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5-11-22 20:08:07
|
查看全部
案例:
记得2004年的国庆,我招聘了一批发单员,要求他们活动的前一天晚上到公司接受培训,讲解主打的两款手机,并向发单员说明了这两款手机的适合人群及主要卖点。
“十一”当天晚上我回到公司,要各业务员上报所负责卖场的销售情况。各个卖场基本上达到了预期目标,而我亲自负责的卖场销售量是预期的两倍(这个销售目标是我与老板,各业务员一起制定的)。我的路最远,到达卖场时已是上午10点多,而且这个卖场没有我们的专职促销员,为什么销售量会翻倍?回顾当天的情况,我总结了以下几点原因:
第一个根本原因,是我发动了卖场几乎所有的营业员都帮我主推。上午,我一到卖场,看了一下销售记录(这个卖场的销售记录一般人是看不到的,能看到真实的记录,主要是我与老板的关系比较到位,店里各岗位的人跟我很熟悉),我的手机一台也没有卖。门口最好的展台位置也被其他的品牌所占据。
我灵机一动,从边上的小卖部扛了一箱饮料,给每一个营业员发一瓶。那天店里人山人海,每个营业员卖手机都讲得口干舌燥。当她们接到那瓶饮料时都很感动,也为自己上午没有主推我的品牌而有点不好意思。于是,营业员的头头趁老板出去的空档,直接发号施令:老板这么小气,水都不帮我们买一瓶,还是罗总好。现在开始,主推罗总的!
第二个原因,是我在卖场门口发单,真正做到了上等发单员注意的几点,有几个客户几乎在接我单的同时,就确定了买我发给他的那张单页上的手机。我引导顾客到营业员处时,直接告诉营业员,这个顾客要哪款机子,你们谈一下价格就可以了(我虽然是供应商,但我绝不直接与顾客谈价格)。
而平时我们销售量最好的另一个卖场,有公司的专职促销员一个,我还派了一个女业务员直接进柜台卖手机(如果跟老板关系不到位,根本就进不了柜台),另外派了一个年轻小伙子和一个招聘来的女大学生发单。由于这个卖场离公司所在地最近,公司仓管、财务、售后人员都去现场帮忙,并设了两个展台。这么大的规模,这么多的人力物力支持,最后只是勉强完成目标,而整个卖场当天的总销售量比上年的国庆节总销售量大大提高。从这个角度来讲,在这个卖场,我们的“十一”促销战没有打好。
事后我私下向仓管、财务人员,售后人员了解情况,得知我们在门口的两个临时展台根本就没有起到什么作用。人多了,聊天、买东西吃等不良现象时有发生。那个小伙子和招聘来的女大学生坐在展台前,有人过来,就给人家一堆的资料,而很多顾客手上已经捧着一堆宣传单页了。勉强完成销售量,靠的是那个专职促销员和进柜台的业务员销售的结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