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记者段伟朵
本报讯 昨日,洛阳市河洛英才计划首批支持团队签约仪式举行,省委常委、市委书记陈雪枫出席。洛阳计划5年内拿出不少于20亿元,力争组织引进创新创业团队50个以上,吸引500名以上高层次人才来洛创新创业。首批引进的英才团队共三个,分别是清华大学邢新会教授团队、河北工业大学张明路教授团队以及浙江大学刘雪松教授团队。
出身名门,3家双创团队各有绝活
在签约仪式上,洛阳市首批引进的3个英才团队代表对其项目和目标进行了简要介绍,并与对应的落地县区相关领导进行了签约。为更好地发挥示范引领作用,洛阳市委组织部、市人才办决定授予首批支持团队河洛英才计划示范团队称号,洛阳市委副书记徐衣显现场为3个团队授牌。
记者了解到,这3个团队均来历不凡。其中,邢新会是全国政协委员、清华大学化工系副主任,其团队来自清华大学,拟在洛阳经济开发区组建洛阳生物产业技术中心有限公司,以生物育种技术和装备、公共检测平台和洛阳特色种质资源库为核心业务,通过技术授权和提供公共服务引领洛阳市生物技术企业技术升级和产品换代。预计5年内实现年产值5亿-10亿元,解决5000-10000人就业问题,未来将打造国际生物产业城。
张明路是河北工业大学焊接智能化技术实验室主任、河北工业大学研究生院党委书记,其团队来自河北工业大学,拟在洛阳国家高新技术开发区与洛阳圣瑞智能机器人有限公司进行合作,主要研制生产特殊环境下服役机器人、清洗机器人等产品,并开展产业化推广,加快推动洛阳市成为有重要影响力的机器人智能装备产业研发及生产基地。该项目预计通过三年建设周期,实现年销售收入2000万-5000万元。
刘雪松是浙江大学苏州工业技术研究院、中药现代化技术研究中心主任,其团队来自浙江大学,拟在洛龙高新区浙江大学创意园落地,以智能装备技术、过程装备技术、物联网技术和新一代信息技术为支撑,以现代医药及生物产业为主要领域,以中药大健康为主要方向,进行一系列智能制造关键技术的开发并进行产业化推广,预计五年累计实现销售收入5亿元,累计利税总额1.5亿元。
5年20亿引50个优秀团队,第二批申报团队达30余家
河洛英才计划如此大手笔,其背后是洛阳市委、市政府对创新人才的求贤若渴。集中签约仪式上,省委常委、洛阳市委书记陈雪枫做了重要讲话。他介绍,今年6月份以来,为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进一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洛阳市委、市政府研究出台了河洛英才计划,决定5年内拿出不少于20亿元,力争组织引进创新创业团队50个以上,吸引500名以上高层次人才来洛创新创业,推动洛阳市经济发展方式进入创新驱动发展轨道。河洛英才计划是洛阳市着力引进领军型、高层次、紧缺型双创人才和团队的有力抓手,是抢占未来发展制高点的战略之举。
目前,河洛英才计划第一批申报评估工作已圆满完成,经过激烈角逐,邢新会等3个团队脱颖而出;第二批申报考察工作正在有序进行,已有包括2位院士、5位千人计划专家、2位中原学者在内的30余家创新团队陆续申报。
“洛阳正在成为汇聚天下英才的焦点和热土。”陈雪枫表示,环境是筑巢引凤、招才聚贤的梧桐树,是事关洛阳长远发展的软实力。洛阳市将以实施河洛英才计划为契机,进一步解放思想、创新机制,着力打造优厚的政策环境、优质的服务环境、优越的发展环境、优良的创业环境,让各类人才的活力在洛阳充分迸发,真正让洛阳成为高端人才“来了不愿意走、走了还想再来”的白领集聚区,成为优秀人才成功创业、人生出彩的最佳宜居地。
(大河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