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在全球一体化进程逐渐加速的今天,国有企业的竞争着力点将越来越由国内转向国外。那么,若想要在国际市场上具备一定的竞争力,国企的内部管理水平必须得到进一步提升。
  而作为企业内部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财务管理模式的选择对于企业来说尤为重要。好的财务管理模式将为企业发展战略的落地提供充分的保障和后备支援。
  众所周知,财务管理模式分为集权式和分权式两种类型。在安徽古井集团有限公司常务副总裁、财务总监李培辉看来,在国有企业逐步壮大的过程中,财务管理模式最终将朝着集权式发展。
  
  有利于集中优势资源
  
  对于集权式和分权式财务管理模式的异同,业内多有争论,大致以财务核心权力的分布为主要区分点。集权式财务管理模式将重大权力集中在集团公司,重大决策包括投融资、资产处置、分红等都由集团总部来决定;而分权式财务管理模式则由分子公司来掌握财务权力,分子公司的经营决策相对独立。
  从特点出发来看,两者的优点也各不相同。相比于分权式,集权式财务管理模式最大的优势在于可以集中集团企业所有的优势资源统一做好一件事。“这对于战略较为清晰统一的企业来说非常重要。”李培辉说,财务战略是企业战略重要的组成部分,集权式财务管理模式能够帮助企业有力地贯彻好自身的战略。
  而真正能够使得企业战略落地的原因在于,集权式财务管理模式在集中资源、优化资源配置方面有着一定的优势。
  李培辉以集中资金为例向记者阐述了上述观点。他说,过去古井集团下属企业的资金是由他们自我管理的,分子公司的融资也是他们自我决策和管理的。然而,由于分子公司的资金量比较小,他们在融资过程中与银行谈判的筹码也相应比较小,这造成分子公司融资出现困难。
  而现在,古井集团采取集中资金的方式,每年集中了超过5亿元至6亿元的资金,这一方面为分子公司的融资提供了谈判筹码,另一方面也能在集团战略出现新的变化时迅速投入使用。
  
  集权不意味着“独裁”
  
  李培辉之所以认为集权式财务管理模式是企业未来的发展方向,是因为其除了能集中优势资源之外,还在固化流程、辅助政策制度落地等方面同样有着优势。
  据李培辉介绍,目前古井集团的财务管理模式正越来越趋于集权式。“目前我们有大概30家分子公司,主要的决策包括重大资金管理、会计制度落地、财务信息化和会计委派等方面都是由集团来决定的。”李培辉说。
  那么,这样一种管理模式会不会在一定程度上导致集团企业在财务管理上出现“独裁”现象?李培辉表示,这正是企业在逐步向集权式财务管理模式转型过程中需要特别注意的问题。
  “企业不能过分强调‘集权’的字面意思。实际上,集权式财务管理模式是为企业战略服务的,核心理念应当在于通过财务的信息系统以及相互关系,将业务流程逐步融入到财务战略中,最终使企业整体战略落地实施。”李培辉告诉记者。
  基于此,李培辉认为,财务、审计、公共关系和信息化四个方面的权力是集团型企业无论如何都必须要集中起来的。其中,信息化的建设是集团企业所需要重点打造的项目。(中铝)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