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激情凝聚团队智慧
——记株洲机务段株洲检修车间新组班组电一组
湖南株洲机务段株洲检修车间新组班组电一组,现有职工22人,其中助理工程师3人,高级工15人,中级工4人,班组职工平均年龄25岁,主要承担HXD1C和HXD1型电力机车车上电器部分的C级修和临修工作。自去年12月8日,班组成立以来,经检修的机车无一起责任机破和事故。
整合有序添活力
随着铁路的飞速发展,和谐型电力机车逐渐成为运输生产的主力军,为提高新形势下检修机车的能力,株洲机务段株洲检修车间将原先的电上组重组为电一组、电二组,打造标准化、专业化、规范化、程序化和系统化的检修班组。
电一组由原来电上组10名青工、各班组抽调的12名青工组成,主修和谐型电力机车上的电器部分;电二组由原来电上组的老师傅们组成,主修内燃机车的电器部分。
整合后的电一组,职工们能不能融合在一起?检修质量能否提高?班组整体素质能否保持并提升?一系列问题亟待解决。
整合之初,抽调进班组的人员,还不太适应班组的工作,工作起来也心不在焉。工长麻骁意识到,他们不能融入的症结更多是源于心理屏障,只有让大家敞开心扉、消除疑虑,新进人员和原有人员才能真正融合,形成更大的工作合力。
针对部分职工担心待遇上“厚此薄彼”、工作布置上“看人下菜”的问题,班组组织召开了座谈会,并邀请了车间总支书记参加,明确任何人只要进入班组,就要同享大家庭温暖、同担班组安全生产责任,同欢乐共荣辱……掏心窝的座谈会不仅消除了大家之间的隔阂,还让这群年轻人的心安稳了下来,踏踏实实工作,憧憬着电一组的发展前景。
24岁的青工周凯峰原来是电子仪表组的,来到电一组后发现,相对之前的班组而言,电一组任务繁重,工作压力大,想回原来的班组。在座谈会上,大家轮番和他促膝谈心,“年轻人多学一点、多吃一点苦是一种磨练,何况你是新分大学生,学习能力强、上手快,好好干,一定会有收获。”车间总支书记王永战勉励周凯峰勤学苦练,在岗位上成长成才。打那以后,周凯峰再也不提调走的事了,变成一名踏实肯干的优秀青工。
思想同心,赛过千钧。通过一次次的座谈解心结、一次次的勉励添干劲,抽调到班组的12名新成员,如同种子一般,在电一组这片新的沃土,落地生根,茁壮成长。
学技练功强本领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电一组有一半多是新人,之前没有从事过和谐号机车电器部分的C级修和临修工作,要想检修出优质放心机车,非得在全员业务提素上下一番苦功夫。为实现全员业务技能提素,班组从生产实际出发,结合季节性检修机车特点,开展了“业务管家”培养计划。他们从职工中选拔业务水平高、实作技能扎实的骨干担任教员,自制PPT课件、视频教程,每周二、周四下午3点半,针对某一岗位现场作业中的焦点、重点、难点问题,进行为期半小时的培训、授课、答疑。27岁的龙景凯是班组的副工长,也是业务教员之一。起初班组没有教材、没有图纸,为了给大家生动的上好每一次课,龙景凯便向厂家要资料,请段技术科专业人员给予指导,常常回家到还在电脑前专心致志的备课。墙内开花墙外香,龙景凯的精彩讲课,甚至还吸引了电子仪表组、中修组、轮对组的职工在休息时也慕名而来。
授课、培训效果如何?谁学的好、谁学的快?班组竞赛比比看。他们在每月月末的周三,举行班组内部技术比武,比武内容分为理论和实作两个部分,理论考试以本月业务培训所学内容为重点;实作考试则为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机车假设故障的处理,综合两项成绩评出前三名,授予班组能手称号,并给予奖励。截至五月初,已举办了6场比武,12人获班组能手称号,大大激发了学技练功的热情。
同时,为了帮助新成员尽快转换角色、了解岗位风险点、提高业务能力、掌握检修技巧,班组还采取“一对一结对子”的方式,由之前在电上组工作过的“老师傅”带后抽调到电一组的成员。24岁的王佳虽然年龄不大,但在电一组来说,却是一名技术精湛的老师傅了。入段3年以来,王佳就一直待在电上组,检修过DF4型内燃机车、SS6B型电力机车、HXD1C、HXD1型电力机车。电一组刚成立时,他就被车间主任“钦点”为HXD1C型电力机车的小组长,肩负着班组成员的日常业务培训、故障处理指导。在电力小辅修库,经常可以看到王佳带着徒弟石小梅穿梭在各台电力机车的身影,每月平均累积下来,处理疑难故障达15余起,受到了班组、车间的一致点赞。
此外,班组定期对职工学习情况进行阶段性验收考试,哪项不合格,就针对性的安排师傅“开小灶”进行补习。
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在“老师傅”的言传身教下,不到两个月时间,抽调到电一组的12名成员,全部顺利的通过了岗位考试,具备了单独检修机车的能力。
团结互助聚人心
微信作为一种聊天软件,把文字、图片、语音、视频等功能融为一体。联想到班组里绝大部分是年轻人,工长麻骁便把这一便捷的交流方式应用到班组日常工作、生活中来,为团队协作注入了新活力。
“亲,明天有暴雨了,大家记得带伞哦!”“我找到女朋友了,晚上我请大家吃饭”“向同志们报告,翟赟家顺利添丁了!”……班组团队活动、生活小提示、喜事分享等都会及时反映在微信群中,这已成为这群年轻职工生活的一部分。小小微信群承载着大家的快乐生活,体现着班组同事之间的深情厚谊。
“景添呼吸道炎,需要住院几天,中午大家如果有空跟我一起去看看他”,4月21日,工长麻骁把胡景添请病假的消息发到了微信群里。
“麻工长,添哥搞机车解编、蓄电池,每次作业过程中都好多灰,有时他又不带口罩,你中午去看他,给他提个醒咯。”看到麻骁发的微信,欧宇翔立即回复道。
“我觉得,现在任务重,口罩换洗不过来,建议多领点。”跟胡景添同一岗位的邱子君提议道。有想法及时提出,遇问题及时沟通,有困难及时帮助的做法在电一组已形成共识。班组成员之间互相尊重、理解、支持,使整个工作氛围轻松、快乐。
一个班组就像拼图,每个成员就像散落的卡片,只有拼在一起,才能展现出一幅完美的画卷,才会光彩夺目。
来源:中工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