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读黄孝阳的小说《遗失在光阴之外》,好像他把社会史所紧迫钳制的两性战争一把揪到我的眼前,说是你看嘛!这些那些,触目惊心。就算我们生活于其中,还是免不了阵阵惊奇拍案。他拿望远镜指给我们看,他拿显微镜放给我们看,他拿X光机透给我们看。我们看到了别处的、异样的、深层的生活。与其说是小说,不如说是社会史的异型特殊表现,正如史家布罗代尔所强调的,他是把历史时段的时间因素作了多元化的解读和描摹。
一个当代青年生活史所贯穿一系列女人的“清明上河图”,这些多样社会身份的女性、女郎、女生、女人,她们是他的自由、他的心灵、他的一切。她们是他存在的意义。
小说笔触包裹万有:经济、文明、女人、人性、男女、骗子、求职、殉情、出版、文化、商业、影视、生死、老病、婚姻、出国、梦境、妥协、底层史,卖春买春,历史与现实,即大千世界里所谓的声色光影都无非小说中的句词段落,复沓交织,多重勾勒与渲染,随时逸出随时收拢的思绪与论证,如控六辔然。
在一种特定语境下的大众人生,对于他人即是地狱并且为一种荒谬的偶然性所左右所掌握的处境——尤有坚硬冰凉的刻骨体悟。
青春和人生的挫败,小说人物来到北京,仅是三千万分之一的城市饲料,较之巴尔扎克笔下要和巴黎抗争的拉斯蒂涅更为深刻、颓风,也更为荒谬、紧张。造化不仁,人生所遇多舛。深切地体会人生的荒谬与荒诞,主人公石林的现实人生,始终都在荒诞中挣扎,在物对人的统治中求证自由,充满反抗与虚无,但是正如加缪质问上帝,关于生存的意义,上帝也无可奈何。所以前人有的终生躲在地下室、有的采取哲学的自裁、有的如格里高尔一夜之间变成了一只甲虫,他的笔下主人公最后是逃进墙里面,墙的象征意义,在他笔下像风鞭急雨,仿佛一只看不见的手在上下其手,一只躲不开的弓在左右开弓,形成多边多意多端的对人生的包裹、容纳、狙击……
生的重压、性的苦闷、死的焦虑、精神的危机,大大超过出门如有碍的孟郊,超过秋深衣单的黄仲则,超过英国寒素吉辛,超过美国文人索尔贝娄……
第十章梳理总括和他的生活相牵连的女性形象,是小说体的碑传集,是时代氛围的速写册,是个人成长的编年史,也是悲剧人生的墓志铭,是光怪陆离的储存盘,是庞杂诡异的群芳谱,是大小说中的小小说。当然,更是荒谬感充斥、真实感逼人的两性春秋,是整合点睛的文本碎片,是缩龙成寸的江山万里图的时间处置,是当代生存方式整体空间的微缩版。
细微之处的点染,譬如,写他在精神垮塌中“努力撑住眼皮,像孙大圣用定海神针撑起中国人取经的希望。”连串比喻的延伸和修复“他哥哥真凶悍,作风真霹雳,愤怒的吼声好比鱼鳞片状的三硝基甲苯,手机成了手雷。它吓一跳,急忙扔下,瞥一眼他,用后爪踩住。不会爆炸吧?”求职的挫败又被女郎车撞,“努力地想不哼出声,身体却不听话,宛若被子弹射中的麻雀,一阵阵乱抖。疼啊。他还是叫出声。阳光立刻在他脸上刮出几道青紫,汗水密密涌出,似一层铺着棘蒺的牛皮覆盖在他身上,并迅速裹紧。”如影随形,贯注全篇,密集而得体,仿佛最先进的奔驰、宝马的工艺,不放过任何一个微小的处所从而随机取得微妙的打点,底蕴是高超的智力和超越的技术,和庸手的区别到眼即辨。
随机的点染,随机的哲学人生的思辨,快速的、慢板的,颠倒的,回溯的,水意淋漓的,高蹈抽象的,疏可走马,密不藏针,紧凑如电子机枪,弥漫如天女撒花,打击神经,打击思维,文字造成不依不饶、甚至是裹挟跌宕的效果。
词汇和变幻莫测的句法随心所欲,文体的移步换形,一番驱遣的功夫,如臂使指,大量类似旁白似的思辩,是一种跃进式的退出和增补,也即张力之布设,无所不在。像篇终人鼠对话取法的精彩发挥,直与卡夫卡、奥维尔名篇并驾把臂,真是得之天机,非人力所为。其所造成的一种表达的重力,生意浩沛、流宕回旋,在时下人五人六的小说家笔下真见之未见。一切我们所身受、所生受的社会形态,兀然杂陈,描述得风雨欲来、笔触奇创,不得不叹服这位年轻而大笔如椽的文字造型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