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558|回复: 0

地质地球所提出中亚造山带三大造山拼贴体汇聚的格局

发表于 2015-11-19 16:29:00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大陆造山带及其类型,即造山带的构筑格局(Architecture),一直是国际大陆动力学研究的重大基础前沿。古老造山带演化历史复杂,特别是活动大陆边缘组成复杂,厘定主大洋闭合后的一级缝合带往往是地质学家面临的难题,而这一问题对于解决国际上关于大陆造山带的时空演化争论,特别是最终缝合时限争议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size=+0][size=+0][size=+0]中亚造山带夹于西伯利亚、东欧板块与华北、塔里木板块之间,发育包括环巴尔喀什-准噶尔、天山、阿尔泰-蒙古高原到大兴安岭以及东北在内的诸多造山带,以造山拼贴体(collage)汇聚为特征,为解决这一难题提供了天然实验室。
  [size=+0][size=+0][size=+0]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特提斯研究中心研究员肖文交及其合作者以中亚造山拼贴体汇聚为解剖对象,进行了中亚造山带古地理、构造格局研究,将造山拼贴体分成了三大家族:北部的西伯利亚-蒙古拼贴体,西部的哈萨克斯坦拼贴体,以及南部的塔里木-北山-阿拉善-华北拼贴体。根据野外构造解析与大地构造分析,将各造山拼贴体家族内部结构解剖及山弯构造最终形成过程与造山拼贴体家族间增生杂岩汇聚作用结合起来,厘定南天山-索伦缝合带为古亚洲洋最终消亡、中亚南部拼贴作用最终结束的主缝合带,指出其在晚二叠-早中三叠世逐渐结束所有与增生造山作用相关的构造-岩浆-变质事件,构建了中亚造山带三大造山拼贴体汇聚的时空框架,创建“多增生楔-多期次-多方向-多方式”多重复式增生造山作用模式(图1),为理解大陆造山带构筑格局提供了新的视角。
  [size=+0][size=+0]该研究结果近期发表在美国Annual Reviews集团旗下国际地学期刊Annual Review of Earth and Planetary Sciences(Xiao et al. A tale of amalgamation of three collage systems in the Permian-Middle Triassic in Central Asia: Oroclines, sutures and terminal accretion. Annual Review of Earth and Planetary Sciences, 2015, 43: 477-507, doi: 10.1146/annurev-earth-060614-105254)。
[size=+0][size=+0][size=+0]
[size=+0][size=+0][size=+0][size=+0]中亚造山拼贴体二叠-早三叠世古地理演化格局再造图



文章来源: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