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5-11-23 16:14:51
|
查看全部
环保话题与每个人息息相关
北京晨报:一般认为,您是边疆题材的作家,这两部中篇小说却切入了环保话题,这是为什么?
阿来:关注环保话题有什么奇怪的呢?环境问题与我息息相关,它对我的生活也造成了影响,身为作家,当然对此有所关切,只是大家习惯了用“边疆题材作家”的眼光来看我,觉得我的写作是带着某种套路的,似乎与环保无关。
在现代社会,环保与每个人都息息相关,不论是在城市,还是在乡村;不论是在内地,还是在边疆。
当然,环保问题的产生,离不开消费主义的泛滥,正是在消费主义的推涨下,才给我们的环境带来这么大的破坏,而一般来说,消费主义主要发生在城市,但这并不等于说,乡村就不存在消费主义的问题了。
以藏区为例,今天人们最关注的,一个是虫草,一个是松茸。今天一提起藏区,人们首先就想到这两种植物,当人们带着消费欲求去掠夺这些自然资源时,就不可避免地给边疆地区人们的生活带来影响,而我的这两篇小说就是在探讨这个影响的。
北京晨报:不过《三只虫草》这篇,似乎更偏重于社会问题啊?
阿来:这很正常,谈环保,也不能就环保谈环保,只涉及这一个主题,那样就太简单了,读起来干巴巴的,社会问题、环保问题结合起来,有多种解读的可能,这样小说才能变得更丰富。
写环保也能出精品
北京晨报:正如您所说,环保话题与每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可为什么今天中国作家很少涉及这一话题?
阿来:其实我也很奇怪,今天中国文学看起来多姿多彩,好像很丰富,可认真去看,其实也有比较单调的一面。除了一些比较技术性的文体,比如报告文学等,会关注环保话题,此外诗歌、小说等,几乎都不太谈这些。
作家应该回应时代的重大关切,读者有关注,我们就应该有所回应,而为什么不回应,我也说不太好。
北京晨报:是不是大家觉得这个话题太实,切入过深,会影响作品的艺术性?
阿来:我写这两篇小说,恰恰是想证明给大家看,关注现实问题不仅不损伤艺术性,反而还会让你的作品更饱满,更有力量。
北京晨报:环保毕竟是个大话题,容易写空洞。
阿来:确实,环保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主要由制度设计、科技发展等因素来决定,很多人会说,这么大的事我管不了,但我们并不完全被动,至少我们可以更负责一点,可以主动去抵抗消费主义的侵害。
我们不一定要写那么大的话题,可以从自己入手,环境被破坏,与现代人过度消费息息相关,在今天,每个人都应该反省自己,面对雾霾,你真的一点责任都没有吗?你真的不应该有所行动吗?
应该承担起自己的责任
北京晨报:您说的有所行动,指的是什么?
阿来:在国外,很多消费者会追溯产品的产地与来源,了解它的生产方式、生产过程、原材料构成等,如果对环境产生负面影响,那么他们就会拒绝使用,他们只选择那些负责任的企业的产品。
此外,当你面对琳琅满目的商品时,能否先冷静一下,想想自己是否真的需要它,毕竟许多消费品买回来了,实际上却用不上。应该想到:你的每件消费品,最终都是向自然索取的,一旦被消费,它就成了废品,反而会给环境带来负担。
所以我说,面对雾霾,你未必一点责任都没有。
北京晨报:确实,今天抱怨环境问题的人们越来越多,这可能有助于环境问题的解决。
阿来:问题在于大家都在抱怨别人,而不是抱怨自己。
其实我说的这些很难懂吗?都是非常简单的常识,这些观点也不是我发明的,而是很多人都讲过的,谁会不懂?可大家都在装不懂。
都是在抱怨别人,却把自己排除在外,只等着别人去行动,自己却什么也不愿做。我觉得,今天我们缺少的并不是信仰,而是一些最基本的道德伦理、最基本的规范,中国社会中的个人很难承担起道德的责任。
不能只拿来人家的坏东西
北京晨报:在今天,关注现实、回应现实的作家越来越少,文学史教材上常常会讲这样的常识,即小说应该直面现实,应该为那些受伤害、受侮辱的人代言,可为什么今天很少有作家这么去实践呢?
阿来:你说的这些,是文学的一个巨大的责任,视而不见,甚至反其道而行之,这是放弃了文学的基本立场。在今天,一些作家把写作当成一种炫耀,觉得,我都属于成功人士了,怎么能再去写苦难呢?怎么也得写五星饭店里喝咖啡、去海边晒太阳吧?
我觉得,这是一种非常让人担忧的现象。消费主义全世界都有,资本主义国家搞了几百年,而我们是上世纪80年代才刚刚萌芽,90年代开始产生较大影响,可对我们的文化带来的负面影响却是这么大。
国外有消费主义的东西,但也有价值关怀的东西,在国外,严肃文学创作依然很繁荣,依然有很多读者,可我们呢?今天又有多少人关注严肃文化呢?要警惕这种可能,我们拿来的是人家最坏、最没品位的东西,而忽略了人家闪光的、美好的东西。
今天我们生活在全球化时代,不仅是经济的全球化,也是文化的全球化,在经济竞争之外,同时进行着文化竞争。中国经济与世界的差距正在缩小,但我们文化上的差距是否也在同步缩小?如果按这个趋势下去,将来会如何?我是有所忧虑的。
陈辉/文
阿来:
男,藏族,1959年生于四川省马尔康县,当代著名作家,茅盾文学奖史上最年轻获奖者,四川省作协主席,代表作有《尘埃落定》、《空山》、《格萨尔王》、《瞻对》等。
(北京晨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