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民国时,上海开明书局厅堂里有副对联:“堂堂开明人,俯仰两无愧。”为人处世,倘能臻于“俯仰两无愧”之境,不愧“开明”也!
胡风说:待人要做到合情合理。对上做到合情易,做到合理难;对下做到合情难,做到合理易。既能对上合理,又能对下合情,更难。若能做到,愚以为即是“俯仰两无愧”。而且,两者相较,下合于情,尤为可贵。
在北京砖塔胡同和鲁迅同住一院的俞芳,在《和鲁迅先生相处的日子》文中回忆:“大先生(指鲁迅)很尊重别人的劳动,尊重别人的生活习惯,处处为别人着想……在经济上,大先生对从事体力劳动的人从不计较,他出门有时坐人力车,车费总是多给一些,所以人力车工人喜欢拉他上班……他常说,人家辛辛苦苦换来一点工钱,要养家活口的,在有限的工资上和他们‘斤斤计较’,是不道德的。”大家都知道鲁迅先生金刚怒目的一面,那可谓是对“上”的讲理、求理,而对底层普通劳动者,他又如此体贴。先生算是做到“俯仰两无愧”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