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楼主: 屈联西

女儿成长记

 楼主| 发表于 2015-12-16 22:34:13 | 查看全部
夭    夭
今年的冬天乍寒还暖,突降的初雪和久违的阳光之间的过渡还真是让我喜出望外。前段时间,我还以为这个冬季不会再“暖和”了!
致使自己有如此阴沉的心情的起因是夭夭母亲突患疾病。电话里的她是哽咽着向我说完的,言语中的压抑和不知所措让我也跟着哭哭啼啼。我几度想说什么,但又欲言又止,也许倾听和祝福是最好的方式吧。妈妈为了宽我心,也多次对我进行劝说:“没事的,能治好的。”可我仍牵挂不已,惦念至深。
夭夭是我玩了12年的好朋友,我俩是那种在外人看来是八竿子打不着的甲方乙方,但却出人意料的好。也许真的是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从2003年相识于市实验中学,和她成为同桌的那一刻起,12年来,还真庆幸有她在我身边的各种熏陶,我才没有跑偏吧。
她当时对我的“良苦用心”,让我现在仍感到特别温暖。由于我当时是住校生,一星期回家一趟,所以自由懒散,当时交的朋友也都随着我的性子来。但唯独她不是,当时班里人多,每天写的日志都是由小组长检查,老师很少过问。我以为我和她当时的关系,作为小组长的她应该也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谁料想,当她发现我日志没写,就立刻去向老师打小报告,大义灭亲去了,结果老师罚我再多写两篇,打那以后,我的日志再也没偷工减料过。
    可我因受不了她对我的“高压政策”,曾去班主任那请求换同桌,未果,而她开始变本加厉起来。早读的时候因为我在那念歌词,不好好背书,对我大声训斥,被老师听到,结果被罚写检讨。上物理课的时候觉得枯燥乏味,就偷偷地在看韩寒的《三重门》,她知道后又给老师通风报信,结果书被没收。等等诸如此类的事情,以及她每次的苦口婆心,致使我变得老实起来,俩人关系也越来越好。
但不得不说,我们之间的友谊,却一直都是她在付出并尽力维持。那时,她会为了中午节约时间给我补数学,和我一起在食堂吃,不回家吃饭。有时作业太多,住校生宿舍熄灯太早,她就和我一起去给生活老师说明情况,让我去她家做作业。而且初中毕业到现在,我们都不曾读过一个学校,但她总是在我不联系她的时候跑来我的学校找我,印象最深的就是我毕业在郑州实习了几个月后,回到济源闷闷不乐,她给我打电话,我却不接,其实那个时候的她正在准备考研,但为了我这个没良心的,特意跑回来陪我呆了几天。
    之后,她从如愿以偿去南京大学读研,到在新郑考上公务员,再到今年和交往六年的男朋友订婚。这期间,我俩相隔两地,却从未间断过联系,可她每次回来,就会对我各种唠叨,告诉我应该这样做,不该那样做等等。我每次都拼命点头,然后她两个很深的酒窝就开始肆意起来,这也是我为什么给她起夭夭这个外号的缘由,因为“桃之夭夭,灼灼其华”,其初衷是希望她永远绚丽如花。
     可终究是,做母亲的不幸在儿女的身上总是加倍的,从她男朋友的口中获知,她最近都瘦了快10斤,也很少笑,可好在她母亲的病情已经开始好转。我想了又想,还是借用我非常喜欢的一句话给她发了一条短信:“一瞬,一刹,一弹指,一须臾不是形容时间的,是形容快乐的,愿你永远都是快乐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12-16 22:34:27 | 查看全部
油茶
在寒冷的冬天,早上起床总想来一碗热腾腾的粥来暖暖胃,这让我想起妈妈自制的油茶。那朴实无华的味道,就像妈妈的爱一样隽永绵长,那也是记忆中最难以割舍的味道。
我的祖籍豫北焦作,我们当地就盛行油茶,武陟油茶也甚是出名。此茶虽名茶,却不似绿茶、红茶那般清寡,更类似于粥,就像南方的黑芝麻糊,历来是南甜北咸,到了我们北方,就有了因地制宜的咸粥了,还如逍遥镇的胡辣汤。胡辣汤口味虽好,就有点哗众取宠,对于忠于健康的我,还是对油茶情有独钟。
妈妈常年都是自制油茶,因为油茶特别便于存放,也属于中式的快餐吧,特别适合快节奏的学生和上班族,从生到熟就几分钟,而且味道醇香,营养健康。在我的学生时代,无数个清晨,都是它走上了我的餐桌,温暖了我的胃。
油茶也叫炒茶面、炒面,做法也不复杂,食材都是常见的面粉,芝麻,小磨香油,红萝卜等,也可以加入自己喜欢的配料,比如:核桃,砂仁,茴香,或焦作特产的怀山药等,那口味就更丰富了。具体的做法我也没有尝试过,只见过妈妈做的,就是把这些食材放在干锅里炒熟,再加些调味料,晾干,就可以存放起来,很久都不会坏的。之后就在每个早晨像做一般的白面粥一样煮熟即可。
后来我结婚生子,带着我的他回娘家,第一次吃到妈妈的油茶,竟然吃了好几碗,直呼好吃,那夸张的表情让我忍俊不禁,也尤为自豪,这就是我妈妈的手艺,别无分号。走的时候,妈妈特意让我带走点,“不用了,你们留着自己吃吧,家里亲戚也总是问你要,你做的那点还不够你自己分呢!”我本打算拒绝,老公却在后面轻轻地扯了扯我的袖子,难为情地低声说“媳妇儿,带走点吧,真的挺好吃的!回家你再给我做啊!”这是他第一次主动让我要娘家的东西,平时他总把“不用不用”挂在嘴边的。最后自然是拎着满满一包回家了!
生了孩子以后,生活重心很多都转移给这个上天赐予的礼物上,姥姥自然也不例外。孩子还只会吃奶的时候,常常腹泻,药成了家常便饭,效果也是治标不治本,常常反复发作,妈妈听医生说油茶保肚,她就立刻行动起来,还加了山药,山药也有治腹泻,健脾胃的功效。因为腹泻时不能喝奶,孩子只能喝点清汤,这下孩子有了油茶,孩子爱喝,也不饿肚子,慢慢脾胃也养起来了,腹泻次数也越来越少了。这可都是妈妈的功劳啊!
还记得黑芝麻糊的广告吗?“南方黑芝麻糊,抹不去的回忆”,虽然语不惊人也不华丽,就是简单的叫卖声却让人感动了半个世纪。油茶也有这样的魅力,它是粥,是饭,是老百姓的天。他就以他那朴实的味道流进了两千多年祖祖辈辈的口中,流进了老百姓的心里!(冯彬)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12-16 22:35:26 | 查看全部
“咱家也要5S ”
刚从网上淘了一个万用表,就遇到同事卫卫的音响坏了,正好显显身手。把音箱拆开,没有测到输出电压,就把变压器拆下来,想外接一根电源线,再确认一下是不是变压器的问题,可在家里到处翻腾,就是找不到个插头。
“我记得有啊!”看着我猴急火燎的样子,卫卫扔过来来一句话:“你应该该学学咱们工段的5S。”
“定置管理!”我会意的一笑,几乎和他在同时说出这个词。
说起这定置管理,我们的工段长可真没少费心思。以前,我们用完工具,都是随手一放。后来,工段实行5S管理,就把工具定制专门列为了一项考核内容,我们不的不小心翼翼的改掉这些毛病,不过也有时候还会忽略一些小物件,工段长就整天跟在我们后面督促。“这个F板没有放到阀门上,这个取样器没有定置,那咋少一个拖把”。如此反复多次,我们终于养成了习惯。如今,我们工段的岗位职工,在工作完成以后,都会自动的把工具放到固定的地方。特别是最近,工段开展了班组自制工具栏活动,由各班职工出谋划策,根据岗位各种工具特点,制作出了适合自己岗位的工具栏。达到了工具取放方便,摆放整齐,美观的效果。锅炉岗的工具栏是我参与制作的,有好多次,我把工具放好以后,还会工具左摆右摆,上看下看,禁不住还要臭美一番。
我家孩子和妻子也有乱放东西的习惯。每次回家,她们都会把东西顺手一放,要用的时候才想起找 可有时就会找不到,特别是钥匙,孩子上学大人上班的时候才想起来,那真是能着急到上火。
直到有一天,我实在忍受不了这种混乱的现象。就郑重其事的对妻子和孩子说:“从今以后,咱家也要实行5S管理”。
“什么5S?”她俩莫名其妙的看着我问。   
“就是把不要的东西扔掉,不常用的东西分类放置,把常用的东西放到固定的地方。”我学着工段长的样子。  
“爸爸,我要一个书柜,专门放我的书。还有一个带格子的整理箱,专门放我的袜子。”
“好,给你买。”
“咱家得多做几个柜子,好分类。”
“恩,这个必须的!”  
一家人在欢快的交流中,充满了对新生活的期待。(杨中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