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64|回复: 0

 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发表于 2015-12-17 17:32:38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感而不伤,伤而不痛,痛而不哭,哭而不苦,苦而不灭!——题记
   寥寥枯叶,残月当头,他月下弄影问几何;历典八州,行程万里,他挥毫泼墨,不怨一路坎坷,却将对人生的感叹化为行云流水的词句,永留人生历史的璀璨长河。
   多个世纪前,他呱呱坠地的那一刻,意味着才俊辈出的宋代,在诗词书画登峰造极的他的诞生,意味着中国历史上少有的文学和艺术天才的降临,意味着“本朝善书者,自当推为第一”的他的出世。
   一生风风雨雨,他却毫无怨言;荆棘遍路,他从未想过放弃;高谈阔论,他在人生最美的片刻光辉感叹着人生如梦。
  “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他,就是苏轼。唐宋八大家、宋四家之一的苏轼。
   一生坎坷漂泊,却总保持着一颗清澈晶莹之心的苏轼。
   苏轼一路走来,官场的明争暗斗,刀光剑影使他伤痕累累。百受折磨,但……
   苏轼才华横溢,第一次参加科举考试,便得到主考官欧阳修的赏识,但却被欧阳修误认为是自己的弟子曾巩,为避嫌,他只得第二。后来,他又应中科举考试,为“百年第一”,授判官,不料其母丧,他丁忧扶丧故里,政治生涯的如此扉页,注定他的官途充满了风腥血雨。
   随后苏轼服满还朝,却逢北宋动荡不安的时刻,神宗即位,王安石主张变法,作为保守派的他更是对变法一事狂炮猛轰,面对苏轼的犀利批判,王安石怎能坐住,因此苏轼被贬杭州。三年任满。他又奔波密州、徐州,政绩显著,深得民心的他不曾料到他的诗句却被卑鄙小人扭曲。乌台诗案。一百零三个狱中日,苏轼险些丧命。
   出狱后的他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其无实权,心灰意冷的苏轼无心问政。游赤壁,创佳作,可他的悲惨命运仍在继续。
   苏轼的一生:丧母,丧父,丧妻,丧子,贬谪,流放,陷害,诬告……他孤苦伶仃,只身月下,无人陪伴,把酒对月,起舞弄影。
   他本该堕落了,放弃了,可是他没有,他则是豁然阔达,虽然没有杜甫失意仍旧追求自己理想的执着;虽然没有屈原“举世皆浊我独清”投身汨罗的豪情;也没有韩愈被贬后的无以自持;也没有李清照“人比黄花瘦”的愁容憔悴……但他有的,是对自己内心世界那份属于自己而又易碎的东西的永恒追求。
   他有的,只是“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的淡然豁达。面对磨难摧残,他没有向命运低头,他感而不伤,伤而不痛,痛而不哭,哭而不苦,苦而不灭。
   苏轼会用他的一句句诗词、一篇篇歌赋来想你证明:人生那失望、失意、失落的苦味可以用冲天的豪气去稀释,苦难会在浩荡的长江,阔达的山川,博大的胸怀前黯然失色。
   “一蓑烟雨任平生”,他不理会世俗的眼光;“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他把自由豪放泼洒在人生长河;“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他把豁达和烈酒中一饮而尽;“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去无风雨也无晴”,他把乐观宣扬,将被贬谪的痛苦蒸发为理性的思索,不让自己迷失人生的方向。
   繁花落尽,残留余香,做最后飞翔的美丽。
   如梦人生,当苏轼矣,一樽还酹江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