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185|回复: 0

[转载] 程大利“问墨”

发表于 2015-11-24 09:20:40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如水清致(国画) 38×65厘米 程大利
  西班牙写生之二(国画) 45×30厘米 程大利
  廖勤俭
  日前,秋阳艳丽,国家画院展厅明亮。人们在静静地观赏一个没有开幕式的画展——“问墨·程大利作品展”。绝壁间的穿林泻壑声,大岭上的浮云游子意,溪山悠远、古径绵长。笔墨的“自然”展现在人们面前,仿佛吹入现代都市的阵阵凉风。点画间的内蕴生机耐人寻味。著名画家吴悦石评价说:“烟云变幻,老笔纷披,苍茫浑穆,墨法圭臬。”著名作曲家王立平说:“虽只黑白两色,却是五彩缤纷。”
  大到八尺立幅,小到尺许小品,50件作品各具神采。意境幽深、笔墨精到,体现出画家的功力、修养、悟性和胆识,以及对传统的独特领悟,对笔墨现代性的自觉探寻、对生命的叩问、对自然的敬畏、对自由的渴望。它们完全是从传统走出的“自家面目”,是把笔墨艺术置于当代世界坐标后呈现出的文化自信。没有焦虑、没有浮躁、没有彷徨,是从容叙述,深刻思索,充满激情但又内敛自省的用笔。作品本身就在说话。
  程大利先生是知名的美术家、编辑出版家和理论家。他在前言中写道“所学虽勤,所得尚浅;古稀略入轨辙”,而在美术家同道和理论家眼中,他的山水画已然为当代做出了标高。尤其是他精心梳理传统文脉的文化自觉,他对传统经典如宋元诸家、董其昌、文徵明、沈周、龚贤、黄宾虹的研究和取法,对画论研究的独有心得等,反映出他消化传统、熔铸古今、勇于突破的胆略。舒士俊说:“大利先生从元人笔墨写宋人山水,两者结合形成了自己的独特面目。”邵大箴说:“大利的写生是体会自然精神,体悟中国画的精神,所以是创作性的写生。”杨晓阳说:“他代表着这个时代知识分子艺术家从艺术上对文化的反省。他的艺术实践起到了对传统研究的推动作用,这是他对美术界做出的突出贡献。”
  由于“内美”为上的理论自觉,使得他的作品气象博大,笔精墨妙,把墨的运用推向了新高度。他的作品不求花样、强调内省、追求心法,却生动感人、令人震撼,正是中国笔墨文化的大道。以“问墨”名之,饶有深意。
(中国文化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