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164|回复: 0

用人单位到底看重毕业生什么?

发表于 2015-12-1 13:13:33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眼下,正是各高校毕业生就业签约的高峰时节。在采访中,一些企业和事业单位负责人告诉记者:前来应聘的毕业生看似不少,但真正能用、好用的没几个。而一些自认为很优秀的毕业生却诉苦:发布招聘信息的单位很多,但诚心招聘的单位少之又少,往往面试后便没有下文了。


  那么,用人单位需要什么样的人才?根据什么选才?怎样考查人才?高校应如何应对?


  “工作态度不能靠伪装,而应是一种修炼”


  多数用人单位在谈及选人用人原则时,都把人品修养,工作态度摆到至关重要的位置。厦门金龙汽车集团经理乔军提出,员工应具备“三心”,即责任心、上进心、事业心。责任心要求员工做好每个细节的工作,事业心是指员工要有一个敬业爱岗的工作态度,上进心是提倡用积极上进的心态看待工作,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


  中国建设银行人力资源部经理助理谢文松说,工作做得好与坏,不是取决于毕业于什么学校,也不取决于学什么专业,而是在于是否具备吃苦耐劳的精神与良好的学习钻研能力,再者,良好的心理素质也很重要,应学会处变不惊。


  共赢管理咨询有限公司高级顾问傅剑波建议,学生一定要重视哲学和数学两门课,前者教会学生做人的道理,树立一个正确的世界观,后者则教会学生做事的方法。现在学生往往重视专业课,而没有认识到这两门基础课在做人、做事方面的重要指导作用。


  厦门新格品牌管理顾问有限公司人力资源部经理陈元海说,面试中,用人单位会从细节表现中考查毕业生是否有一个真诚的工作态度,这种态度不能靠伪装,而应是一种良好的内在修炼。


  “看学历干什么,招聘来能胜任工作就行”


  某高校新闻系2008届毕业生小林“投简历投到手发软”,但至今没能找到一家新闻单位,因为她没有发表过新闻作品。“现在媒体都很看重应聘者是否有到报社实习的经历,是否有作品发表,两者都没有则免谈。”小林说,用人单位希望招聘“招之能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的毕业生,但这样的人毕竟是少数。


  厦门莲花集团总经理彭胜利说,现在用人单位非常注重实战,要求毕业生能很快胜任岗位工作,企业宁可花高价钱请有实战能力的人,也不愿意花较低的成本去聘用没有实战能力的人。


  厦门航空港综合部陈志毅说,作为服务型单位,对仪表、外语能力、处理困难的能力、职业素养等方面都有一定的要求。学生在校期间,应多参加辩论赛、朗诵会这些活动,这样有利于个人综合素质的提高。


  立林科技汤美华说,公司对既懂电子技术,又懂市场营销的复合型人才非常器重,还要求员工具备团队意识与奉献精神。


  福州某IT公司有几十名员工,当问及对员工学历是否有要求时,该公司负责人想也没想就说:“看学历干什么,招聘来的员工能胜任工作就行!只要综合素质高,工作干得出色,专科生月薪也能上万元。”


  “大学生应增强责任感,提升专业能力”


  厦门市人事局人才开发处蒋娇容认为,高校应关注就业市场,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合理设置专业和招生人数,着力培养高素质人才。


  蒋娇容说,一些学生从小在家中倍受呵护,在工作中往往会忽视拖地、擦桌子等小事,但这些看似细节的小事,却体现一个人的工作态度。


  大学生应注重增强责任感,提升专业能力,强化实践学习,不断适应就业市场的需求。


  厦门理工学院党委副书记林志成说,学生在就业规划上要做到“眼高手低”。所谓“眼高手低”,指的是要有长远眼光、远大目标和宏大气魄,同时要有从最基层做起、从身边做起、从小事做起的心态,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


  为了避免在就业推荐中出现“该生学习成绩优良,道德品质良好”等千人一面的评语,厦门理工学院建立了与众不同的“画像”档案。


  该校根据学生不同的气质类型、个性特征、专业特长、成绩与综合表现来给毕业生“画像”,记录了学生在校生活、学习的发展轨迹和脉络,用人单位可以从中“看个究竟”。林志成说,毕业生信息档案库的建立,加强了对学生信息的采集与管理,把学生在校期间学习、工作、生活的实际信息作为推荐毕业生就业的基础信息,实现了教育与就业的“无缝对接”。


  厦门市人才服务中心副主任包伟文说,高校还应举办一些就业大赛、就业沙龙、就业训练营等系列活动,开展就业技能培训,积极探索校企合作的办学模式,主动和就业市场对接,及时对专业设置和培养方案作调整,以适应社会对人才的需要。(文章来源:中国经济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