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208|回复: 1

文浅意深

发表于 2015-11-23 13:30:01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本书的中文版翻译过来足有400多页。说是简史,其实篇幅并不算小,虽然对于如此重要的时期,这个篇幅的确是很“简”了。这就对作者的洞察力提出了格外严格的要求。写什么,不写什么;哪些详,哪些略;单视角,还是多视角;这些选择如果缺乏史学视野的指导,就会淹没在中世纪丰富史料的汪洋大海中,沦为琐屑的“事实”堆砌。另一方面,中世纪史题材尤其容易受到“文艺复兴”以来人文主义偏见的污染(而不是通常读者更有警惕的庸俗“阶级分析史观”)。如果不能跳出这一叙事框架,用一套更好的观念来统摄写作,那么最终的成品无非就是给已经数不胜数的“中世纪浪漫想象宣传YY”合集中又添了那么一点儿贡献,而历史学家铁定没法比梅尔·吉布森在这方面做的更好。
  
  所以,与中世纪历史有关的作品,1)容易写的无聊、琐屑 2)容易让人看得云里雾里,找不到历史脉络 3)容易陷入“沉睡的千年”的想象图景而沦为废物。其中3)是任何稍有良知的历史作者都应有意避免的,且鉴于此类偏见过于深入人心,我不反对“矫枉过正”的美化一下中世纪——不过在我看来,本书完全没有做到这种地步,有读者认为其“过誉”,恐怕问题是处在自己身上。史学良心之外,1)、2)点更关乎作者水平,简明通史的体裁对这两点更是极其敏感。强调这么多无非是表明:很多(豆瓣)读者认为本书叙事晓畅、逻辑清晰、简明有趣,而能做到这些是非常不容易的。
  
  往往,在不为读者注意的地方有大的深意在。例如中世纪中期(Central Middle Ages)的300年领有一半篇幅,构成了全书的叙事轴心。在上接古典时代下启现代世界的千年中,这三百年又连接了孱弱的中世纪前期与孕育了新时代曙光的中世纪后期。这一时期以教皇**、东征、贸易的兴起,典型封建制的发展为特征。作者在写作中有着明确的理论构架,她们致力于展示,形成这局面的诸要素是如何在其之前500年中逐渐成型的,这一发展巨大的冲击力又是如何影响了其之后200年的。这样明确的叙事逻辑的存在避免了纷乱千年的历史沦为零散的残编断简。不同地域、群体、制度、事件、人物,都找到了这个剧本中所要扮演的位置,具有了某种“意义”,而不是简单的、过去发生的“事实”。
  
  作者亦注意历史变化多因多果的特性,初始的路径依赖、地理、气候、制度、宗教、乃至偶然事件,互相参杂渗透,这既有利于丰富解释/叙述的维度,却也**了解释的限度。我们无法确切地说征服者威廉选择的分封方式有什么必然性,为什么是是阿拉贡而不是卡斯提尔的制度成为了西班牙的主流,或者,更有说服力的例子,倒霉的约翰如此的无能出于什么理由。总而言之,诸如此类复杂因素的影响下,英法西等国的制度走向了不同的方向,形成了新的惯性。进而,把制度环境当成已知的话,英法西的发展之途却又更容易解释了——但这种解释,总之是有限度的。所以本书在分期上没有把1350年的黑死病当作中世纪中期到晚期的分界。因为这样做,正如作者所说,容易夸大黑死病这一相对偶然的事件的作用,而忽略中世纪中期种种发展趋势的内在张力(封建与民族国家、人口增长与经济限度、罗马公教会的扩张与其精神维度的腐化、乃至信仰与理性……)演化的重大作用。作者当然并非专治经济/制度史,然而我认为作为通史来讲,本书确实达到了不错的平衡,至少避免了矫揉造作的单纯文化视角、英雄视角、“大事件”视角——从经济和制度的角度来看的话,中世纪确实是令人惊异的独特样本,远不若文化(狭义)上表现的那么乏善可陈。
  
  不过,如果什么都“联系、发展、变化”的辩证分析,这历史就没法写了。拜占庭和伊斯兰的发展固然对欧洲中世纪、欧洲之为欧洲的形成有重大作用,但终究只能占据一点儿篇幅。晚期罗马与早期现代欧洲是中世纪的前世来生,却也没被作者大书特书,而是给予恰当的篇幅。(罗马晚期相对涉及较多,但也侧重**教、蛮族等直接影响中世纪的内容)个中取舍,待读者自行体会。
  
  
  最后,但并非最不重要的,这一切若没有对那个逝去时代的兴趣与热爱,是不可能完成的。“愤世嫉俗”(原文作cynic,犬儒主义)的启蒙作家自然可以讥讽神圣罗马帝国“既不神圣、也不罗马,更不帝国”。不过这就没法去体会这段历史的惊奇了。说到底,欧洲获得其“欧洲性”,是在中世纪时期,在那之前,他只是罗马庞大帝国领土的一部分而已。拜占庭又是罗马的又是希腊的又是**教的,但它没经历过这样一个中世纪,它没能成为西方。以严肃而积极的态度去看待中世纪,就是严肃积极的看待“西方”的传统,去看待继承自这个传统、被这个传统所驱动的现代世界。你若问我最喜欢这本书的什么,我的回答就是这种若隐若现的欧洲中心主义的调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2-23 04:36:51 | 查看全部
学习分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