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858|回复: 1

高度  深度  宽度

发表于 2009-10-10 18:00:14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人民观察》以“人民”为根基,以“观察”为方向,着眼于充分发挥以深度见长的纸媒特色及党中央机关报的宏观优势,致力打造更具思想性、分析性、贴近性与可读性的深度报道。

  全局的高度

  《人民观察》选题紧紧围绕中央工作的重点、难点和群众关注的热点,其中政策性、趋势性选题成为主打项目,报道注重从政策的高度、趋势的发展上去把握方向,梳理脉络。

  如《聚焦沿海新脉动》,将沿海地区的经济变革与使命放在国家发展战略的背景中;《惊涛拍岸自岿然》,对金融危机下中国政府的一揽子经济举措进行详尽解读,把握精当,等等。这些报道体现了独到的观察与思考,也体现了《人民观察》栏目关注政策、事态发展的动向和趋势的定位。

  以《人民日报》头版为载体,《人民观察》栏目在扩大影响和营造品牌上的优势十分明显。高起点的版面和相对固定的频率,在推动栏目发展的同时,“水涨船高”的效应也在显现。《聚焦沿海新脉动》、《如何看待山西经济负增长》、《让江河湖泊休养生息》等一批优质、厚重的报道,提升了深度报道的水准,也推动着“人民”系列品牌体系的构筑。

  思想的深度

  调查是深度报道的必要手段。作为深度报道栏目,《人民观察》充分利用调查这一有力武器,注意挖掘每个事件、话题、现象背后的深层信息,对新闻事实做条分缕析、抽丝剥茧式的剖析,以求切中核心。

  在《加减法中看医改》中,记者通过北京德胜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三笔账”——医生收入增加、患者药费减少、卫生服务中心门诊量增加,以小见大,反映出医改的思路和效应。报道“一滴水见太阳”,可读可信,全面立体。

  跨越的宽度

  题材机制创新,实现跨越。《人民观察》立足全局的宏观定位决定了其题材的跨领域。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报道领域不再被单独割裂,而是交叉贯穿在一篇篇调查分析报道中。反过来,题材领域的拓宽,则进一步提升栏目的高度和厚度。比如《让江河湖泊休养生息》一文,没有单纯从“环保”这个主题出发,而是把环保创新放到了政府决策、经济发展、生态文明等背景下进行解读,勾勒出一个相对完整客观的框架,主题更具全局意义。同样,《聚焦沿海新脉动》把一个宏大的经济话题与国家发展战略、发展理念很好地结合起来,记者不仅学着做“经济学专家记者”,还体现出多方面的知识积累。《人民观察》栏目作了一种新的尝试,也为“全方位”记者提供了很好的舞台。

  促进报网融合,实现多媒体传播,是《人民观察》追求的目标之一,也是为报社应对新媒体时代竞争、建设国际一流媒体所作的尝试。

  每期稿件在《人民日报》见报的同时,在人民网的专题上就有延伸阅读,包括各种背景介绍、资料链接、专家访谈、言论、数据图表等形式,而把视频、音频进一步引入报道中也是《人民观察》栏目正在努力的一个方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10-12 10:42:33 | 查看全部
好文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