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下一页
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225|回复: 10

10万星系无生命,宇宙文明到底在哪

发表于 2015-11-28 19:05:10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科学家的想法是寻找宇宙中能够使用星系能量的宇宙文明 ,不过目前观测的10万个星系中几乎没有可疑信号。
根据科学家的观测结果,至少10万个星系中无明显生命信号,暗示宇宙文明不存在,只有地球文明吗?
目前,探索宇宙文明的方法主要有3大类:
①接收并分析来自太空的各种可能的电波。这方面的工作从1960年就开始了。

②人类主动向外太空发出表明人类在太阳系内存在的信号。1974年11阿雷西博天文台月16日,美国利用设在波多黎各的阿雷西博305米直径的射电望远镜,发出人类第一组信号,对准武仙座球状星团,发射3分钟。
③发射探测器去登门拜访外星人。美国发射的“先驱者”10号和11号,“旅行者”1号和2号,都在完成对太阳系内的探测任务后,带着许多人类的信息,作为人类使者,漫游在恒星际空间。如果巧遇人类的知音,他们将从探测器中了解人类的活动,确定进一步交往的可能。由此可见,探索地外文明是一项综合性的科学使命,过于乐观是不现实的,过于悲观也是没有根据的。

http://www.666z.com/yuzhou/list_20.html
来源探索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11-28 19:05:33 | 查看全部
据国外媒体报道,宇宙中是否存在生命?科学家为了寻找这个问题的答案一直在监听宇宙中的可疑电波,同时也在观测其他星系中是否出现了文明信号。近日,美国宇航局科学家宣布将在20年内发现地外生命,而且是太阳系之外的宇宙生命,这个消息让人非常兴奋。不过有些科学家小组认为这个言论有些“夸大其词”,根据他们的观测结果,至少10万个星系中无明显生命信号,暗示宇宙中真的只有地球文明吗?目前科学家仍然在寻找地外生命的信号,只不过还没有进一步的发现。

本项研究中科学家使用了美国宇航局广域红外空间望远镜,通过红外波段来观测宇宙。科学家认为一旦宇宙生命进化出高级文明,就会大规模开发自己的恒星,最终占据自身恒星系统的所有资源。更高级的文明还能够使用整个星系的能量,对其他恒星系统进行殖民,这一系列的行为会导致额外的能量溢出,在红外波段中体现出来。来自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教授贾森-赖特认为我们的想法是寻找宇宙中能够使用星系能量的宇宙文明 ,不过目前观测的10万个星系中几乎没有可疑信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11-28 19:05:51 | 查看全部
研究成果暗示宇宙中的高级文明可能数量极少,当然并不排除其他恒星系统中拥有类似地球这一级别的文明,即仅能利用行星周围的资源,但无法大规模利用恒星能量。贾森-赖特认为当一个先进的文明演化至高级阶段时,需要使用大量的能量,就像我们的石油能源一旦用完就要寻找新的能源,能源也是制约文明发展的关键因素。一旦大规模利用某种能源,红外辐射溢出,类似我们计算机需要散热一样。

由于这些星系都演化了几十亿年,如果有生命存在的话,它们有足够的时间进行演化。
延展阅读:用色彩寻找外星生命
如果某种外星生命覆盖了一颗外星球的很大一部分,通过测量这种生物的色素在反射的星光中留下的印迹,就可能找到它们。德国马克斯·普朗克学会天文学研究所的研究生西达尔特·赫格德带领一个由天文学家和生物学家组成的国际团队,测量了地球上1 3 7个不同微生物物种的星光印记,以帮助天文学家辨别外星生命。不过,现阶段我们还不可能直接测量系外行星反射的星光,因为我们的望远镜技术还达不到要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11-28 19:06:17 | 查看全部
婴儿宇宙指的是宇宙的婴儿时期,144亿年前宇宙大爆炸导致形成了宇宙的婴儿时期。借助美国宇航局的微波背景辐射探测器获得的关于婴儿宇宙时期最精细的照片,通过这张照片,科学家精确的测量出了宇宙的实际年龄大约是137亿年,而通过对宇宙大爆炸模型的分析测出的宇宙年龄是138.2年,相差仅1%。

婴儿宇宙概念
婴儿宇宙的概念,首先确立无限的意念,在无限之中,我们又通过性质分析,得到(1+环境),环境之中包含了无穷的未知时空和生命。在这个1之中,我们定义出婴儿宇宙概念。这个宇宙,从其历史角度讲,并非是初生的,它也有着辉煌的历史。理论上白洞所在的宇宙就是婴儿宇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11-28 19:07:17 | 查看全部
通过虫洞相互连通的时空区。根据广义相对论方程式的某些解释,当我们宇宙中一个天体坍缩形成一个黑洞时,它能够经过黑洞中心的奇点膨胀到一个不同的时空中去。这个从奇点膨胀开的时空区将完全等价于我们的宇宙从大爆炸奇点的膨胀。即使进入原始黑洞的物质只有太阳质量的几倍,这样一个婴儿宇宙却可以因暴涨而变得同我们自己的宇宙一样大。

很可能,我们的宇宙是以这种方式由另一个时空区中的黑洞坍缩成的,而时空总结构(“总宇宙”)是一系列相互连通的泡,就像一杯啤酒上面的泡沫,没有起始也没有终结。要说明这点,可将我们宇宙的时空想象成一个膨胀气球的外皮,婴儿宇宙就对应从这个气球上挤压出来并独立膨胀的一小块,从这个婴儿宇宙的皮上又会像芽体那样产生新的婴儿宇宙,依此类推,以至无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11-28 19:07:31 | 查看全部
虽然这些思想显得稀奇古怪,许多科学家,包括英国的斯蒂芬•霍金、美国的西德尼•科尔曼和李•斯莫斯、俄国的安得列•林德,都对它们进行过认真的思考和数学上的研究。
婴儿宇宙照片研究
美国宇航局通过“威尔金森微波各向异性探测器”获得的婴儿宇宙的照片向人类展示了关于宇宙的各种信息,不仅可以告诉我们宇宙的过去,还可以据此来预测宇宙的将来,另外从照片中,我们还发现宇宙中最早的恒星诞生于宇宙大爆炸后的2亿年后。

从构成上看,对这张婴儿宇宙的照片研究发现,宇宙中可见物质占4%,暗物质比例为23%,剩下的73%全部是暗能量;另外,从几何结构来看,宇宙是“平坦”的,并将永远膨胀下去。上述结果使天文学家们倍感欣喜。研究小组成员、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天体物理学家施佩尔格尔认为,这张照片回答了过去20年来驱动宇宙学研究的一些最重要问题,包括“宇宙中到底有多少原子”以及“宇宙年龄究竟有多大”等。这些结果也为验证“大爆炸”等宇宙学基本理论提供了更准确、更有力的支撑,同时也为揭开宇宙“暗能量”之谜指引了道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11-28 19:07:46 | 查看全部
除了验证现有理论外,科学家们从婴儿宇宙照片中还获得了一些令人意外的发现,比如说宇宙中第一批恒星可能在“大爆炸”后2亿年就开始发出光芒,比此前所认为的要早几亿年。宾夕法尼亚大学的泰格马克指出,类似的观测结果“将是未来5年中所有宇宙学研究的基石”。

耗资1.45亿美元的“威尔金森微波各向异性探测器”2001年6月进入太空,运行轨道位于距地球约160万公里的“第二拉格朗日点”附近,主要用于观测宇宙微波背景辐射,按计划它的使命还将继续3年。微波背景辐射是导致宇宙诞生的“大爆炸”留下的“余烬”,早先的研究发现,微波背景辐射中存在着细微的温度波动,这些波动中保存着“大爆炸”后约38万年时宇宙的原始结构,现今宇宙中的星系等正是在这些结构基础上形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11-28 19:08:23 | 查看全部
宇宙还能存在多长时间
这张婴儿宇宙的照片有力的支持了宇宙大爆炸理论,由于行星和卫星之间的距离差在不断的变化让人类相信宇宙是在不断膨胀的,该照片还显示出宇宙的面积从诞生到如今已经扩大了近三分之一,但是关于宇宙膨胀肯定是需要外层空间的,但是这个外层空间暂时还没人证明是什么。

宇宙不是无限的,恒星的数量是有限的,但是接近于无限,所有恒星的光芒足以照亮整个夜空。根据热力学定律,相对于地球,遥远恒星发出的光芒被太空中某些物质挡住,光能将会被吸收转化成热能,这些能量最终要重新被辐射出来,从而也要发光(虽然光的波长可能不同),天空仍然还是被会完全照亮。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11-28 19:08:57 | 查看全部
通过计算发现,要把地球的夜空全部照亮,需要花上以亿亿亿年计的时间,远处的星光才能全部抵达地球。显然我们的宇宙还是太年轻了,所以对于宇宙还能存活多久我们完全不用去担心。

婴儿宇宙的照片让人类在探测太空的道路上又走近了一步,这项成果是近几年宇宙研究中最重大的发现之一。
太阳将进入与300年前导致封冻的泰晤士河上能够举行“冰冻博览会”的那段时期相同的变冷期,这种可能性大概有20%。但科学家们警告,下一次太阳过渡期不足以拯救地球于全球变暖。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11-28 19:09:35 | 查看全部
据英国《独立报》网站报道,太阳活动迅速减少增强了在下一个50年内世界经历“太阳活动极小期”的可能性。据信,太阳活动极小期是17世纪和18世纪欧洲和北美部分地区出现所谓“小冰期”的部分原因。
然而,一项研究发现,与人为排放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导致的气温上升的预期相比,太阳活动周期自然而长期的起伏所导致的全球平均气温下降预期可谓小巫见大巫。

报道称,最后一次太阳活动极小期发生在大约1645年至1715年间,其特点是,太阳黑子11年周期实际上消失,同时,到达地球的太阳辐射总量略有下降但造成重大影响。
根据对过去9300年中受太阳辐射影响的放射性同位素的计算表明,在过去数十年中,太阳处于活动极大期,但目前太阳活动正在迅速减少,在本世纪末进入极小期的可能性增加。
英国雷丁大学太阳物理学家迈克·洛克伍德教授说:“目前的发展轨迹是,未来50年内可能出现极小期,但总的可能性约为20%。然而,在未来100年内(出现极小期的)可能性上升至约5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