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425|回复: 2

[已见刊稿件] “吴大厨”夺冠记

发表于 2015-11-30 14:00:04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吴大厨”夺冠记
“葱姜‘炝锅’要把握好火候,火小了,香味出不来,火大了呢,炝糊了,一股糊味谁也不爱吃!”11月28日,安徽电建一公司机械化工程处职工食堂吴成军在项目组织的厨艺比赛中再次夺冠,这是他连续三次名列前茅。比赛结束后,他的大厨同行们缠着他传授“转败为胜”的“秘诀”。
其实,吴成军干大厨是“半路出家”,并且在半年前的厨艺比赛中“垫底”。今年五月份,他们工程处食堂的李师傅调到其他项目工作,大伙一致推荐由他接替任大厨,因为他爱研究菜谱,琢磨什么徽菜、杭帮菜等菜系的烹饪。有不少同事尝过他的“小炒”,夸赞他的厨艺可以和大酒店的专业大厨相媲美。
上任之初他使出看家本领,烹饪了红烧肉、麻辣豆腐等几道家常菜,原以为大家都爱吃,但事与愿违,一大盆红烧肉,吃了两顿还剩一多半,麻辣豆腐剩的更多,几乎没动。
更让他难过的是,第一次参加厨艺比赛,评委们尝他的做的菜都摇头,有的还直皱眉头。他的成绩排在最后一名。他不服气,自己尝尝感觉味道挺不错的,为啥大伙和评委们都“不买账”呢?
难道我不是干大厨的“材料”?他有些动摇,于是就提出“辞职”。大伙“激将”他:行车操作精度要求那么高,人家要学大半年,你练了不到半个月就能“单飞”了!这比炒菜要难N倍吧?!你咋就这么认输了?认输可不是你的性格啊!
他想想当初为练成“一钩准”的行车操作绝活,起早摸黑,手指磨出水泡,用针挑破水泡,继续练,手指出汗,钻心的疼,咬紧牙关。随着手指老茧的增厚,操作技能也日益提升。他决定拿出当年学艺的劲头,练“厨艺”!并恳求大伙帮忙和自己一道查找“不好吃”的原因。
起初大伙看他择菜、洗菜、切菜,炒菜,食堂一大摊子活把他累得够呛,就不忍心提意见,不过看到他火急火燎地样子,就忍不住竹筒倒豆子,全盘拖出自己的看法。
有人说,每个人的口味不同,有喜欢咸,有爱甜。还有人直言说,你做菜的咸淡,全凭你自己的口味。也有人提出,食堂是大锅菜,和在家炒菜大不相同,火候大了,就等于“煮菜”,看到烂乎乎的土豆丝,没胃口了!再有,天气这么热,都想吃点清淡的,红绕肉太腻了。
他赶忙记在下本子上,休息时掏出小本子,揣摩怎么去逐项消缺。还找别的食堂里的同行,请教如何把控“大锅菜”的火候等小窍门。每餐过后,他都缠大家,请给提提意见。
为了做到众口不难调,他烧每样菜在加调料时,先盛起来一部分,加糖等调料,适合家是南方的职工口味,湖南籍职工爱吃辣,家是北方的口味重一点都面面俱到。除此之外,他还“刀工”上下功夫,比如大家都喜欢的青椒土豆丝,他说辣椒丝、土豆丝必须切得又细又长才行,因为这样熟得快,三两分钟就能出锅,色泽好,还脆,要是切粗了,熟得慢,就等于是“煮菜”,像土豆泥一样,烂乎乎的,口感差,营养成分也大大折扣。
不到一个月,他做得菜便受到大伙的“追捧”,顿顿都吃得一干二净。大伙说,我们有口福了,吴大厨的工作量却加大了!(夏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1-30 23:42:45 | 查看全部
学习夏老师文章了,请配图片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2-24 17:49:31 | 查看全部
呵呵,经过蒲老师同意,该文转到【谁学得快】栏目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