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5-12-15 21:16:13
|
查看全部
前瞻性的战略思维和危机意识
2009年,金融海啸的冲击波还在潜滋暗长,而万科就一举以634亿元的销售额,傲视同侪。这也是内地第一家房地产商年销售额突破600亿元。中国的房地产公司都在摸着石头过河,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供借鉴。这个行业密集程度不高,各个产品间也很难形成一个现成的标准供后续销售参考—房子不像其他产品,它的定制性和项目性很强。冯仑分析过,“在金融危机下的野蛮生长”,万科之所以做得不错,有着几个原因,除了第一点勤之外,第二点就是能够及时检讨自己的发展策略,进一步推动住宅产业化,这是王石在万科管理之中,一贯固有的前瞻性战略思维。
干着今年的,就部署着明年的,想着后年的,晚上惦记的,是10年20年后的事情。而前瞻性思维,就体现在万科的三不原则,“不拿地王、不囤地、不捂盘”。事实上,房地产这个行业太健忘,太容易忘记危机。对于万科而言,“小心驶得万年船。买错地是最大的浪费”。万科有3年开发的储地原则,土地储备的战略思考就是要“量出为入”。
冯仑总结万科能逆势生长的第三点原因,就是在2009年,具有了浓厚的危机意识,不再以坐稳天下的心态来面对市场,而是公司和领导者都一起走下神坛,把道德、外部环境等做一个重新的梳理,把所有的一切都打回到最低点,调整自己,过平常人的日子。
例如,万科曾经非常自豪,占有内地房地产市场销售的第一位,有2个百分点的市场份额。但是,今天的王石,对于最大房地产开发商的头衔也已经看淡。他认为,“如果有企业要在规模上超越我们,那就超呗,我不介意。这对我来讲有什么意义?再说了,目前万科销售600多个亿,两个500亿公司一合并就超过了,但这意味着他们的风险也更大。”王石看淡排名,更关注的是增强企业的体质,提升企业的内在实力。这也是王石率领万科在绿色地产之路上一路快跑的重要考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