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闭锁已关闭,摇台已落下,防坠器已关闭,安全确认完毕,安全帘已挂好,请出罐!”随着罐笼徐徐站稳,停罐信号响起,随即传来运搬工区把钩工洪亮的安全确认声音,把钩工面向罐笼立正站于摇台两侧,目送每一个出罐的职工。这是兖矿集团济二矿副井口把钩工现场执行“手指口述”安全确认操作法的场景。
  据了解,“手指口述”安全确认法讲究的是由物本安全管理上升到人本安全管理,再上升到心本安全管理。2011年,该矿在全矿全面推行“手指口述”安全确认法,经过四年的实施,目前,全矿职工已经成了一种习惯,无论哪个岗位的职工,在操作前都要进行安全确认,最大限度克服“三乎三惯”思想,有效避免事故的发生。
  
  新法如“仙丹”
  
  “‘手指口述’安全确认,就是让干部职工思想扎下安全这个根,就是规范职工的行为规范,就是要落实到岗位上,最终就是确保矿井安全。”该矿安监处党支部书记孔凡喜连续说出了四个关于“手指口述”安全确认的好处。
  “手指口述”安全确认源之于日本,该矿视之如仙丹,在起步之时,该矿实行一抓培训,二抓队伍,三抓考核,就是强调在执行“手指口述”安全确认操作法时,要心想、眼看、手指、口述,一个都不能少。
  据了解,在实施初期面临的首要问题是思想认识的接受问题,该矿成立专门领导小组,分级负责、层层落实。采用安全活动日大讨论、班前会提问、现场模拟演练等方法,提升职工认识、理解和学习兴趣,达成操作的执行力。但是,现场操作是一个更难的过程,该矿运搬工区区长周加兰向笔者介绍:今年以来,他们工区一直保持在矿考核前两名,人均多收入1200多元,但是,当时的实施过程是比较难的,工区点多面广,涉及绞车、电机车、把钩工等岗位,安全确认操作步骤复杂。职工的文化素质参差不齐,老职工多,加之文化程度不高,甚至连字也不认识,会干不会说,会说不会记,记下来之后在现场动作不标准。于是就利用安全活动日,利用多媒体播放录像,现场讲解,规范职工安全确认的动作、语言和程序。为此,着重打造副井口信号把钩工和南北翼胶轮车胶轮车司机两个亮点,对“手指口述”执行好的班组和职工予以奖励。“我们所有管理人员带头学习和熟练,在此基础上,实施多项严格的检查考核,强制推行,背不下来就不让下井,直到背下来为止。”具体负责“手指口述”安全确认该工区技术员曾援说。
  
  好法演化为“习惯”
  
  好法在于坚持,将强制演化为习惯。该矿安监处从安监员中抽调9人,成立“手指口述”安全确认督查小分队,每天深入到全矿每个岗位进行现场督查,走到哪教到哪,现场指导不怕麻烦,根据大家反馈的建议,制定了各个岗位特点的“手指口述”安全确认操作步骤。为便于职工好确认,根据工作现场实际,不断减少内容,简化形式,说的字数少了,但是做的一点都不能少,比如在对机电设备检修时的手指口述,用一个“好”字代替,但必须指到位,哪台设备,动作必须标准。该矿制订“手指口述”现场操作管理制度,把定期检查变为不定期抽查,发现不按规定执行的,由督查小分队现场纠正,杜绝应付流于形式等不讲实效的做法,做到了简洁、实用、有效,提高现场作业的正确性、可靠性、安全性。
  “职工由起初的嫌麻烦逐渐养成了一种习惯,不进行‘手指口述’,心里反而不踏实,我们实行的是岗位工实名制确认,这种确认成为保证现场安全的重要一环。”在综采二区见到该区长赵广兴,他自豪地说。这时,生产班控制台电工陈海波走过来,完整地向笔者展示了他们工作时的“手指口述”过程:转载机、运输机已确认,控制台确认完毕,可以开机。笔者看到他那么认真一板一眼地演示,很感动。他说:“原来就没有这个‘手指口述’,但是我们也是用喇叭喊的,如今实行这种确认,是百分两百保证安全。”技术员张金宝也说:“简单的几句话,喊了,确认了,听到,注意了,就会安全。‘手指口述’就是告知大家,我能操作,操作是安全的,不口述不手指,表明没有心想没有眼看,其他职工干着活,就可能发生事故。”
  
  好习惯促“发展”
  
  职工的作业习惯决定矿井的安全,规范的操作促进质量标准化提升,促进矿井安全发展。在综掘二区的班前会上,笔者看到这样一幕:“当班出勤16人,无不安全人,确认完毕”。这是721队工长李凡斌在班前会上对不安全人的排查情况进行安全确认。“我们在三个月的手指口述考核中,我们连续两个月获得全矿第一,有一个是第二,我们受到了很大的奖励。”该工区党支部书记姜二虎介绍道。该工区新班子组建以来,高度重视手指口述安全确认制度,重新修改了工区手指口述安全确认制度,严格指标划分,严格考核,队与队、班与班、人与人都互相评比,严格执行手指口述安全确认制度。在现场迎头的综掘机司机没开一次机,都要执行手指口述安全确认。“综掘机前方后方无人,周围环境安全,可以送电,安全确认完毕。”“高压供风胶管连接可靠,周围环境安全,安全确认完毕。”等安全确认的声音不时回荡在巷道里。孔书记告诉笔者:“如今,走进井下,从机电、运搬、通风等各辅助岗位到一线迎头、采面,‘手指口述’安全确认再作业已经普及。”
  在谈到取得的效果时,孔凡喜说:“‘手指口述’如生产的‘护身符’,思想上扎根、岗位上落实。心想、眼看、手指、口述,一个都不能少,职工的安全意识增强了,操作行为更规范了,已经成为一种自觉的岗位操作行为,保障了自身和别人的人身安全,许多低级错误都可以避免和消除,质量标准化工作也上了一个大的台阶,为实现矿井安全10周年打下基础。” (吴长芝)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