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下一页
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670|回复: 14

[话题探讨] 【正方】找到企业与员工间的“最大公约数”

发表于 2015-11-18 20:07:34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国企人才流失严重,从中企互动网友举出的案例来看,国企和私企最直接、最鲜明的对比,便是待遇差距。回去十几年,国企相较于私企有竞争优势,五险一金、企业福利都比私企好,而现在,私企也会能为员工承担这些费用,优势不在了。而现在,由于体制、晋升空间、工资待遇等元素,很多员工,尤其是一些优秀员工对国企没有盼头,自然选择了离开。国企培养的优秀人才都被私企挖走,对企业的发展、员工的工作士气和干劲等势必受到影响。因此,国企要想防止人才流失,必须找到企业与员工间的“最大公约数”。
像某单位有一位职工,获得过铁道部劳动模范,总公司的优秀共产党员。这位职工变电技术一流,曾经解决了无数的铁路变电难点,理所应当称得上专家型人才,而且在公司来讲,这种人才是稀缺的。曾经有许多的公司挖他,但他拒绝了,他觉得在公司干了这么多年,是公司培育了他,有感情而不舍。但是这位职工是高中文化,按照国企的政策,说白了混到头只是一个高级技师,随后他干了很多年的铁路线,依然是技师,没有被提拔。他就觉得在这家企业再呆着,根本没有前途,于是有了跳槽的想法,很多单位伸出橄榄枝,待遇、职位等都比他曾就职的单位好很多。这时候,企业听到这消息,才提拔他为实验室的副主任,这才打消了他离去的念头。
很多企业感慨说公司花这么大的血本培养了一个人,这个人就这样忘恩负义地走了。其实企业仅仅是站在了自身的角度,而没有去考虑到被培养人的角度。请问只有企业培养了他们而变优秀,他们没有努力吗?请问企业他们的待遇、晋升等与他们现在的能力匹配吗,将他们放在合适的位置上了吗?请问企业想到如果他们离开后有什么影响吗?总是在说职工要为企业做奉献,请问企业所倡导的“以人为本”的理念了吗?
回望过去,员工在企业发展中强调的是奉献而少提索取,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员工既要讲奉献又讲索取。我们提倡奉献精神,但不是否定个人索取,不是用奉献精神否定和取代个人的正当索取,而是在保证企业利益的前提下充分考虑个人得失。企业首要目的是追求利益最大化为,同样,员工工作岗位上的奉献是以薪酬待遇、休息休假、晋升机会、归属感和荣誉感等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这就是“最大公约数”。试想一下,一旦走进企业面对没有任何报酬的危难之际,作为员工的你毅然会选择无私奉献吗?诚然,个人奉献重要,个人索取也不容小视。
马斯洛需求层次包括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员工奋斗终生也是这些需求,国企人才流失无非也是员工的上述需求得不到满足。笔者认为,只有国企在满足员工的需求中找到“最大公约数”,才既能留住人才为企业做出贡献,又能推动企业可持续发展。
(中铁二局电务公司 廖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1-19 20:21:19 | 查看全部
欢迎参加本期观点擂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1-19 20:21:53 | 查看全部
国企人才流失确实是最严重的,除了企业不景气,更多的还是因为名不副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1-19 20:22:40 | 查看全部
作为企业事评,如果能够运用好企业的事例就好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1-19 20:23:01 | 查看全部
用事例来论证自己的观点,让自己的观点更有说服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1-19 20:23:38 | 查看全部
如果我们仅仅是从观点上来阐述观点,自然会影响阅读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1-19 20:24:09 | 查看全部
我写文章主要想,我的文章不懂写文章的人能否看进去,给班组的职工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1-19 20:24:29 | 查看全部
如果他能站到你的立场中,那就成功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1-19 20:25:24 | 查看全部
作为企业来说,每个企业都会知道这事的重要性,但是做起来确实难度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1-19 20:26:08 | 查看全部
现在想想,这么多年了,为何各个企业还没有找到好的方式,那就是说国企的条条框框比较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