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楼主: 屈联西

不一样的年轻人

 楼主| 发表于 2015-12-7 22:38:47 | 查看全部
炉前沙场
——玉川冶炼厂熔炼炉生产小记
自从工段开展“生产竞赛”以来,各班组间赛产量、赛指标、赛现场……你追我赶、互不相让。我越来越深切地感觉到上班就像打仗一样紧张,炉前生产就像战场一样繁忙。这不,熔炼炉的六名职工已经交接班完毕。他们劳保齐全、各就其位,迫不及待地开始了本班的生产。
渣口负责人李恒义发出放渣指令。常文兵和孙强一人手执炮钎对准渣口,一人抡起铁锤使劲锤击。一阵锤钎交鸣之后,桔红色的熔液顺着渣坝汩汩而下,飞身扑入渣包之中。李恒义目不转睛地盯着渣槽,不时有粘结物糊住渣口,他便手握3米长的炮钎躬腰曲膝,瞄准结块接连猛戳并麻利地将其扒出。此时的渣液便及其听话地跟着他的动作顺势而下……接着,他又拿起取样铲取来渣样仔细观察,看是否夹带铜锍,以确保渣含铜指标。与此同时,常文兵和孙强则在一旁拉土、和泥,共同准备堵渣口用的泥块。几分钟后,一块块20公分见方的土黄色的“豆腐块”被运至渣口。不到半个小时,12m³的渣包便已满满当当了。李恒义和常文兵合力将泥块装在泥枪上,对准渣口猛然推上,原本喷薄而出的渣液瞬间便不见了影踪。三人顾不上休息,用铁锤打、拿炮钎撬,合力将溜槽清理干净后通知抱罐车将渣包运走。在等待下一个空包运来之前,他们又以“5S管理”的标准对岗位上喷溅的碎渣和工具进行了清理和定置。
铜锍口处,同样是一派紧张的劳动场面。炉前工李栓保正拿着一根长长的吹氧管对准铜锍口站定,他那炯炯的眼睛露出刚毅的目光。李向科手持电焊钳站在吹氧管的前端。一道耀眼的弧光之后,吹氧管喷射出明亮的火星。李向科放下电焊钳,迅速开大氧气阀门。伴随着嗞嗞的气流声,火光变得更加耀眼,并在铜锍口内向外四面飞溅,刹那间照亮了各个黑暗的角落。紧接着,一股灼热而火红的熔液喷薄而出:如开闸的洪水,又如脱缰的野马,狂暴不羁、汹涌澎湃。铜锍落入溜槽内翻滚着红色的波澜滚滚向前。炉前工胡京店手拿铁铲盯着渣槽,随时清除溜槽中的结块,以确保溜槽畅通无阻……一包铜锍快放满了,站在机声隆隆的现场,胡京店打着手势向铜锍口传递着信息。李栓保眼疾手快,迅速操作泥炮机对准铜锍口:定位、锁止、推入、打泥……他的动作快捷而精准,奔腾的洪流刹那间便被驯服。来不及等待溜槽上的结渣冷却,三个人趁热打铁、相互协作,快速投身于清理溜槽、整理现场的工作之中。
每天上班,同样的放渣、放铜锍操作他们要重复十多次,炉前工作的燥热与辛苦自不必说,然而他们却没有丝毫的怨言。总是团结协作、默默无闻地耕耘在自己平凡的岗位上。如今,在他们的团结协助下,生产顺利,炉况良好,现场整洁,熔炼炉处理量已经由之前的75t/h提升至80t/h,作业率由之前的不足95%提升至98%以上,产品指标明显好转。


                                              张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12-7 22:39:00 | 查看全部
炉长王建立

    王建立,中等个子,身材魁梧,为人热情豪放,从事炉前工作二十多年,是集炉前多项操作经验于一身的70后老工人。
    王建立在底二还原炉一直以来担任电热前床负责人一职,由于他在工作中勤奋踏实,责任心强,再加上他乐于助人,让他赢得了领导和工友的一致好评。前段时间他被提拔为还原炉炉长,肩上的担子重了,他的工作也更加努力了。
近段时间物料不稳,炉况异常,炉前操作非常艰难,这可忙坏了热心的炉长王建立。他还积极传帮带,带了个新人,本身自己岗位上的工作劳动强度就已很大,既要培养新人技能,又得保证新人安全,危险、劳动强度大的活他几乎独揽,但是,他不但毫无怨言,而且还在快速解决自己岗位上的活后去帮助别人。
渣粘难放,槽难打,他便成了渣口的人;铅流大,倒换铅模跟不上,堵不住,他又成了铅口的人。哪个岗位忙不过来他就到哪个岗位去支援,烟火弥漫的铅口收尘罩下,灼热的流渣槽旁,都经常出现他奋不顾身、忙碌的身影。还原炉在炉况异常的情况下能保证开炉次数,离不开他的日夜操劳,离不开他的热情与执着。脸上残留着汗水冲刷后又被烘干的痕迹,工作衣背上尽是盐渍,有力的大手紧握钢枪清渣,这就是他每天当班留给大家的印象。渣口老赵曾数次感激得想请他喝饮料、吃饭,都被他一一回绝:“这是我份内的工作,互相帮助也是应该的,请啥客?稳定炉况、保证产量就是对我最好的感谢!”他这种火热的工作热情不断地激励和鼓舞着我们,熏陶着新工人,他通过行动将“大干四季度”深植在我们的心里,大伙儿的工作热情高涨。
   “我是豫光一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王建立一直在用实际行动诠释着这句话。正是这一块又一块普通而朴实的砖,建起了豫光不断崛起的巍峨大厦。(李牛群)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12-7 22:39:19 | 查看全部
为班长点个赞
那天,班长来替换我吃饭的时候,我发现他手里拿着一根铁丝和一把钳子过来了,我心里想,他在这看着机组能干啥,可能是等我来了以后,去干别的事吧,我也没有多问,便和等我一起吃饭的铲片工小王吃饭去了。
等我吃完饭回来的时候,发现我的岗位上,大家经常上下圆盘的脚踏又加高了5寸,并且上面还包上了厚厚的旧保暖衣,又用铁丝紧紧的捆在上面,我和铲片工小王异口同声说:“这个创意不错!以后大家再也不会说脚踏低上下圆盘不方便了,同时也不用担心会滑倒了,班长的主意就是比咱们多。”班长听后笑着说:“我阴雨天气去商场买东西的时候,发现商场门口的地板砖上都铺着旧纸箱来防滑,咱们的圆盘上面有水,不能铺纸箱,我就想着用旧衣服绑在脚踏上试试。”说着,小王便一个箭步登上了脚踏。“软绵绵的,还真是不错,咱们应该为班长点个赞呀!”小王大声说:
由于圆盘离地面高,工段特意制作脚踏方便大家上下,但是脚踏设计稍微有点低,大家上下不怎么方便,再加上圆盘上又有油污又有水,圆盘还一直在转动着,大家每天又无数次的上下圆盘,一来二去,上下圆盘的脚踏被磨得非常光亮,一不小心,便会被滑倒到圆盘下边。
前些天,铲片工小王从这儿下去挂残片的时候,由于行车在打铃,他一着急,手也没有扶栏杆,就直接下去了,谁知就在这上下的一瞬间,一只脚在圆盘上还没有下来,另一只脚打滑,差点跌入圆盘下边,正在看机组的我,感紧一只手抓住他,腿上还是被擦了一大片,有的地方还渗着血,疼得半天没干成活。
有时候大家在休息室休息的时候,也会谈论这个话题,但是大家说归说,也没有想出合适的办法,也没有人把这件事放在心上,只有自己注意不跌倒算了。
班长的这个创意还真是不错,即是脚上有油有水也不怕,踩在软绵绵的脚踏上心里踏实多了,解决了大家上下圆盘的安全问题,从此以后,我们再也不用担心从这儿上下会滑倒了。
当我去给模板抹油的时候,发现圆盘另一侧的脚踏上也同样绑好了旧衣服,班长想得真周到,啥时候这边也给绑好了,我们真应该为他点个赞!
同样在圆盘上干活,我们怎么都没想起来,给脚踏再加高一截,用旧衣服给包着,能防止脚上有油会滑倒,难道就班长自己害怕吗?归根结底,还是没有责任心,还是没有把安全放在心上,班长的这个创意不错!确实解决了长期以来困挠大家的安全问题,我们应该为他点个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12-7 22:39:36 | 查看全部
为出台这样的《施工规范》叫好
“仪表箱中心距地面1.5 m,垂直度允许偏差1.5‰......”
“这么详细的规定!”
“咱们上次安装的箱子好像为了方便施工,方便操作,按分厂的要求,定的位置低了一点吧?”
“还有线槽,线标,线号,都有详细规定呢。”
“.......”
这是,锌业动力厂仪表科在学习动力厂新出台的《电气施工规范》后引起的讨论。
近日,锌业公司动力厂出台了《电气施工规范》,具体内容涉及仪表箱(盘)的安装高度,位置;线路的走线,偏差;元件,线槽,导轨,端子的布局,位置等等。从而规范了电气,仪表施工过程中出现的设施的具体细节、要点。目的是为了让动力厂技术人员在施工过程中,不但达到各分厂的技术要求,旨在工程质量上有所突破,出优质工程,出精品工程。
目前,正是公司全员甩开大步,大干四季度之际,这样的施工规范出台的时机,无疑是正当时。锌业公司下属分厂多数环境较为恶劣,涉及危险因素较多。为规范施工标准,确保技术改造过程保质保量,锌业动力厂出台了《电气施工规范》。要求机电仪工段及班组均要召开施工规范学习会议,并做好施工规范宣贯工作,确保人员学习到位,确保技改工程高质量完成。
    近年来,锌业公司动力厂不但承担着锌业公司全部的机械、电气,仪表的维修、护工作,还要抽出技术人员,对锌业公司技术改造进行项目施工。《施工规范》的出台为这忙碌紧张的项目施工过程中,制定了详细严格的技术规范,从而做到施工有规范,验收有标准。
现在,一场关于规范和如何规范以及怎样规范的讨论和行动实践活动在锌业动力厂各个工段,班组内部迅速展开。此举,看似微小,实则受益无穷,不仅保证了技术改造过程中的工程质量,也提高了我们的施工改造水平,旨在打造精品高质量工程,旨在打造高水平的安装,施工队伍。   (锌业动力厂   李承亮)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12-7 22:39:51 | 查看全部
我的工人老大哥
兄弟齐心,其利断金。从锌业公司开展产品质量品牌提升活动以来,锌业四厂就像一根绳拧在了一起,为了能够为公司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努力着。
来到锌业四厂经过一段时间的工作学习,现在来到锅炉岗位。小组长程永亮十分热情,还没等我问什么,就拉着我到他的地盘介绍起来,从锅炉操作安全注意事项到设备工作原理已及工作上的一些经验,对我进行了深刻的指导。早班交接完毕,他带我到锅炉巡检,碰到了工段长,工段长李建成说:“晨阳,到锅炉岗了,锅炉岗位工人都是你的师傅,好好跟着工人老大哥学习岗位知识。永亮,你可不能藏私哦。”程师傅笑着说:“领导,这个你放心,我保证把我知道的都教给他。”
小组长不仅待人热情,工作上也认真负责。一次正当他给我介绍锅炉刮板时,突然他停了下来。“晨阳,你先去帮我把螺丝刀、铁丝还有石棉石拿过来,顺便带个纸箱皮”。原来锅炉刮板底部由于锈蚀发生了漏灰,只有那么一点,却还是逃不过他的火眼金睛。虽然已经入冬,但站在锅炉旁却没一丝寒意,刮板底部也就三十几公分的高度,小组长蹲下他壮壮的身材,然后躺在纸板上就开始维修工作,其间刮板上不时的落下铁锈及粉尘眯住了他的眼睛。修理结束程师傅揉了揉他红红的眼睛,脱下手套擦擦满头的汗水,这时我随口说了一句:“就漏了那么一点灰,要不是您说我还真没发现呢。”“你可不要小看这一点点灰,长时间不修理漏多了那损失可就大了,公司现在开展质量品牌提升活动,要知道只有提高了产品质量和产量才能提高公司竞争力。”听完师傅这句话,顿时我无言以对。
从小事做起,从锌业公司开展质量提升活动以来,这只是活动在锌业四厂的一个缩影,相信整个锌业公司的每一位员工都在为提升公司产品质量做出自己的努力。作为锌业公司的一员,我要更加认真的跟老大哥们学习每个岗位上的知识和技能,以便在以后的工作能为公司做出自己的贡献。(程永亮 赵晨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12-7 22:40:11 | 查看全部
我的师父们
当成为一名员工时,总要经历开始时的适应阶段。在我才进入公司时,我还是一个什么都不懂的小白,身上还保留着在学校的习惯,进入工作还不适应,学校与工厂之间的落差,面临新的环境,认识陌生的人……。这一切都在考验着我,而在这过程中有三个师父影响着我,并给我提供了很大的帮助。
刚入班组,我接触最早的人是杨闪闪杨班长,他也是我的大师父。杨班长是一名老员工,他年纪轻轻就当了班长,也许他是我们公司最年轻的班组长,我们班组中的杨军委、杨路路都是他的徒弟。杨班长在我才进厂的时候很照顾我,作为外地人,对济源话不太了解,很多时候老员工让帮忙都不能了解意图,这时候杨班长只要在旁边就会用普通话解释一下或者干脆就帮我做,杨班长也没有安排太繁重的工作让我做,当我遇见不懂的地方杨班长总会很有耐心的给我解释。
杨军委是我的大师兄也是我的二师父。他给我的印象是很少说话的人,戴着一副眼镜有种书生的感觉,但他的焊接技术在我们班组中是最棒的!我们班组曾经修补过一辆水罐漏水的撒水车,洒水车的水管需要焊接,但是水管的管壁很薄用焊机焊接总会烧穿管壁,花了一些时间水管还未焊好,等到杨军委上班,他很快就把水管焊好了。杨军委过硬的技术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想我们厂需要的就是这样的人,我也要努力提高自己的本领,只有自己的技术本领过硬才是长久立身之道。
杨路路是我的二师兄也是我的三师父,他也是给我印象最深的人,在平时杨路路总是风趣幽默给我们带来欢乐,在工作中也是风风火火。记得我刚到班组,那时气温很高,我们班组要在太阳下干活,我到班组时大家都在避暑降温,只有杨路路一人在干活,当时我就希望能像杨路路一样投入工作。在以后的工作中,感觉杨路路总是充满活力!记得有一次在工作时杨路路不小心伤到了手,但他还是坚持上班。杨路路的行为总是鼓励着我,每当我情绪低落的时候想想杨路路的干劲,就更加坚定了坚持下去的信心。
这就是我的师父们,曾经有人对我说我的师父们在我们厂的一线生产人员中素质很好,每个人都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和他们一起工作的日子里,我感觉我们是一个很融洽的集体,才工作的时候我和家里的亲人总是担心我受到老员工的欺负,我很荣幸遇见了这样的集体,在这里让我重新享受到家的感觉。
作为一个新人,我有很多需要学习,和师父相处的时间,我开始了从学生到产业工人的转变,一个好的集体更有利于思想的转变,从某种程度上说我的师父们不仅仅是教会了我技能,更教会了我如何融入社会,是我人生的导师!
感谢我的师父们。(尹志迪)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12-7 22:40:32 | 查看全部
锌业三厂浸出工段的“低碳环保”
锌业三厂浸出工段-杨丙辉
锌业三厂浸出工段是由焙砂浸出工序、氧化锌浸出工序两部分组成,是整个湿法炼锌系统的神经中枢,是将固体转换为液体的首道工序,横向连接焙烧、硫酸、回转炉工序,所以接收焙砂料,粉尘防止成为工段的一个环保课题。
浸出工段通过管道和料仓接收焙砂粉尘后,由星星给料器和皮带秤通过螺旋输送至反应槽中,由于反应槽中产生蒸汽,蒸汽进入螺旋造成螺旋内焙砂料粘块堵塞螺旋,工段一般情况下在螺旋上方安装通气管道排出蒸汽,以免造成螺旋堵塞,这样就会导致粉尘随着蒸汽一同排出,造成车间内粉尘过大。浸出工段工段长杨季冬查询资料,结合浸出工段实际生产情况,利用废旧钢板和角铁,制作焊补成一个箱体,里面焊补交叉式挡板,合理设计挡板角度,箱体分开两半,中间利用橡胶垫密封,方便定期清理。并命名为“迷宫式”收尘箱。
“迷宫式”式收尘箱安装过后,既避免了下料螺旋内蒸汽过大造成的堵塞问题,又解决了车间内的粉尘问题,可谓一举两得。车间的粉尘减少了,设备更加“鲜亮”了。“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从基础做起,一步一步改善工段环境,这就是锌业三长浸出工段的“低碳环保”。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12-7 22:40:49 | 查看全部
雪中暖流
    酝酿了十多天的雪终于在11月23日黄昏飘然而下。
    次日拂晓,推门而出,雪竟已深没脚踝。雪依旧下着,今天要上班,路况不好,还是早去为妙。一路小心,终于提前50分到了厂门口,远远望去早已有十几部轿车围在附近等待。厂门口前那段平缓短短的小坡上竟搁浅了四部轿车,加足油门的发动机“嗡嗡”作响,车轮拼命地刨着雪就是不走,久而久之还玩起漂移来。司机使出全身解数,反复前进和后退最终也无济于事。眼看要迟到了,怎么办?咫尺之间,忽觉有千里之遥。来往的车辆多了,积雪已被碾成了溜光的冰层,步行尚且困难,何况车子?临近8点,车子越聚越多。门岗上值班的保安不顾地面湿滑,匆匆赶来帮忙,三五成群的围在车后帮忙推,也陆续有人找来铁锹慌忙铲雪清理,车轮甩起的冰雪泥浆飞溅到热心帮忙的人身上,他们却全然不顾。
股份公司办公楼前的小陡坡是通往停车场的必经之路,坡面上的积雪已经被办公楼里早到的后勤人员清理得干干净净,而他们依然在雪地里坚守,他们赤手紧握铁锹和扫把不停的清扫、延伸着坡两端积雪覆盖的道路,及时地清理着坡面上不断飘落的雪和车子甩落的冰水泥浆,让每一辆车都顺利通过小坡安全驶入停车场。“大冷的天叫个铲车清一下得了,干嘛冒雪守着?”有过往的工人情不自禁地问。“路面窄,况且短,不需要用铲车,何况铲车也清不净,为了大家更安全,还是人工清得好。”
进入厂区,只见到处都是三三两两铲雪的人,他们不仅自扫门前雪,还要给别人帮忙,大家齐心协力,让厂区的各条道路通畅起来。
    突如其来的一场大雪,必然会给生产生活带来诸多不便,而在豫光却有这样热火朝天的场景,冰雪之中,让员工心里暖流涌动,感动不已。(李牛群)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12-7 22:41:05 | 查看全部
一句话的事
生活中,偶尔有事需要朋友帮忙,不等说完,朋友便会爽快地说:“好啊,一句话的事。”没有顾虑,没有杂念,然后尽心尽力去帮助。朋友的爽快让我感到友情的温暖,生活的美好。
“师傅,小车控制器转着有点费劲,帮忙润滑一下呗。”“别管了,一句话的事!”那天上班时维修工同样的回答让我颇感意外,曾经对外协维修工在工作中推诿怠慢的不好印象顿然消失。事情已过去好多天了,至今想来仍感温暖,当时的场景一直清晰地萦绕在我的心头。
那天接班巡检时,我发现三号车南北两个包闸松紧不一致,操作起来左右晃动,很不协调,于是打电话给维修工说明情况。几分钟后,一个维修工穿着满身油污的工作服,背着鼓鼓囊囊的工具袋匆匆赶了过来。“刚刚和同事正在四厂修理行车,怕耽误你们的工作,接了电话就赶紧过来了。”说完径直走上行车,拿着工具熟练地调试起来。松,拧,紧,固定,只见他一丝不苟地工作着,一会儿的功夫就调整完毕。我试了试,操作起来松紧合适,运行很稳当。
维修完毕,他正要离开时,我忽然想起最近小车控制器操作时有点费劲,有时还有点卡,上次打开后发现旋转轴缺油了,因当时工作很忙,就没顾着维修。看着维修工慌忙的样子,心想趁现在炉上没活,让他帮忙润滑一下,也不知他现在是否顾得上?谁知我刚说出口,维修工就爽快地说:“好啊,一句话的事!”说完,他又麻利地打开箱门,断电,卸掉防弧盒,然后用螺丝刀带着黄油一点一点往轴上抹油,看着他半蹲着认真工作的背影,我心里泛起一股暖流。
    “一句话的事”,多么简单的一句话,它会让人感到温暖,体会到真诚,感受到美好。无论是在繁华的生活中,还是在忙碌的工作中,有了这句话,我们就会对未来充满更多美好的希望。
                                   (锌业五厂:樊路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12-7 22:41:40 | 查看全部
以人为本,创和谐浸出!
锌三 李源
      “企业的企字是由一个人字和一个止字组合而成的”,这是在我刚刚进入锌业公司一位领导在对员工进行培训时所教导的话,普通的开场白却强调了人员的稳定对于一个企业的发展和壮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企业的发展与壮大需要的不仅仅是优秀的管理团队,更重要的是员工的真心付出与贡献。
    进入十一月以来,气温骤降,日短夜长,冬季的早上天色尚浅,天空还是一片灰暗的时候,尤其是家离厂区较远,不能坐厂里的班车,需要骑车上下班的工友们就已经骑行在上班的路途中了,由于途中没有路灯,标示线不清,又临近村庄,许多大货车每每从骑车的工友们身边呼啸而过,给我们厂里的广大员工带来了极大的不便,也带来了不小的危险性。每当进出厂区的时候,总会看到这样一条充满人性的温馨提示“高高兴兴上班来,平平安安回家去”的标语,这两句话印在厂区门口的两侧,也时时刻刻印在我们心中。为了给广大工友们一个安全上下班的路途,锌业三厂浸出工段把“关心员工”作为企业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从浸出工段的实际情况出发,站在广大工友的立场上,深入了解广大工友的立场,为讲关心员工落实到真正的行动上,锌业三厂浸出工段果断出资为每一位上下班骑车的工友们配备了“反光贴”,贴在车子的前方和后方,这样不仅妥善避免了前方或者后方行驶的车辆看不见道路两旁的自行车,电动车和摩托车造成的人员伤亡事故,还让广大工友都切实感受到了领导的贴心关爱。
    同样的是一个企业要把关爱员工做到实处,就不要讲究什么形式主义,只有实实在在的关爱,真真切切的关心,才会让工友们在数九寒天的冬天干劲如同骄阳似火的夏天一样。形式主义只会让员工感到虚伪和厌烦的抵触。
生产型企业从行业性质来说真的好像是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人员流动率往往是惊人的,对于一个生产型企业来说,稳定员工是重要工作,产品质量关乎企业命脉,可是产品的质量不在少数的管理者手中,不在少数的质检人员手中,真正掌握企业命脉的是我们的一线工友们。优秀的员工就企业竞争的刀刃,时刻都能在关键时刻亮出自己的威胁力。而较大的人员流动率不仅仅使企业优秀的技术性员工培养成为问题,同样的各工序的中坚力量更会时刻处于空虚状态,所以收拢员工的心,稳定员工成就了关爱员工这一主题的持久存在。企业就想是一个大家庭,管理者不仅仅是意义上的主事者更像是一个严明的家长,一颗糖就能让孩子得到满足,员工同样如此。对待自己的员工,管理者首先就应该付出真心,用真心换真心,我相信这个家是团结的,这个团体更是过硬的,这个企业也能像李云龙的军队一样,是一支嗷嗷叫的军队,更是一支能迎难而上的军队。真正的做到尊重同样是一种实实在在的关爱,高高在上的领导永远都得不到员工们真心的钦佩和服从,虚伪的尊重永远得不到对等的尊重和爱戴。关爱员工真心以待,最后希望我们三厂浸出工段能因此而成为一个真正的坚实堡垒。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