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5-12-13 22:56:53
|
查看全部
新光的员工和经销商们还没缓过劲,新光又推出了“逗芙”和“天女至爱”两个高端品牌,且将“新光”升级为专营店品牌,同时新建了“希宝”品牌,今后将替代“新光”成为批发渠道的主力。粗算下来,新光集团两年多竟做了6个品牌。如今两个夭折,“逗芙”和“希宝”一直没有起色,“天女至爱”刚开了几家店,路途遥遥,而“新光”专营店仍然盈利能力不强。
据一位内部人士说,在新光密友挫败之后,周晓光让虞泽宇深刻总结教训和经验。“他虽然上交了厚厚一叠总结,却没弄清楚最核心的商业模式,只是将操作的细节逐一梳理,比如应该如何培训店员、如何陈列。可弄这么多细节有什么用,新光需要的是一句话:什么是正确的商业模式?!”上述新光的内部人士对《中国企业家》说。
长期困扰周晓光的一个焦虑是:人才之缺。常年在外奔波、活动的周晓光需要一个懂营销和品牌运作的“CEO”来为新光主导转型。现任新光饰品公司总经理陆晓忠是一个忠诚、善于管理的职业经理人,但由于是生产部门出身,缺乏营销经验。
然而,新光的家族企业体制、股权高度集中、创业元老众多等情况似乎为人才的引进蒙上了一层灰影。周晓光不是一个热衷封闭的老板,她从1999年就引进台湾的一位职业经理人,为当时管理粗糙的新光制定了一系列规范。2002年,周晓光又以200万元年薪空降了一名职业经理人刘清昆。此后5年,新光一路狂奔。刘清昆不仅擅长管理、激励,对转型也很有兴致。不过,由于矛盾激化,刘清昆在企业转型刚起步时便离开了新光。对于其原因,内部众说纷纭。一位新光的高管向记者暗示,刘有些“功高盖主”,且刘曾对他说过,感觉干了几年还是得不到充分的信任和授权。但周晓光并不这样认为,“我不信任他,他怎么能做出这么多成绩?主要是他后来有些缺乏激情了,职业经理人,也有自己的发展规划。”
在新光11月7日的全国经销商大会上,周晓光的丈夫、副董事长虞云新宣布他将负责起主业的转型,在他发表完质朴的演讲后,全场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义乌商人周晓光
周晓光和她的丈夫虞云新,都带着义乌商人的典型优点:草根出身、勤劳致富、上进心强、反应迅速,而与之相应的另一面则是:容易急躁、商业知识不够系统,决策主要依靠经验主义和外脑的“提点”。
按照一位新光高管的总结:做过的,就懂;没做过的,就是不懂。这在新光尝试资本运作过程中表现得尤为明显。“董事长对资本运作很有兴趣,但她不知道怎么做。她和郭广昌关系很好,但郭广昌跟她说的话,她不一定完全理解。比如收购,你为什么收购?是财务投资还是战略投资?不能因为价格便宜就买。你收购美丽华后派了管理团队去,但并没提升美丽华的经营水平,这能算成功吗?虽然土地资产升值了,但这是偶然因素,也不代表你能变现。换一个收购,可能还是想不清楚。”这位高管认为。
“想不清楚,就容易被‘忽悠’。”这位新光高管叹着气说,“董事长喜欢向所谓的‘高人’学习,比如巴菲特、比尔·盖茨、某某咨询公司、企业家、教授,有时候东拼西凑反而把思路搞乱了。”他甚至暗示,新光对外引以为傲的2007年斥资1000多万上的ERP系统就是被“忽悠”的结果。“我们又不是标准化生产的企业,上ERP不仅没多大作用,还添乱。”
但周晓光可能会对属下这样的意见不以为然。两年前,要不是外面“高人”的指点,她会果断在2007年收缩投资储备现金从而为2008年的冬天备下粮草吗?谁说巴菲特的教诲对一个义乌商人就没有助益呢?为了聆听投资大师巴菲特的教诲,周不惜购买昂贵的巴菲特股票,参加了2008年5月“3万人朝圣”的巴菲特股东大会。“巴菲特告诫我们,金融危机会继续恶化,企业要做好两三年过冬的准备。”周晓光回来后,便着手裁员和调整公司架构。
“她非常好学,百折不挠。更重要的是有很高的‘德商’,其为人处事的方式让许多人愿意帮她,这或许能让新光最终转型成功。”在采访中,许多人对周有类似的评价。
现在,手头宽裕的周晓光已着手“抄底”。她计划并购一些原材料生产企业和渠道商,为的是与主业战略协同。此外,新光已经资助了8家义乌企业,包括由于扩张过快,而一度被银行追账、濒临崩盘的宝娜斯袜业。作为担保方,新光帮宝娜斯支付了1亿元现金,并换回富越投资公司中宝娜斯的股份。
宝娜斯袜业同样也在转型,其总裁黄祖群说,宝娜斯是“两年磨一剑”,终于要推出一个高端品牌了。“两年不算长,因为对于一个制造型、批发型的企业来说,品牌升级实在太难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