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读完《泽东本质安全管理法》脑海里不禁然浮现出了这样一句。
  企业安全问题是永远绕不开的主题,更是经济效益的重要保障。2014年,新《安全生产法》予以公布,标志着我国安全生产工作迈入新的台阶,给安全生产工作提供了重要的法律支持;新形势下,开创安全文化建设新途径,让企业永葆青春与活力;紧紧围绕企业安全实践,推进员工安全意识迈入新境界。
  在襄阳市有很多重视安全生产,认真落实安全生产的主体责任的企业,襄阳泽东化工集团有限公司就是其中的一个典范。该公司是由原天舜化工集团有限公司和天九化工有限公司于2008年共同发起并组建的一家大型综合性化工企业,工艺复杂,生产、储存、使用大量危险化学品,危险源众多。如此庞大复杂、危险的生产环境,安全生产尤为重要。
  《泽东本质安全管理法》一书是襄阳泽东化工集团有限公司宋开荣董事长对安全管理理念和实践的一个总结,它将本质安全管理法分解为情感、培训、制度、管理、物质和环境、监视测量、预警应急、文化、评价等九大要素体系。在实际的安全生产工作中,这九大要素体系互相联系、相互渗透、相互影响、相辅相成,共同为实现企业本质安全管理发挥应有的作用。
  写作这本书还和本企业循序渐进地推进安全管理工作紧密相连。宋开荣董事长总结了近十几年本企业安全工作的做法:2001年至2005年建立了基本的安全制度,为基础安全生产管理阶段;2006年至2008年提出了安全文化建设问题,为建立安全生产管理体系阶段;2009年至2011年为安全文化的建立和完善阶段,2012年宋开荣提出企业要进入本质安全阶段,促使自己在企业探索和推行本质安全管理法,在实践中从本质上抓好安全工作,实现企业的安全发展。
  本书是宋开荣同志汇集多年从事本质安全发展的实践经验,对本质安全管理法所做的综合性论述,既有理论方面的,也有实际操作方面的,基于“安全为天”的管理理念,本质安全管理法分为情感(天心)、教育培训(天卫)、制度(天责)、管理(天职)、物质和环境(天固)、监视测量(天眼)、预警应急(天保)、文化(天文)、评价(天评)等九大“天字号”体系,“九天”体制相互补充,相互制约,构成了泽东本质安全管理法的有机整体。总之,本人力求从科学与技术、理论与实践、基础与应用的综合层次上,对本质安全管理法进行基本、系统的论述。
  安全环保工作系化工生产最核心的工作之一,本质安全的定义是“安全生产关键在人,人是安全的决定性因素,最终决定本质安全的是人而不是物”。哪些要素构成本质安全呢?首先是与安全相关的人,简称系统中的人;二是物;三是环境;四是系统中人、物、环境的相互关系。
  安全是人类最重要和最基本的需求,一切生产、生活都源于生命的存在。安全是人类生活、生产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随着工业化进程不断向前推进,机器大生产广泛运用于人类生产的各个领域,给人类生活带来巨大改变的同时,也面临着安全事故的频繁发生……
  何谓安全?安全是指人类与生存环境资源的和谐相处,互相不伤害,不存在危险、危害的隐患,?是免除了不可接受的损害风险的状态。安全是在人类生产过程中,将系统的运行状态对人类的生命、财产、环境可能产生的损害控制在人类能接受水平以下的状态。
  何谓生产力?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认为,生产力就是人们改造自然的能力,也是劳动产出价值的能力。它包括了人、生产工具和生产关系三要素,其中人是生产力中最积极、最活跃的因素,人类通过自己的劳动和创造力,在一定的生产关系的调整下,利用生产资料积极有效的改造自然。
  同时,我们也应该知道,安全并不是直接的生产力,而是通过预防和控制事故发生,使人类避免不必要的损失,从而保证并推动社会发展。研究表明,安全生产对GDP的贡献率一般为2.5%,高危行业高达7%以上,一般的物力投资可获得3.5倍的效益,而安全投资能获其6.7倍的效益。由此可见,抓好本质安全,确保安全生产与抓紧经济效益之间并不矛盾,二者相辅相成,和谐发展。安全投入的加大,需靠经济的支持,反过来,又可创造良好的生产环境,促进生产力发展,获取更多的经济效益。
  没有安全的保驾护航,生产就无从谈起。人们所从事的各行各业都因其特殊性而在工作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安全隐患,如果不对这些风险加以识别,不对其后果、损失概率及损失程度进行评价,不积极主动的以预防为主的精神采取控制措施,一旦发生安全事故则极有可能人财两失。不但没有达到既定的结果,获得预期的利益,反而对社会和个人都造成了难以磨灭的伤害,和生产力发展的根本目的南辕北辙。
  《泽东本质安全管理法》是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实践已证明,只有规范所有员工的安全环保行为,才能真正的实现企业的本质安全、本质环保。当然,尽管受技术条件、认识水平的制约,一些事故的发生还不能准确、准时预测,但公司在不断采用新技术、不断规范安保措施的前提下,认真遵循客观规律,坚决杜绝工作失误和管理缺陷,实施超前预防和高可靠性预防措施,将预防和避免事故变为现实。
  那么,《泽东本质安全管理法》能针对本企业在安全方面有针对性的阐述,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中,操作性较强;在阐述管理过程中,出现问题进行理论、总结时,如能配合以实际的例子,具体化的指导,那么让读者更加明确理论的方向,这样本书对于实践就更具操作的指导作用性。行业特色、企业实际,提炼、培育和宣传具有个性化、先进性及广泛认同感的安全文化理念,宏观指导与微观自主之间就更好进一步把握角色定位,也许整体规划、宣传发动、分类指导、检查督办、政策引导等方面都能运用在实践指导中。
  “耐得住寂寞,守得住繁华。”可谓是安全文化建设的真实写照,将枯燥繁琐的工作做到极致,是一项长期性、艰巨性与系统性的工作,事关从业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也是夯实企业安全基础的重要保证,不可能一蹴而就。让员工自身认识到安全的重要性,耐住安全规范的枯燥寂寞,进而守住生命之花的绚丽繁华,方能达到安全意识的新境界。
  刘毅
  (作者系中国安全生产报驻襄阳记者站站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