多荣誉称号。他现在去了新疆一家民企,拿着20万的年薪,很多职工都为企业未能留住这名优秀技术人才而惋惜。     【观点】国企人才流失现象目前较为普遍,国企成了一所免费大学,培养的人才流失去了别的单位。大家几乎都能如数家珍般地说出谁谁谁去了哪里,某某某又在哪里高就,这些都是企业花钱培养出的台柱子、骨干力量,结果就这样流失了。对于国企人才流失的原因,有人说是国企不重视人才使用,待遇偏低,而一些私营企业相反更重视人才的使用,高薪挖人才是惯用的手段。也有人说作为国企的人才也不能辜负企业曾经的培养,像航天科技集团第一研究院211厂的国家级焊接大师高凤林,不为外企百万年薪所诱惑,始终留在火箭生产第一线工作。国企花大价钱培养一个人才实属不易,结果最后用人时却留不住,让大把的培养费用付诸东流,这是国企人才培养和使用之痛!那么造成国企人才培养和使用之痛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呢?认为主要是国企人才培养和使用机制造成的,请选择【正方】发表观点;认为人才流动是正常的,国企不能因为培养了就让人一个地方终老,请选择【反方】进行评说。
    注:【中立】应该先说国企培养的问题,再说用什么方法留人的问题。
    奖励办法: |
[/table] |     第一名奖励现金100元, |
    第二名50元, |
    第三名30元, |
    第四名20元, |
    第五名10元。 |
| [table=100%,#ffffd9]    来稿参加评奖截止时间:2015年11月30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